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旅游、探亲、甚至是出差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说不再是件遥远的事情,然而,很多人千辛万苦拿了签证,上了飞机,却折在海关。
来美遣返的理由越来越多,从现金问题到微信表情包,一不小心出差错,就可能享受海关的“小黑屋”甚至扣押待遇。
今年10月,就有一名来美国参加夏令营的中国大陆女孩遭到扣押。
据了解,这名女生在遭遇海关及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询问来美目的时,回答了来美学习英语,但她持有的是旅游签证,因而被怀疑签证目的和实际不符,竟被送至未成年人拘留中心扣押了一个多月。
女孩亲友辗转反复请当地朋友帮忙询问,他们在当地聘请的律师去了三次,刚开始见不到人,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见到她。
孩子父亲飞来美国两次,直到第二次才在法庭上首次见到女儿。且法官认为证据不充分,不准交保释金,孩子目前在关押中。
据了解,中国女孩未满18岁,此前就持旅游签证来过美国参加夏令营,但中途回国,10月初又单独来美。
遭遇海关及边境保护局问话时,直接回答来美学英语,没有说是来旅游观光,被怀疑签证目的和实际情况不一,不得入境。
因为女孩未成年,不能单独坐飞机遣返回国,结果被送到半官方的未成年拘留中心扣押,“女孩当时就吓哭了。”
类似的还有发生在今年3月的“高宇仁”事件。
网友“高宇仁”将自己被遣返的经历发到了北美吐槽君的微博号上,文中写道:
“到达我生活了4年熟悉的洛杉矶机场后,海关工作人员却将我关进了小黑屋进行审讯……后来,一名警官拿出来手铐,举到我脸前,又将右手放在腰间的枪上,接连问:“有没有被铐过?想不想试试?是不是想被押送一次?”
网友“高宇仁”在微博中的讲述
“高宇仁”声称自己入美国海关时,先后遭到脱衣搜身、用手枪恐吓,扣押小黑屋,最终被遣返回中国。言论之中,透露出十分委屈,但一个留学生一定不会无缘无故被遣返,问题出在哪里?
根据她的叙述,一位警官对“高宇仁”进行了审讯,并质疑她:是否曾在美国违法打工?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警官表示已经掌握了有关证据,继而掏出手铐,声称如果她不承认自己“非法打工”,就会有5年牢狱之灾。在这样的重压之下,自己只能对警方说:“我工作了。”
那么,警方所说的“非法打工”的“证据”在哪里?原来这源自“高宇仁”在社交媒体上的对话内容,她曾向朋友透露自己在一个留学中介公司帮忙,并反复强调没有报酬。但这显然没有打动警官,美国海关随即将其遣返,取消了她有效期5年的美国签证。
此外,《世界日报》今年2月20日报道称,一名中国留学生汪同学放假回家后返回美国,被例行抽查叫进“小黑屋”。
海关要求查手机,并发现聊天记录中汪同学与和好友的对话涉及代考,内容为对方让汪同学帮忙找人代考,但被汪同学拒绝。
不过海关因此怀疑,汪同学有“代考中介”的嫌疑,属于“非法打工”范畴,决定将他遣返。
每天,遣返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那些被遣返的人究竟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下面,就让说姐从具体案例分析中找到美国海关各大雷区!
