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子听信偏方生吞鱼胆清火 火没降下来差点丢命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1:0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在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言,称吃蛇胆和鱼胆可以明目和清火。前不久,宁波北仑的谢先生听信了这个传言,独自吃了一条草鱼的鱼胆,结果险些丧命。

昨天下午,记者从北仑区人民医院了解到,生鱼胆中含有多种毒素,即使吃的量很少也可能导致中毒。其中一种叫做“胆汁酸”的毒素,严重到可以危及生命。此外,鱼胆中含有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论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都不会被破坏。

吃了草鱼的鱼胆

男子肝功能出现损害

谢先生今年40多岁,在宁波北仑已经做了多年生意。近段时间,他感觉自己体内火气很旺,就想吃点什么来清清火。他忽然想起,常听人说鱼胆清热解毒,还可以明目。

当天中午,谢先生从菜市场里买来了一条草鱼,并取出鱼胆,小心翼翼地将鱼胆整个儿地泡在白酒里,一口吞下。然而,自鱼胆吞下之后,谢先生就隐隐感到不对劲,并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的症状。虽然频频跑厕所,但他以为那只是肠胃不适,就随便吃了点药。

没想到,接下去两三天谢先生仍然呕吐腹泻不止。他赶紧去旁边的诊所又开了药,但是效果甚微。

这时候,来家里做客的邻居告诉他,听说有人吃鱼胆中毒了。谢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可能也是和吃鱼胆有关。

当天晚上,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北仑区人民医院。经检查,谢先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正常人的肝酶是40至50U/L,而他的肝酶则已超过2000U/L,同时还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之后,谢先生就被送入ICU抢救。经过紧急抢救,当晚谢先生转危为安,并转入该院肾内科病房继续住院治疗。

鱼胆胆汁所含生物毒素耐高温

医生建议禁食鱼胆

昨天下午,北仑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吴复泉告诉记者,谢先生已经住院治疗两周,目前,他的各项体征较稳定,但还需要隔天进行血液滤过治疗。

那么,谢先生的病状是否与他食用的鱼胆有关呢?

吴复泉医生表示,鱼胆的确为苦寒之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清热明目和退翳消肿。还有人认为鱼胆可以止咳平喘。因此,一些患有眼病或视力不佳的人,以及一些哮喘病患者就希望通过服用鱼胆来治愈自己的疾病。

实际上,中医以动物胆汁入药时,计量都非常小。而对于一般人来说,食用一只二斤重草鱼的鱼胆就可使人中毒。有研究表明,若是食用一只七斤重以上的草鱼的鱼胆,会使人有生命危险。

吴医生说,鱼胆本是鱼类的解毒器官,胆汁中含有极强的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器官,使其变性坏死。同时,也能损伤人体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重则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食用鱼胆后,患者中毒的程度一般与摄入鱼胆多少有关,鱼的种类、饲养环境不同毒素浓度也会不同。鱼胆中毒发病快,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重者可有神经麻痹、昏迷、抽搐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会出现肝肾损伤引发心衰直至死亡。

那么,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吃鱼胆?应该怎么吃?


+ q) W! @: {' f7 K  l4 W6 b% n$ D
3 q- e# ?  f( S  T0 y( X  f, O# m2 N
/ P/ o9 C' n0 h9 }

对此,吴医生肯定地告诉记者,最好所有鱼胆都不要吃。“我们并不能肯定哪些鱼类的鱼胆有毒,哪些没毒。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市场上一些常见的鱼类的鱼胆都是有毒的,比如青鱼、草鱼、白鲢、鲈鱼、鲤鱼等。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都不吃为好。”此外,鱼胆胆汁中含有的生物毒素耐高温,不论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都不会被破坏。

在此,吴医生提醒市民,目前市场上能起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的可替代药物有很多,大家还是不要一味地相信偏方以及祖传秘制。如若存在怀疑,请在使用“传说中的偏方”之前,多咨询权威专家。


& A* z1 d% b  b  N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7-5 20:0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