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邛海吗?蜀之南的群山之间,有一高原淡水湖,碧波万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赞之:“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这就是位于西昌的邛海。 云悠悠,水潋潋,鸟鸣婉转,走在邛海湿地的栈道上,步步皆景,芦苇随风摆,秋水共长天。西昌,因邛海而泽润秀美、风清月朗。古人曾以“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佳句来赞赏邛海月,“月城”的美称已流传千年。 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古称邛都、建昌,是“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交通重镇。清代始称西昌,意为“中国西部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 西昌,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嫦娥”奔月的起点,一代代航天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启中华儿女飞天的梦想。 这里还是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热土。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凉山,首次正式提出“长征”一词,留下“彝海结盟”的传奇佳话,为西昌刻录下红色基因。 西昌人民抓住机遇,加速发展,面貌一新。西昌2015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93位、全国州盟首府城市第2位,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县市第1位。 阳光下的邛海,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朱虹 摄) 英雄之城:新长征 新起点 “当年毛泽东就住在我家里面,我是他的‘小房东’!”84岁的边仕光老人讲起红军与自家的一段渊源时目光炯炯、声音洪亮,难掩自豪之情。1935年5月21日,正是在西昌市礼州镇田坝村的边氏宗祠,中央军委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采取改道的正确战略布局,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当年,中央红军在礼州镇停留了整整六天,毛泽东等领导人就居住在边家四合院。 边仕光兴致勃勃地介绍村里家中的“红军文物”:宿营时为方便群众饮水开挖的“红军井”,边家大院门口毛主席的拴马石,堂屋门框上凿出的两个枪眼,招待“牙祭”剁肉切菜的八仙桌……从老人的祖辈开始,几代人一直精心守护着红军留下的足迹。毛主席临走时在桌上留下一枚银元,被老人的爷爷贴身保存了十五年,之后被边仕光珍藏至今。红军故事在人们的传颂中历久弥新。
84岁的边仕光老人讲起红军的故事声音洪亮,难掩自豪之情。(朱虹 摄) 八十年时光,沧海桑田,长征精神已溶于这片热土,生根发芽,今天,在扶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西昌正大步向前。 “来的人多得很,等装修完来住宿的人就更多了”,站在自家正在装修扩大的农家乐门前,安哈镇长板桥村村民余彬一笔笔盘算起今年的收入,十分乐观。年少失怙,作为老大早早撑起全家重担,这位33岁的汉子忆起那段“晚上坐起来想哭”的艰难岁月感慨不已。几年的农家乐打工生活,看到安哈在“旅游扶贫”中的变化,余彬察觉到家乡脱贫发展的机遇,萌生了自己办农家乐的想法。通过四五年积累经验、计划、筹款,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主打餐饮住宿的“螺岭彝家”在今年5月正式营业。原来单靠务农年收入最多两三千元的家庭,今年底的收入预计已能达到八九万,余彬还打算把在外打工的弟弟喊回家,一同将农家乐做出规模、做成品牌。 打造旅游产业只是西昌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西昌市委书记李俊说,经济社会越发展,我们越不能忘记初心,忘记尚未脱贫致富的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我们也有决心和信心,今年底实现三千多户全部脱贫,明年还要同步实现小康。” 近年来,结合当地实际,利用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优势,西昌壮大“1+X”生态产业,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等特色经果业。如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在大凉山地区推广中药材种植,已通过9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900个,为667名贫困家庭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贫,授之以渔才是根本。”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公司专门针对贫困群众学历低,开展岗前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技能。解决一个人就业,就可以帮助一家人脱贫,实现从“输血”为“造血”的扶贫目标。 一句“脱贫”承诺,灌注了众多西昌人夙兴夜寐的汗水心血。路修通了,轻钢房建起来了,猪苗、鸡苗、蔬菜苗免费发放到了贫困户手中。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善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努力。在民胜乡麻棚村,贫困户的大门口醒目地张贴着“帮扶联系卡”,各级帮扶责任人、联系方式一目了然。多年前因车祸落下残疾的罗瓦格,在村干部的帮扶下种核桃、搞养殖,积极计划着扩大养猪规模;即将建好的新房前,沙马合久老人提起乡干部、村支书的细致工作连连点头,朗声邀请大家来做客。
