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6 i9 z; Q, G1 g和鱼群亲密接触 # a( V$ g) l% E4 N
# f) m8 g: Y& z8 V
女潜水教练艾米 “呼吸放慢一点,腿伸直,腰下塌,注意游动的频率。”11月8日,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游泳馆内,珊珊一身紧身潜水装,身背氧气瓶、头戴护目镜和呼吸器潜入水中,埋头在泳池里很快游了一个来回,浮出水面后,教练谢松对她竖起大拇指。这是一堂潜水训练课,今年2月刚刚开始学习潜水的珊珊已经考到两个潜水证书。 最近几年,成都像珊珊这样喜欢潜水的人越来越多。根据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亚洲署发布的官方数据,该协会在成都签发教练证书量已占全中国的7%。当你还在大都市里被人群推来攘去的时候,这些热爱水底世界的人已经在广阔的大海中寻找着不一样的风景。 为什么爱潜水?中了大海的毒 每个潜水员心中都藏着一幕与水下世界“一见钟情”的场景。 艾米是个户外运动发烧友,登山、攀岩、滑雪……28岁的她尝试过不少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2009年到三亚旅行时她第一次尝试潜水。“下到水里面,世界一下子安静了,除了呼吸器咕嘟咕嘟的声音外,再没有任何声音。整个人都悬浮着,跟任何陆地上的户外运动感觉都不一样。” 2011年7月,艾米一个人背着包到埃及旅行,将目的地定在世界10大潜水胜地之一——西奈半岛的红海海域。“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蓝洞。”静谧海面上,一汪深蓝色的圆形水域,明亮、神秘,就像是大海的瞳孔一样,“那种蓝就像宝石一样光泽,又像丝绸一般柔软,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对我这种潜水初学者来说,那就是致命的毒药,让我再也不愿意离开大海。”在那里,艾米连续考完了两个等级的潜水证,从此开始满世界潜水。2013年初,她在泰国拿到潜水教练证,随后在马尔代夫当潜水教练,做起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工作。 今年40岁的谢松对潜水的初印象源于一部悬疑片《阿姆斯特丹的水鬼》,“其实片子是讲破案的,但看完以后我满脑子只记得潜水员潜到河里的几个镜头。”谢松打趣道。1996年,在朋友的带领下,他第一次在三亚下水,“五彩斑斓的珊瑚、各种小鱼群围着你转,对我这个重庆人来说,这简直太新奇了!”1999年,他辞掉在国营厂矿稳定的工作,在三亚考取潜水教练证,成了一名专职的潜水教练。10多年来,他在菲律宾、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地潜过,看到过指甲盖大小的磷虾组成的“海底乌云”,感受过红、绿、黄、紫各色珊瑚近在眼前的视觉冲击,还领略过鱼群环绕的浪漫美景……“每一次下水,都期待大海会让我看到什么,好像永远都不会倦。” & m. a# [0 V ?5 r0 R6 A
海底鱼群 千里探寻,大海从不吝啬惊喜 “你知道吗,全世界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其余71%都是大海,而全球60多亿人口几乎都挤在29%的陆地上,剩下的71%都是属于我们的。”潜水爱好者任苹骄傲地告诉记者。然而,这71%的广阔空间也伴随着重重艰险。 2012年7月,艾米踏上一趟前往印尼观看鲸鲨的旅程。“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鲨鱼,只出现在热带和温带的特定海域,平时很难看到。”那一趟,艾米先从国内坐飞机到雅加达,再在印尼境内转了4趟内陆飞机到港口,然后在船上航行了24小时才最终到达目的地。“好不容易到了,才发现那里完全不靠陆地,下水的地方只有一个当地渔民打鱼的渔排,为了看鲸鲨,大家就在船上住了3天。” 不过,当潜到水里,艾米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潜到七八米深的时候,就有鲸鲨朝我游过来,在附近一直徘徊。它们在水里游动很优雅,只是尾巴轻轻摆动,性情也很温和,一米多长的大嘴巴像是一直咧着嘴在笑,身上还有很多斑点,特别萌。”她赶紧拿起水下专用相机,从正面给大鱼来了张“标准证件照”。 有时,大海会在不经意间给潜水员们一些惊喜。一次,任苹和朋友们一起到菲律宾潜水看珊瑚,正沿着水中的峭壁移动时,突然听到所有人都在用叮叮棒敲压缩空气瓶,“这是大家在水下相互提醒的方式,听到叮叮的敲打声就表示有新奇的东西出现了。”一回头,任苹看见一张一米五的大嘴,一只鲸鲨游了过来,与旁边的一个女孩子擦肩而过,“距离最多50厘米,特别浪漫。” 在马尔代夫当教练时,艾米偶尔也会遇上特别的“幸运日”。2013年6月,艾米带客人下海,在海中第一次见到了蝠鲼,“一种非常温和的鱼类,游的时候会扇动三角形胸鳍,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就像在水里飞一样。”更神奇的是,打算离开时,艾米在心里默默对它说:“我们要走了,谢谢你让我看到你。”大鱼竟然像有心灵感应一样,围着艾米又转了两圈,然后朝远处游走。“当时感动得泪水都流下来了。”
6 z/ ^9 i2 ~/ j s0 S蝠鲼
( k. L1 o3 f" g/ I E6 J3 u8 W: N6 @6 ?( g+ h [
谢松在泳池内教学员潜水。程文雯 摄 爱潜水,更要爱大海 2010年,谢松来到成都,开始做潜水推广。一开始,只是带游客在海洋馆体验潜水,偶尔也教一些学生,渐渐地,他发现成都喜欢潜水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他和一位学生一起,在成都开起浩海潜水俱乐部,短短两年,成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有90后,也有60后,有公司老总,也有普通员工,还有不少外国人。”俱乐部里有严格的等级,“一般有潜水证的人我们才会带他们下水。根据证书等级的不同,能潜的水域、下潜的深度也会有所区别。” 谢松告诉记者,中国人对潜水的需求正越来越大,两年前他去菲律宾海豚岛时,当地最大的潜店只有1个中文教练,但今年国庆去潜水时,中文教练已经有7个。“成都的潜水爱好者也在爆发式地增长。”根据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亚洲署发布的官方数据,该协会在成都签发教练证书量已占全中国的7%。“有足够多的爱好者才会有这么多教练,成都正离大海越来越近。” 不过,国内一些潜水地区的海洋环境也让人忧心。“海洋环境对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但国内很多人还没有海洋保护的意识。”每次潜水,爱好者们看见垃圾都会随身携带上岸,也会严格遵循不打扰水中生物的原则。“越美的东西就越脆弱,身体力行保护大海,这些美景才能长存。”(记者 程文雯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 ?, V$ {# h2 ]& `, S6 d6 o&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