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镇书记揭伪造清华通知书隐情:孩子为骗生活费,父亲感觉抬不起头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4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16:16: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今日,广东雷州。当地一考生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欺骗家人,父亲拉条幅放鞭炮,杀牛邀请全村庆祝。调风镇书记黄祖腾介绍,男生平时一直骗父母成绩好,高考出成绩后谎称考了700多,为了继续骗下去就伪造了。目前,伪造清华通知书的男生离家出走,父亲感觉在村里也抬不起头。 此前报道:

调风镇一位居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曹某的录取通知书是花3千元找人做的。对此,陈某汉表示不清楚。他称,村书记朱某找到曹某去问通知书哪儿来的,曹某还称是班主任给他的,为此,朱某还向曹某所读高中核实,“一查验发现通知书是假的后,他们家准备的酒宴等庆祝活动也就停止了”。

19日下午,湛江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上述学生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属于个人行为,涉及造假证书等问题需要公安机关处理。作为高考生,年龄应普遍在18岁上下,无论如何,都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从“小孩子不懂事”这种描述可以看出,虽然高考生在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在不少人潜意识里,他们仍然是“没长大的孩子”。这种心理上的疏远和隔阂,无疑是“代沟”的真正成因——很多成年人既不了解那些“小孩子”的真实想法,也很难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外人作此解读是因为缺乏了解,相比之下,这名考生的父亲更值得追问,对于自己的孩子,他到底了解多少?

该考生的高考成绩只有235分。如此惨淡的成绩足以说明,这并不是一时“考砸”,而是这名考生力有不逮。问题是,孩子的成绩到底怎么样,他的父亲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孩子真实成绩与清华录取通知书之间的落差有多大,其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就有多深。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不合格的家长。为人父母,难免会因孩子取得的成绩欣喜若狂,或是为孩子闯下的祸事暴跳如雷。但是,无论突如其来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长期积累之后的爆发。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横空出世的祸端。如果不能坦然接受眼前的结果,那只能说明家长并不了解孩子长期以来的真实状况。以此次事件为例,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了如指掌,断然不可能出现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难以置信的骗局背后,往往隐藏着难以察觉的秘密。相比起考生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法律后果,他的行为动机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家庭关系更值得关注。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家长“好骗”,只是因为他们对孩子太过陌生。越是这样的家长,往往越容易遭遇孩子设下的骗局——相比起奋发努力,欺骗家长得来的片刻满足感实在太过容易。面对这样雷人的反转,以“受害者”角色出现的父亲,其实是真正值得反思的对象。

每年此时,网上总会出现大量在线生成“录取通知书”的网页和小程序。虽然只是自娱或娱人的恶搞,但此次闹剧依然给人提了一个醒:这些大学录取通知书难得一见,“认假成真”者大有人在。“假作真时真亦假”不仅伤害亲人感情、浪费路人表情,甚至使趁机行骗成为可能,为公共安全留下隐患。

以此来看,对于此类造假式“恶搞”,也有必要明确相应的游戏规则与行为边界。


! ~) t7 p' d8 @  h. z# U# L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25 16:5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