罗瓦格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自家的养猪规划。(朱虹 摄) 从制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到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一对一为精准扶贫出主意、想办法,基层干部们以件件实事赢得了村民点赞。 两年来,安哈镇芊旷村新修了入户路、厕所、院坝,家家用上了热水器、接通了宽带网,今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3万元,驻村第一书记沈国文特别有成就感,“看到村民收入提高了,心里舒服”,“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爸爸的成绩也很自豪”。航天之城:飞天梦 西昌梦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身着航天工作服、皮肤黝黑的西昌发测站地面设备站站长黄玉林告诉记者,这是老一辈航天人在这里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西昌城北60公里处的峡谷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次又一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2007年10月24日,“嫦娥奔月”的传说在这里终成现实。大地轰响,群山颤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火尾,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拉开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序幕。从此,国人奔月的步伐再也没有停止,2010年10月1日、2013年12月2日,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三号探测器也陆续从这里升空。 青山如黛,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从两山相夹的峡谷中走来,眼前突然出现一块群山合围的平地,两座巨大的发射塔直刺苍穹,天地间瞬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这里海拔高、纬度低、年均晴好天气250余天,是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想地点。自1984年第一次发射至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活动已突破百次,创造了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等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是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一。
被誉为“亚洲第一塔”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 号发射塔(陈曦 摄)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我们好多人都没有走出这大凉山。他们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黄玉林双目微微一凝,幽幽地向记者讲述了一位航天人的故事。姜秋江,1978年到西昌发测站地面设备站工作,负责卫星保障。1990年的某一天,因卫星厂房电动大门突发故障,影响了卫星的正常进出。姜秋江主动请缨,对大门进行紧急抢修,遗憾的是在作业时不慎从大门上摔下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2003年,他的儿子姜于也毅然来到这里,投身父亲曾为之献出生命的航天事业,走上卫星保障的岗位!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这就是我们的航天精神。”黄玉林以手作檐,遮住强烈的阳光,深情地望着远处熠熠生辉的发射塔说,他将和所有西昌航天人一道,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以首次发射的标准去执行每次任务,确保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因为有了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又称“航天城”。漫步城区,“航天”之名随处可见,不仅有航天中学、航天宾馆、航天幼儿园,就连贯穿城市东西的主干线也叫航天大道。“航天城”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更是这座城市的魂。 秋日的午后,航天大道四段火把广场北侧的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围着张金龙嬉闹跳跃,脸上堆满不可遏止的兴奋,一场模拟火箭发射即将进行。 51岁的张金龙是地道的西昌人,曾参加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发射任务的守卫工作。张金龙从小痴迷航模,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很多市民争着把孩子送来学习,但他每学期只收5人,因为怕影响科普质量。 “别地方的人不懂航天常识不奇怪,西昌是什么地方?航天城!航天城的人不懂航天知识,开什么玩笑!” 张金龙说,“我作为西昌市民,又具备一定的航空航天知识,有责任有义务进行航天科普教育,尤其是对娃娃的教育。这些娃娃将来很可能就会走上航天这条道路。” “技术组、发射组、跟踪组、回收组,各就位——” 张金龙以总指挥的身份发号施令。随着30秒倒计时结束后的一声“点火”响起,发射组按下按钮,“嗖——”的一声,“火箭”喷出蓝色的烟雾飞向蓝天。掌声、欢呼声响起,众人随后一齐奔向回收伞降落的方向。
孩子们在认真学习火箭发射知识(陈曦 摄) 西昌孕育了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发射中心也在反哺这座城市。西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副局长简朴告诉记者,西昌发射场是全国唯一对游客开放的发射场,外地人了解西昌,是从卫星发射中心开始的。有了卫星发射中心的带动,到西昌旅游的人数逐年大幅递增。仅2015年,该市就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50亿元。 F3 ~* C. M9 }) d!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