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团歧视”的源头,还是低价游祸根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5:1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低价游引起的各种维权风波、暴力冲突或口水纠纷,每一年每一地每一季,都有新花样。花式多样,品种繁复,但最主要的内核,却从未变过:“游客被强制购物、导 游 辱 骂 游客、游客不愿购物被群殴”等等。

◎李晓亮

18日讯,某知名旅游网页一则云南游的项目中明确规定记者及河南焦作、驻马店、湖南醴陵、广东揭阳等地人禁止参团。有客服回应为何限制记者,“有些记者不是来旅游的,都是来找事的。”(法制晚报)

旅游网站,一则“性价比高”的云南游项目明确注明“记者及河南焦作、驻马店、湖南醴陵、广东揭阳等地人禁止参团”,感到备受歧视的市民爆料后,记者核实确有这一歧视性条款,然后遇到实诚的客服,直言记者不是旅游是找事的。

业内人士则分析,被禁参团的上述籍贯或职业游客,或因购物欲低,投诉举报和维权意识高,“随手拍为天职”,所以被列为该旅行社私下“黑名单”。这就引人联想了,此高性价比旅游项目,是否就是被严打的“不合理低价游”。否则,一切合法依规而行,人人皆可参团,处处都能拍照,不怕“曝光”不惧监督的话,何必把“记者”拉黑,又何以费力地把自认为“对强制购物最反感,投诉维权最活跃的人群”屏蔽在外?这种涉嫌歧视的规定,应是违法的。

低价游引起的各种维权风波、暴力冲突或口水纠纷,每一年每一地每一季,都有新花样。花式多样,品种繁复,但最主要的内核,却从未变过:“游客被强制购物、导游辱骂游客、游客不愿购物被群殴”等等。

当然,从合同上看,纸面条款或难发现猫腻。因为不少旅行社“下有对策”,会和游客签订虚假合同,逃避监督执法——“为应付‘上面’的检查,不标注价格”,不合理低价,名亡实存。是以,旅游局之前才有“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将受到处理”的喊话。当然不是剑指消费者,而是苦口婆心规劝游客自觉加入整治之列。明显有违常识的低价,最好别中招,否则签了合同,被坑后白纸黑字为证,不但难维权,也不好装无辜,说自己全无责任吧。

众所周知,旅游市场的规范需要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法》、《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有总体或专项的努力,全面转好,尚需时日。在目前一方监管不力和另一方急功近利的近况下,消费者还是属相对弱势的,既然旅行社敢公然打出歧视性参团限制,就说明了近年整治力度并未有想象中严苛。还是看看此次涉事的云南地区,“2016年,云南整治‘高定价、高回扣’和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查处案件482起,罚款金额436.3万元”。看起声势规模挺大,其实也就小学级算术题,平均一起罚金不足一万——而这可能连一个几十人的团一次购物消费都不足。

哪怕明知歧视违法,也敢顶风作案,公然挑衅,自然是违法成本和冒险收益核算清楚了的。监管部门是否该反思一下,沉疴重症,如何猛药除之了吧?


0 B4 ?& ^: _0 A' T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9 04:4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