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剧销声匿迹多年之后,再次出现在黄金档。《人民的名义》一开局,收视率全国网破2,刷新了今年的首播收视记录,其后,该剧收视率在全国网和城市网上一直位居榜首,播到第6集,豆瓣14000多人评分,分数高达9.0,成为现象级口碑作品。
除了尺度大,这也是一部“戏骨满地走”的剧:张丰毅、侯勇、吴刚、许亚军、张志坚、柯蓝、胡静、张凯丽、高亚麟……一众实力派演员飙戏,导致男主演陆毅的演技都被“炮灰”。
这部没有流量明星参演的反腐剧,似乎本不会在网络上有多大的存在感,但是,《人民的名义》如今已在各大论坛刷屏,最核心的原因是尺度:直接讽刺了省委副书记级别的官场生态,反面角色最高级别至副国级,被业界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
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出品的剧,《人民的名义》播出平台却不是央视,而是被湖南卫视以重金买下,3月28日开始在黄金档播出。
除了尺度大,这也是一部“戏骨满地走”的剧:张丰毅、侯勇、吴刚、许亚军、张志坚、柯蓝、胡静、张凯丽、高亚麟……一众实力派演员飙戏,导致男主演陆毅的演技都被“炮灰”。
从第一集开始,《人民的名义》就派出了“演技派核武器”侯勇,只有两集戏份,拍了三四个通宵,他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戏,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剧中,侯勇扮演的贪官赵德汉是国家某部委某项目处处长,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
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墙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他能准确的记到个位数,但一分钱都不敢花。
日前,南都记者专访了侯勇,解读了他教科书式的演技,以及对影视行业乱象的看法。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网友评价侯勇——
“每一帧表情和动作都是教科书般的演技!”
“下车腿软那场戏绝了!”
“我想换台来着,看他被查存折时候的眼神转换,都禁不住停下来看了。”
“看到陆毅质问侯勇时,侯勇正义凛然的表情,我真以为他被冤枉了。”
“为什么看他哭诉自己是农民的孩子,穷怕了,我竟然有些可怜这个贪官”……
从业30年来,这个人物是侯勇极少数的反面角色。从《冲出亚马逊》中的特种兵中尉王晖开始,到《我是特种兵》中的大队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侯勇几乎承包了电视荧屏上的硬汉军人角色。
这次难得出演大贪官,他还被打趣为“没想到啊,侯勇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
侯勇作为一名国家一级演员,十多年前就获得过华表影帝、金鹰视帝等诸多荣誉,但他没有经纪人、没有宣传团队,“接戏全凭自己的业内口碑和人脉”,连助理都是前不久招的。
他说,演员应该淡化自己,永远躲在角色背后。
“只要导演说演啥我都愿意”
很多人好奇,在演艺圈有“江湖地位”的侯勇,为什么会选择在《人民的名义》中“打酱油”,演个一出场就game over的反派。尽管,这个酱油打得如此惊艳。
南都:这两集结束后,后面还有你的戏份吗?还是就领盒饭了?
侯勇:我被抓起来以后就没有了。只有两集,因为是夜戏,大概拍了三四个通宵。
南都: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戏份不多的角色?
