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首推多乘员专用车道 车上两人及以上方可驶入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4: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7日讯(记者 周子铭 梁鹏 实习生 刘柯辰)1月17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召新闻通气会发布会,宣布1月23日起,成都交警将首次推出两条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简称HOV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驶入此车道的车辆车上必须有2名及以上乘员(含驾驶员)。据悉,两条车道分别是:科华中路、科华南路下穿隧道(绕城高速至三环桂溪立交内侧桂溪西街人行天桥)(不含科华南路隧道地面道路)由南向北方向;天府大道南一、二段(煎茶立交至牧华立交)由南向北方向主道左侧第一条车道。

  据介绍,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正处于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机动化发展进程中。近年来,小汽车数量平均以每年50万辆的速度递增,汽车保有量三年净增近170万辆。目前,成都汽车保有量已接近410万辆,高居全国第二,机动车驾驶人591万余人,再加上44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交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缓堵保畅压力巨大。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成都交警借鉴国外和深圳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经验,结合成都市道路交通管理实际,经过前期的统计分析和反复调研论证,将于1月23日推出成都市首批两条HOV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

  这次成都交警首次实施的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有2条:科华中路、科华南路下穿隧道(绕城高速至三环桂溪立交内侧桂溪西街人行天桥)(不含科华南路隧道地面道路)由南向北方向,全长4.2公里;

  天府大道南一、二段(煎茶立交至牧华立交)由南向北方向主道左侧第一条车道,全长10.9公里。

  通行HOV车道的时间为工作日每天早高峰7:30至9:00,晚高峰17:00至19:00,禁止多乘员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多乘员专用车道内通行。

  另外,对车辆方面也有规定,首先必须符合核定载客人数9人(含)以下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其次车辆乘员必须为2人及以上,其中副驾驶位置不得乘坐12周岁以下儿童。 这次新推出的HOV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为试点性质,成都交警拟在试点先期将设置为允许载客“2+”车辆进入,即含驾驶员两名乘员及以上,下一步还会根据交通流量情况,评估是否需将“2+”车道调整为“3+”车道。

  为方便市民识别,提前预知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单人单车提前驶离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成都交警在离“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200米、100米、50米的地方,分梯次设置了提示标牌。

  为让市民更加清楚的知道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的起始位置,成都交警在起始点和终点也设置了醒目的标识牌。

  在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上,成都交警设置了标牌进行明示,同时,在地上也施划了标线进行区别。

  车行道分界线为:4米白色实线、4米间隔(通常的车行道分界线为2米实线、4米间隔);地上提示字为白色。

  小贴士:

  什么是HOV多乘员车辆专用通道?

  HOV车道(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即高乘载车道,是指专供乘载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以上汽车所行驶的车道,HOV车道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该车道设置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也相继采用,目前国内无锡、深圳等城市已先后实施了HOV车道。

  根据与普通车道间是否有分隔,在国外一般将HOV车道分为三类——物理分隔、缓冲标线分隔、无分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率,有利于在有限的道路空间运输更多的乘客,减少了高峰时间内车辆对有限道路空间供给的竞争,提高车辆行驶速度,节省时间,减少行驶压力。


% M! h0 Q2 n, v7 p( }# g2 E8 I+ H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13 13:4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