2020年,达川区聚焦“一核三带五区”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自然资源规划管理新政策,打好用地保障“组合拳”,厚植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耕地保护和环境改善。完成了花红、安仁、赵家等10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终验工作,新增耕地9116亩。完成了洛车、木子、永进等3个增减挂钩项目报验,获取建设用地节余指标248亩;实施了渡市、堡子等2个增减挂钩项目,预计获取建设用地节余指标300亩;启动了罐子等9个增减挂钩项目;立项批复米城等18个增减挂钩项目;开展了虎让等13个增减挂钩项目方案编制工作。石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纳入全国试点乡镇,涉及石梯镇龙塘村、石城村等10个村4655户15697人,预计总投资2.0亿元,整治土地39585亩,拟新增耕地810亩。开展了15个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32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工作,拟申报资金6.08亿元。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和管控约束。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940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1953公顷,根据“双评价”要求开展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区规划,拟需建设用地76.54平方公里,完成了万家镇双桥村、亭子镇青云村、百节镇肖家村等8个村规划编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统筹安排用地计划。积极引导项目尽可能落在园区,并按照规划科学选址,节约集约用地。对成达万高铁、镇广高速、营达高速、斑竹沟水库、达州绕城高速等重点项目选址涉及占用的278公顷永久基本农田进行补充划定;积极指导业主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列入国家、省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清单,使用上级建设用地指标。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配合。建立用地保障服务工作台账,对项目实施精细化、全流程管理,准确掌握项目用地需求情况,及时更新项目相关信息和推进动态。对存在用地问题的项目建立责任清单,定期调度、定期更新、定期通报。完善项目用地问题协调机制,对项目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时召开工作协调会,加快协调解决。对议定的问题事项,由对应单位及时跟进,直至有关问题事项解决。加强部门配合力度,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林保等相关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用地保障相关工作。 四是强化指标落实和用地报批。加强全区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执行动态分析研判,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精准高效配置给具备用地条件的项目,在落实用地指标、占补平衡、社保资金、林地手续等用地报批条件后,按照“保落地、保开工、保当期”的原则,及时组卷上报了达川区2020年第1、2、3、5、6、7批次,达州市2020年第3、4批次等共8个批次征地资料,拟征地2200亩,涉及固废中心、泛美职校、秦巴物流、达钢搬迁、绿色建材等重点项目。同时上报了营达高速、石峡子水库2个单独选址项目征地资料。加大跟踪协调力度,领回了2019年第1、2、3、4批乡镇,第2批城市,达州机场迁建工程用地批复,批准征地4500亩。加快征地补偿,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五是强化审批服务和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深入研究,认真分析,规范程序,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缩时限、提效率;落实市区有关事权及支出责任调整试行方案;全面推行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合并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实行“绿色通道”,即报即审,推行“容缺后补”机制,优化创新项目审批服务。 六是强化土地供应和事后监管。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优化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配置, 出让土地553亩、划拨供地6341亩。积极探索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的政策扩大至除房地产以外的其他产业用地。不断创新供地方式,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积极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试点,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加强出让合同管理,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坚决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降低了违法耕地占比,避免问责约谈风险。 达川区自然资源局 8 d3 N/ D2 F, g, F8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