侯勇:原来李路导演让我演一个比这个官儿大的角色,因为我档期掰不开,就没演成,但欠了他一个人情。我跟导演认识将近二十年了,他就说让我来帮个忙,演个小角色,我说,你让我演啥都行。
当时,我听说是演赵德汉的时候也很惊讶,但是大话我已经说出去了,我说过什么角色都愿意演嘛,欠了人家的,他就是让我演个女的我也得演啊,只好硬着头皮上。
我觉得李路导演有他独特的想法,要打破观众的审美定式。我之前演正面角色多一些,让我来演赵德汉,会给观众新鲜感吧。其实我也有新鲜感,因为没演过,拍摄过程中,我整个人处于一种创作状态,也因此可能出现了跟以往不一样的感觉,跟其他脸谱化的反派不太一样。
“有人物原型但要远离原型”
七个细节,不到两集的戏份,能立起来一个人物,丰满地呈现一位“小官巨贪”,三个层次抽丝剥茧的演绎,甚至还有留白,让观众开始想象这位“不敢花一分赃款”的奇葩贪官,究竟有怎样心路历程。
南都:很多网友评价你演得很动人,甚至很同情这个人物。
侯勇:一个人的贪腐行为有他的理由,有社会滋生腐败的平台和土壤。比如我们来想象这个人物,他可能从农村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不一定是这样的人,大环境不允许他做这个事情,他也不敢做。但后来大环境到了那一步,甚至他如果不贪,他可能会危害到整体利益,他是被裹挟到旋涡里去的,他就做了他一开始不想也不敢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成这样了。
中国有句老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第二个叫“做贼心虚”。首先,赵德汉是有是非观的,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好事,这本身就见不得人,只是他上了道,下不来了,贪污一百万和贪污两个多亿,其实结局是一样的,久而久之,他会形成一种惯性。人物在戏里的状态,需要演员二次创作,因为剧本里不会写,一下车就腿软了,打开冰箱瞬间就崩溃了啊这些。
打个比方,演奸情,一男一女在偷情的时候,一打开门,肯定一瞬间就有变化。这个贪官也一样,他自己心里知道冰箱里都是钱嘛,冰箱一打开他肯定就崩溃了,甚至到进别墅之前,一下车他就知道最高检掌握的线索是确凿的,那个时候他肯定就腿软了。
南都:赵德汉这个角色有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他平时低调朴素,受贿2个多亿,钞票数量之多把点钞机都烧坏了。
侯勇:我知道有这个原型,但是有原型还要远离原型,我们创作上要有一个度。我不能说我演的就是那个人。
比如我们这个戏叫汉东省,你不能说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一旦有了真实省份,观众就容易对号入座,一对号入座就麻烦了,所以需要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
“正面人物的施展空间小对陆毅不公平”
集齐各位视帝、影帝“飙戏”,饰演男主角的陆毅自然要背负更多的压力,面对侯勇、张丰毅、吴刚、张志坚、高亚麟等等实力派,有网友认为,虽然陆毅的演技已经足以碾压一众流量明星,但在前几集中,陆毅没有跟上“老戏骨”们的演技。对此,侯勇替陆毅表示了冤枉。
南都:有人开玩笑,看你和陆毅对戏,感觉你演正剧,他演偶像剧。
侯勇:这对啊, 陆毅这么帅。只有让我去接地气,才能表现出年轻人的养眼。
南都:这个剧老戏骨特别多,包括你开场出演非常惊艳,一些人会觉得陆毅没能跟上你们的演技水平,你怎么看这种评价?
侯勇:没有,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也演过男一号,演过正面人物。正面人物施展的空间本身就比反派要窄一些,这么比较不公平。事实上,一些有瑕疵的不完美角色,发挥空间会更大。
恶的角色,在之前的影视剧中会脸谱化一些,现在,我们把反面角色搁在了一个正常的环境,他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但是做的事儿太吓人了,这个时候,大家会觉得被震撼了,这是我们沾了角色的光。
大家不要冤枉陆毅,你往后看,他的这个角色也会很精彩。前几集,因为反派铺开的太多,可能会正不压邪,但是,后面故事会展开。
南都:也就是说,前几集,包括这种官场生态,这种“小官大贪”的现象,它的戏眼在反派人物的身上,在群戏上的,那就导致了大家觉得这些戏很惊艳,但是男一号就好像被淹没了,是这个因素吗?
侯勇:前期需要去铺排剧情,后期我觉得像陆毅也好,这些检察官也好,他们要一点一点去解决。而且,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些有瑕疵的反面角色说得不行了,那不就显示不出他(男一号)作为检察官的能力了吗?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当下的影视圈,IP当道;流量明星为“番位”争得不可开交,坚决不给别人当配角;一线明星随便拍拍戏就能挣好几千万……对于当下的行业乱象,侯勇怎么看?
南都:这次的表演让观众很惊喜,包括剥蒜瓣吃面、下车腿软、在冰箱前面崩溃,你是怎么揣摩人物的?
