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车逛集市 买衣买鞋买水果 一对河南夫妻每天在台州 买买买 非但没有败家 反而还在三年间 凭空挣了30多万元 郑某和妻子万某,年纪都是五十出头,老家在河南,多年前来台州打工。2013年,夫妻俩代步的摩托车被盗,藏在座垫下的积蓄也进了小偷的口袋,致使夫妻俩的生活陷入困境。 手头没了钱,夫妻俩就一门心思想要捞钱。这时,一个老乡给万某指点了一条“财路”,说是用假币赚钱非常简单,来钱也快。于是,万某和老公一合计,决定就此干出一番事业。为了寻找货源,郑某还专程回了一趟河南老家。说来也巧,在老家县城的公厕方便时,他发现了厕所门板上贴有卖假币的小广告,上面还留有联系方式。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郑某一阵窃喜,马上拨通了广告上的电话,联系上了一个叫老吴的人。老吴承诺,假币要多少有多少。二人见面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次交易一两百张。此后,郑某就从老吴这边拿货,价格基本上是一张面值100元的假币买入价为20元。 有了假币后,怎么花出去呢?万某发现,集市人多又嘈杂,一般赶集卖东西的人年纪相对较大,反假币的能力较弱。于是,二人将集市作为使用假币的主要阵地。 据万某交代,丈夫郑某每日起早开着摩托车,载着她不停在椒江、路桥、临海等地转悠,发现哪个乡镇有集市,就由她凑上去找地摊以买东西为由将假币用出去。第一次使用假币时,万某内心非常忐忑,就怕被人给认出来。后来一直没人识破,她的胆子也就渐渐大了起来。 案发当天上午,郑某和万某在椒江的一个集市用百元假币买了一双鞋子,找回真币40元。随后,二人来到临海杜桥,万某又用百元假币买了一件童装,找回真币70元,接着二人又在路边的水果摊用一百元假币买了两个火龙果,找回真币90元。这么一个上午下来,不仅商品到手了,他们还赚了两百元的真币。为了计算方便, 郑某还在日记本上记了账。 翻开日记本, 每一页均写有日期及假币收支情况, 为了看起来方便, 没有什么文化的郑某, 还将每日的数据制作成表格。 值得一提的是, 日记本里还写有“发”、“吃坏”、 “换”、“收”等字样。 据郑某交代, “发”指当天出门时携带假币的数量, “换”是在使用假币时被发现然后用真币换回来, “收”是指每天使用假币的收入情况, “吃坏”指在使用假币被发现后被撕掉的情况, 包括有一次假币放在摩托车坐垫下 被偷的损失也记在了“吃坏”名目之下。 据郑某账本记录, 三年时间里, 共买入假币5600张, 用出去五千余张, 挣回来三十多万元。  2016年10月31日,临海杜桥派出所值班民警在巡逻检查,发现在路边水果摊买火龙果的郑某和万某形迹可疑,于是上前盘查,二人紧张得直冒冷汗,说话哆哆嗦嗦。民警随即将二人控制并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二人均对于自己使用假币的犯罪事实做了如实交代。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郑某、万某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使用假币罪,故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处万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这条发财路走得有点偏 猛戳大拇指 谴责这种行为
( h! ^& r) w+ ?8 d) b3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