01
F/M/J签证(学生,交流学者)遣返案例
案例一
在纽约读书的一位同学今年就要升大三了,由于成绩不好,她从纽约州立大学转到了一所社区大学。后来因为社区大学管理松散,所以她并没有注册满全职学生应该至少注册的12学分课程。
他假期结束返回美国,在纽约机场入境的时候不仅被海关仔细询问了成绩、学校情况,还被拉到小黑屋里检查行李。最后的结果是被拒绝入境,遣返回国。
案例分析
这位同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表现太差,不仅仅因为转学,还因为他没有注册够12学分的课程。持有F1签证的学生一定要把课选满,不然会被海关怀疑利用学生身份来美国干别的事情。
此外,学生如果有过GPA低、读语言学校时间过长、出勤率低等情况,海关人员也许会认为你学习能力不足,不能够继续在美国读书,因此将你遣返回国。
案例二
一名持J1签证(访问学者)的中国学生,在芝加哥国际机场被海关官员仔细询问之后被遣返,原来是因为女孩说自己J1的时候住在寄宿家庭里,帮他们照看小孩的时收过20块美金的「佣金」。
案例分析
很多人对于“非法打工”这个词没有明确的认知,潜意识里面认为只要不是去餐厅等场所直接获得工资就不算打黑工。但事实上,未经移民局允许,任何以劳动力或者精神的付出,以换取任何形式的报酬都被移民局认为是非法工作。
按照美国移民法规定,外国留学生在申请来美前,就必须证实自己或担保人有足够的财力来资助学生的学费以及生活费,而不会在美国打工而抢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
对于广大在校国际生来说,移民法对其在美国打工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第一个选择是在校工作,虽然这并不需要经过移民局审批通过,但必须获得学校的同意;
第二是校外工作,在第一学年以后,外国留学生可以向学校以及移民局申请校外工作,但前提是需要经过移民局的批准,且工作一定要和你所学的专业相关。
任何形式的校外工作都需要取得OPT或者CPT,具体如下:1. 课程实习培训(CPT);2. 额外实习培训(OPT,可以毕业前或毕业后);3. 理工科实习培训(STEM OPT)。
案例三
今年2月14日,一位在洛杉矶留学的学生寒假回国探亲,然后在返回美国,过海关的时候回答问题磕磕绊绊,连海关问出的最简单的问题,都要对方重复好几遍才能听的一知半解,有时候还答非所问,好像根本就没听明白问题。
这引起了海关的怀疑,于是就把他叫进了小黑屋,这位学生更加紧张了,最后只能叫来一位亚裔官员翻译,这位学生才弄明白,原来自己被海关扣押是自己英语不好,最后该学生被遣返。
案例分析
如果是第一次来美国,那么英语沟通能力不足还情有可原。但是,这个学生已经留学了一段时间,英语仍旧很差,海关就会怀疑他进入美国不是为了学习来的。
相关律师表示,“如果美国海关怀疑某人违法,就可以将其做遣返处理,不需要切实证据。”
因此,当他们面对每个人时,都是先假定对方有移民倾向,然后再通过各种问题和材料来判断这一假设是否成立。
当然,他们不能随便作废签证或者规定对方几年之内不能入境,除非有签证持有人违法的确切证据。
如果被拒绝入境,是可以现场申诉的,不过胜率不大。
02
B1/B2签证(商务及旅游签证)遣返案例
案例一
上周五从中国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一个熊孩子故意滋扰邻座乘客,坐在旁边父亲不但没有制止,还动手殴打该乘客。
机组人员出于安全起见,将事件通报给洛杉矶国际机场地面人员,地面人员则报告给美国海关和联邦调查局(FBI)在机场的执法人员。
飞机落地之后,由警方将涉事的双方都带离飞机后,乘客才得以下机。
据报道,小孩的父亲因为先动手打人,被美国海关以故意伤人罪拒绝入境,并于周六凌晨,一家三口被遣返回中国。
案例分析
在飞机上任何肢体冲突的行为,都会被视为航空安全威胁,机场警方和海关人员有权以安全为由,拒绝肇事旅客入境,严重者还会影响以后来美的可能性。
所以提醒旅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切勿因为自己的不冷静,不但导致旅程泡汤,还有可能被抓进监狱。
案例二
一位30岁的中国游客持旅游签证来到美国,他原本的打算是在美国旅游,顺便看看妹妹。
但是因为之前听说如果在美国有直系亲属的话会被怀疑有移民倾向,所以在申请签证的时候,他就隐瞒了自己在美国有个亲妹妹的事实。
可是,他竟然在自己的入境卡上填上了妹妹的地址。当海关人员询问住址的时候,他还笑呵呵的解释这是自己妹妹家。结果这名游客当即就被禁止入境,几个小时之后直接遣返回国。
案例分析
首先,这位游客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撒谎,论述前后矛盾,是过海关的一大忌。
防范潜在非法移民是美国签证官的职责所在,海关需要知道你此行美国的真实目的。因此,要消除移民官对你移民倾向的假设,你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清楚说明目的。签证官要看的是具体、合理、可信的陈述,例如孩子学校的邀请函,美国亲戚的邀请函等等。
2. 向签证官表明你在国内具有牢固的约束力。这一点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譬如你在中国有固定的住所,有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等等。如果你在中国生活的很好,有难以割舍的经济和社会联系,签证官更倾向于相信你会按时回来。