侯勇:我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创作角色的过程,可能这几年我们的影视剧被带到了歪路上,包括玄幻剧啊、流量担当剧啊。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不太正常的方向。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这两年有很多戏都不愿意去演了,一年我就拍一个戏,或者从头到尾不拍戏了,我总感觉,创作上有一些很痛苦的经历。
南都:是不能接受玄幻或者比较飘忽的剧本吗?
侯勇:有一些剧本故事在我这,我过不了。电视剧应该是文艺作品,而不是小儿科的东西,要我低头演这样一些角色,也不是不能演,但是,我就是觉得挣这个钱我有点丢人。
我今年将近50岁了,如果我二十多岁为生活所迫,我可以做这个事情,但是,还是要对得起自己这份从业良心。这说的不是大话,简单来说,我是怕丢人。
也许年轻朋友会说我有一点古板了,但是,老演员跟我们讲过“传承”,往前数十年和一百年前的创作,都是同出一辙的,为什么在短短三五年之内,在创作思潮上出现这么大的一个变化?这是我困惑的一个方面。
南都:并不是所有的仙侠剧、大IP都是垃圾,也会有一些好的,有精品出现。
侯勇:对,不可能一概而论。比如接一个戏,我去演主人公的父亲,这个角色的功能是什么?他有没有独立的人格?即使配角的戏份没有主角多,但我觉得,人格上和戏格上都不能降低。一部剧不应该只有主角一个人有戏,其他角色就可以随便写,谁上都可以演,这就不对。
南都:也就是说,只要剧本好,戏份再少你也愿意出演?
侯勇:对啊,你看我演赵德汉,也就二三十场戏吧,拍的也挺辛苦,晚上四五点钟去化妆,一直拍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十二三个小时,连着拍了三天,里面大部分戏也都是夜景嘛,所以只能夜里开。但是,我没有白辛苦。
南都:现在很多年轻明星会争“番位”,剧方被迫摆出各种奇怪的演员表啊,出现各种闹剧,甚至不愿意给别人当配角。
侯勇:我觉得这个很无聊。我演了这么多年的男主角,也演了这么多年的配角,但用行话讲,就是“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但这句话前提条件是,你是演员,不是明星。
明星,他们永远追求的是NO.1。我们这一辈的演员可以不演戏,也敢不演戏,我曾经也有过三年不演戏。身边的朋友说你三年不演戏,观众把你忘了怎么办?我说没关系,我年轻的时候能演年轻角色,中年能演中年角色,老年能演老年角色。那么就要问了,这些争番位的明星,他们敢停三年、五年,等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再出来演戏吗?
再比如说微博,我当时跟我的朋友讲,粉丝到了十万了,可不可以让后台给我打下来。为什么呢?作为一个演员,要学会藏,演员一定要永远躲在角色背后。这句话被一些老艺术家认可,但同时也被很多人唾弃,说我是个傻子,你干演员不就是为了出名吗?
可是,我做演员最大的享受就是,当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大家看到我,能想到的是我剧中的角色,叫出的是剧中的名字。
有时候,我跟一些明星参加活动,很多人并不认识他,但他戴帽子、戴墨镜,身边四五个人,很多人一看,诶这不是明星吗?观众跟着他走很远,一问谁啊?不知道。生活中演明星的明星太多。
南都:有一个弹幕说:“侯勇演技吊打一众鲜肉,应该让当红明星来看看什么叫真正演员!”这既是对你的肯定,也是对当下影视市场的一种无奈。你觉得什么叫真正的演员?
侯勇:其实我的出现,代表的是一帮演员的状态。影视圈不乏有好演员,只是一些影视剧和媒体,只关注了你刚才讲到的流量啊、小鲜肉啊。
确实有很多年轻人、偶像剧演员,带来了流量。那我要问了,观众在关注明星的同时,关不关注他要表达的角色?
我认为文艺作品有引领的职责,你老去迎合观众,是走不长远的,比如《人民的名义》可以去引领大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它能走多远、走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说,但最起码它有这个魄力,敢于去引领观众的看法。我在弹幕上看到,一些年轻的九零后、九五后的孩子,也在关注这个剧,这个路数是对的。
所谓年轻演员也好、“小鲜肉”也好,他们是没有过错的,是我们从业者的审美出问题了,我们的思想和判断出了问题。
南都:很多明星一部戏能挣几千万,但他们的业务水平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对于这样的现象,你会不会觉得有落差?
