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快一年沉降2.8厘米 成都变“沉都”? 专家:安全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1:24: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 x/ v' I' W9 w* C4 P% j. L9 f

2014年7月9日成都遭遇暴雨袭击,新希望路一在建工地旁的露天停车场发生塌陷。(资料图片)

成都市地降情况示意图显示,红色点位较为集中的东南方向,地面沉降情况比较明显。

  近三年成都地面塌陷事件

  2014年7月9日,成都暴雨。棕树南街一处停车场塌陷,4辆轿车连同地面上的几棵大树坠入数米深的基坑内。

  2015年7月9日,二环路北三段一小区地面塌陷,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6年3月6日,双化街路面塌陷。事发时,一辆出租车陷入坑中,未造成人员伤亡。

  好好的地面为何会发生塌陷?近年,几个地面塌陷案例也被成都一群测绘专家注意到了。从2013年开始,四川省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地理省情监测工程,最近监测报告已基本完成,其中,对成都等城市的重点区域地表形变的监测给出了答案——人为因素导致的沉降,甚至塌陷事故。

  9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四川测绘局下属的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听科研人员讲述了我们脚底下不为人知的变化:实际上,由于活跃的城市建设活动等原因,我们脚下的土地确实在“下沉”。

  720万个沉降点

  城东南地面沉降最明显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负责重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项目任务实施,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工程师孙晓鹏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从2013年开始,选了成都、绵阳、乐山这三个成都平原城市建设活动比较活跃的城市,以及当年曾发生过泥石流灾情、有必要采集地表形变数据的都江堰市实施四面沉降监测工作。

  重点区域地面形变监测工作采用了很专业的科技手段,采用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用雷达波对一个区域采集相位信息和振幅信息,通过二次干涉的信息是变化的,精确度非常高,可以达到毫米级。

  孙晓鹏打开了一张成都城区范围的基础影像图,随着图像放大,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点也越来越多。“点一共有730万余个,不同的颜色,代表相对沉降的程度。”

  从图上可以看出,成都绕城内区域,明显是东南方向红点最为密集,而红色则代表沉降量比较高的区域。

 地铁沿线沉降

  专家:这很正常,不一定危险

  成都城区范围的基础影像图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孙晓鹏操作软件,隐藏公路铁路线等信息,但他指着屏幕说:“你看这几条黄色的,颜色勾勒出的轮廓,能辨别出目前成都建成和在建的几条地铁线的走向,这正是地铁建设呈现明显的沉降趋势的反映。”

  通过监测发现,地铁穿过的地区形变速率要明显的高于其他地区,“形成一个凹的感觉,地铁线路在盾构之后,会有一个较周围更大的地面沉降”。同时,另一方面,成都很多的高层建筑物建设,地基开挖需要抽地下水,建筑建成之后楼也有自重,也会造成地面沉降。

  孙晓鹏选取了其中一个点位——施工中的地铁7号线科华南路站,地铁站监测数据是沉降1.7厘米/年,周边几十米区域的沉降也有1.1厘米/年。他说,在建地铁沿线相较于周边地区沉降速率较大,表明地铁的修建是地面沉降的一个重要诱因。“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个沉降反应,沉降幅度也很小,不一定有危险。”孙晓鹏说。

  峰值2.8厘米/年

  “在安全范围,过两年会趋稳”

  历时两年的监测时段内,绵阳市、乐山市、都江堰市主城区总体沉降量不大,成都的年沉降量最大的是2.8厘米/年,最小的是-2.2厘米/年。

  孙晓鹏介绍,成都平原呈现西向东沉降速率逐渐增大的特点,主要可能存在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成都平原处于挤压环境中,成都西侧受逆冲作用的影响呈现抬升趋势,东侧呈现沉降趋势;二是成都地下水,自西向东由富水区变为贫水区,地下水量的减少同样会导致沉降;三是成都东南方向建设活跃,尤其是龙泉驿区近年房地产开发活动频繁,新建楼盘增加地面承载负荷,易诱发沉降。

  他查看了龙泉驿区前两年施工的某大厦沉降数据。施工前,这块区域没有开发,无沉降现象。开挖基坑后,大厦98米距离的地方沉降1.6厘米/年,200米距离1.3厘米/年,但随着大厦建成后,沉降就开始趋于稳定。通俗讲,在盖房子的时候,土地因为开发和抽地下水等原因,所在区域会发生沉降,这是一个自然的因果关系,但时间长了后,房子地基就会稳定,不会再继续沉降。他还举例说,地铁1号线沿线监测沉降数据极低,可以忽略不计,正是因为已投用几年,他们监测的这个时间段,它已经趋于稳定。

  “监测范围中96%的数据沉降量都很小。”孙晓鹏说,总体来说成都市形变量是小的,地面沉降处于安全范围。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摄影刘陈平

  专家答疑

  地面沉降原因包含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

  我省早已启动监测工作

  孙晓鹏介绍,地面沉降的原因包含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是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它是一种累进性的缓变地质灾害。

  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除地面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的自固压密、地质构造作用、岩溶发育地区的岩溶塌陷等自然因素外,大量开采地下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大规模工程建设、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高层建筑物对地基施加的动态载荷,则是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人为因素。

  重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是地理省情监测的一个项目。测绘部门主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准确数据,方便相关部门决策,最终目的是一个宏观把握,“哪些点位有沉降异常?哪些是正常范围内?这对大型机场、地铁、变电站、高铁的建设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2011—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已经提出了10年的地面沉降监测总体目标,测绘部门将查明地面沉降灾害的现状、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这也是我们工程院监测全省地面沉降工作的任务。”孙晓鹏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


, }" o$ h1 |/ _9 q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27 23:4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