案例三
来自浙江的华人吴先生和12岁的女儿,受托帮助美国洛杉矶的俞女士带去16瓶总计1600粒复方甘草片入境,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关时却被海关戴上手铐关进小黑屋十多个小时,最终被责令他和女儿未来五年都不准进入美国。
吴先生购买的复方甘草片和医生处方
案例分析
虽然这些药都有中国医生的处方,但其实很多中草药材、植物种子等物品都在海关黑名单上榜上有名。美国海关的报告称,复方甘草片的成分里包含疑似违禁药。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危险刀具、盗版物件、假冒名牌等,一旦被发现且数量过多,就会给海关人员造成贩卖或走私的怀疑;现在也包括手机、电脑里存在儿童色情内容等违禁物。
在这种情况下,海关人员有权直接拒绝你入境,情节严重还会惹来法律官司。
案例四
网友的妹妹飞到温哥华,入境时被海关“嫌弃”,“要待两个月,你钱带太少”(她身上有现金,美金1,900元)。
另外被质疑带的衣服都是夏天的,与天气不符。
最无语的疑问是,“你只是个助理,怎么可能有老板愿意放你假,让你出来玩。”自此,网友的妹妹留下了大大的心理阴影,哭着从现场买机票回台湾。
案例分析
当海关怀疑你的旅游目的时,可以用各种方式让海关相信你确实是游客,可以将自己的赴美邀请函、参团凭证、旅游行程、酒店预订单等打印出来,以佐证自己已经规划好了行程。
案例五
中国女孩持旅游签证来到美国。她本来的计划是去夏威夷找个水果农场待上三个礼拜,期间把附近的景点玩一玩,然后再去洛杉矶、西雅图玩一下,最后再去加拿大的。
所以她在入境表格的地址一栏写下了那个夏威夷水果农场的地址。
在过海关的时候,工作人员问她去那个农场干什么?你是怎么联系上的?
姑娘回答:“我是去参观的,在WWOOF网站认识的。”结果听了这句话,工作人员的脸色就不对了。
然后随便说了几句,就把姑娘带到小黑屋了,还叫来一个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给姑娘解释,最后的结果就是要她马上飞回国。
案例分析
这个姑娘的经历听起来很无辜,但问题就出在她的回答里。
她提到了一个叫WWOOF的网站,这是一个帮助世界各地的农场招募志愿者的网站。就是这一点就戳到了海关官员的大忌,因为旅游签证是不能牵扯到任何工作的,志愿者也不行。
03
其他相关遣返案例
手机聊天讨论美国买房
一位爸爸带着女儿去美国见妈妈,没想到在海关被查手机聊天。
结果发现,夫妻俩的对话中有在美国买房、女儿在美国上学等信息,当场遣返,而且父女俩因此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要点解析:移民倾向
社交网络审查也成为了海关重要的一项,今年2月2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执法局(CBP)在《联邦公报》网站发布了一则意见征询公示:让所有持中国护照入境美国的旅客提交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
海关会对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甚至华人常用的微信、微博进行审核调查。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中曾发布一些不当内容、或出现一些违禁词汇,包括大家在微信中使用的一些表情包等,会让海关人员对你来到美国的意图产生怀疑。
2016年2月,一位在温哥华读书的中国籍学生Mike,入境时被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检测手机,结果因检出微信群聊中有“疑似未成年人淫秽视频”,也被原地遣返。
误解规定 在美停留超6个月被禁入境
余先生从广州来洛杉矶,在机场遭遣返。原因是在过去一年中,在美停留时间已经累计超过规定的六个月,因此导致他这次无法再入境美国。
去年,余先生持B2签证曾两度来美,总共停留时间将近八个月,显然违反了移民局的规定。
许多旅游观光客入境美国时,海关给的时间是单次入境最多可以待满六个月,但是这并不代表入境一次住满六个月,出境几天再重新入境就不会违反“逾期居留”的规定。
案例分析
海关工作人员计算访客在美停留日期并不是按照历年(Calender Year)来算,而是按照年度周期,即从访客入境美国当天起向前推一年,如果访客在这一年中在美停留时间超过六个月,再次入境时就有“逾期居留”的问题,被海关盘问甚至被送往“小黑屋”、遣返的机率很大!
04
过海关注意事项
1. 不要携带过量违禁品或危险品;
2. 不要作假材料,挂靠身份;
3. 不要撒谎,诚实应答;
4. 回答简洁明了,少说少错,不做无用功;
5. 留学生在入境过海关时,要有充分准备。除了随身携带护照和签证、I-20表等证明文件。最好也携带能证明学校就读的资料,如成绩单、学费收据、校方的联系方式等,避免被怀疑。
6. 即使被请进“小黑屋”也不要害怕,冷静应对,配合调查。
一般来说,只要是守法公民,遵守以上规则,出入境都不会有大问题啦~
4 f4 u' \7 }+ B) w2 \6 h( `, Q
4 M8 v& V$ 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