侯勇: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演员的成就在于什么?如果一个演员有二十个亿的资产,我觉得这是对一名演员的侮辱。如果二三十年以后,大家看到一个演员会说,你不是演那个谁的吗?这才是一个演员的荣耀!
现在衡量一个演员,都在衡量他的收入了,那要企业家干嘛呀?当下一个怪现象是,我们的企业家都像明星,我们的明星都像企业家。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们在很多媒体面前都不敢说,怕人家说“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不是,我们有点收入就够了,我还有将近三十年的积累。
如果我要想挣钱,我每年闭着眼睛去拍戏,我能挣很多酬金,那我为啥要停两三年?我觉得我们(老演员)的做法也好、我们的担忧也好,能给现在这些演员、这个市场有一些启示,那就没有白做。
南都:用钱来衡量一件事,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对成功的衡量变成了对金钱和地位的衡量。
侯勇:现在这个社会对演员的回报也不差,虽然我们不能说日进斗金、荣华富贵,但我所从事的这个职业,让我养家糊口,衣食住行没有问题。你说我们的一个清洁工,他一个月可能只有四五千的工资,我可能有他十几二十倍,这就够了,为啥要接着追求呢?比如我现在住的房子120平米,旁边住160平米的,那我是不是要买180平米的?买到了,你还想买250平米的,买500平米的,买完了房子你还想买直升飞机,这就没有尽头了。
这个比喻,在各个行业都适用,就像走仕途一样,你当了处长想当厅长,当了厅长想当市长,最终你想当什么?当皇帝?这就是一个怪圈。
挣了一个亿,想挣一百亿,一百亿以后你想挣一千亿?我觉得这是镜中月,水中花的事情。
“人人都觉得不能拍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装’?”
《人民的名义》在豆瓣9.0分的好口碑,是今年国产剧的最高分,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直面现实。比如副市长要在部委一个处长面前站两个小时,抓人的时候省委副书记还要开个会,各路官员有自己的小算盘等。该剧把官场中的小九九、政治贪腐、酒桌文化,很赤裸直白地用讽刺的手法表现出来了。
尺度之大,让很多观众惊叹,这样都可以?这个尺度真的没问题?这个不是不能拍的吗?
很多人将该剧的成功,归功于它的出品方之一是最高检影视中心。侯勇认为,影视作品不该是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南都:凭什么《人民的名义》可以这么大尺度呈现反腐现实?
侯勇:这个牵扯到创作者的决心了,国家有决心,我们的执法单位也有决心,那么创作者为何没有这个决心呢?说明我们胆子小、步子小。如果我们也做出了断腕明志的决心,就该直面难以启齿、欲盖弥彰的事情。
你看看我们的网络、新闻评论都已经这样了,我们的文艺作品还在做遮羞布去盖住它,所以观众才不满意。这个剧能够相对客观地去表现反腐立场,而且能得到观众认可,说明大家的需求还是一样的。
南都:文艺创作者可能还会担心怎样过审,比如,抓人的时候省委副书记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样完全展示,可以吗?
: j3 C! a+ |6 K4 x7 |8 [/ o4 l, a( z$ V, R* [5 j
# y, ?3 _5 @2 }3 R/ q+ v侯勇:互联网改变了当下的社会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艺术创作,如果我们秉承之前不痛不痒、隔靴搔痒的创作模式,观众还是不满意的。如果我们觉得不能拍,观众也觉得不能拍,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装”了吗?
就像我演的赵德汉,我可以把他演的很“脸谱化”,但你再用“脸谱化”去面对观众的时候,这个人物是站不住脚的,观众会觉得你不够格,你不真实。
我们已经了解了社会的状况,再去看一些剧本,拿起来看个一两集就丢了,我觉得太假了,对不对?如果我们创作者都觉得假,观众不会觉得假吗?艺术的生命还是真实。
3 C$ `. g O' X6 j+ e1 \- u5 B1 h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杨强_NN6027
. f" [' [: p+ O
7 H R/ A! S* R+ S0 K: l% Z. W- f1 v- T* S' 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