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县: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1:4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1 R1 W5 S& I# e" [

  风景如画的康县大南峪乡花庙村。本报记者周者军

  阳坝镇自然天成的太平奇石。本报记者周者军

  游客在康县阳坝梅园景区茶园体验采茶的乐趣。本报通讯员刘宏洲

  位于阳坝镇油坊坝村,表现康县南部”男嫁女娶”婚俗的雕塑。本报记者周者军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康县旅游人数激增,共接待游客6.33万人次,较2012年国庆黄金周增长2.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91.6万元,较2012年增加1414.95万元。

  到魁星楼、游龙关、黑马关等历史文化景点探秘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桂花、银杏、菩提等千年老树下饮茶听风的游客不断……而今,到康县旅游的游客已不再仅仅是到阳坝景区游玩即归,而更多的是赶到大水沟、凤凰谷、花桥等美丽乡村,感受田园生活。

  近年来,康县依托山青水秀的生态资源,高起点谋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把每一个村庄当做景点来打造,把每一棵古树当做风景来对待,把每一处文化遗存当做亮点来挖掘,旅游业发展已摆脱传统的靠一两个景点、景区吸引游客的发展模式,县域大旅游圈建设成果显现,康县已成为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

  改变视角一草一木皆风景

  康县地处我省东南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气候属北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段。

  这里,草绿有魂、水活有韵,是一块有历史神韵的生态家园;这里,空气清新、河流清澈,是一幅原生态的山水画卷,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又忘不了的地方。

  除了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天然氧吧”的美誉外,康县,还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历史文化盆景。古往今来,茶马古道、男嫁女娶,多少才子佳人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与情怀。

  近年来,康县以国家4A级景区阳坝梅园沟为龙头,精心打造了响水泉、低垭云海、白云山公园等景区,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然而,康县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并没有为此感到满足,靠几个有限的景点、景区去规划旅游业的未来,而是改变视角,把康县的村庄、石头、古树等资源作为旅游点,超前规划、科学布局、精心打造,让游客一踏进康县,就好像走进了景区,让游人在移步换景中,感受自然之秀美、村庄之悠然、人文之厚重。

  “现在,不光奇石峡、红豆谷、龙神沟、白马关古城遗址等景点不收门票,211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游客随时可以进入。”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摆脱“门票经济”依赖,树立大旅游观念,康县把旅游开发的重点放在保护原生态的一草一木和一山一河上,让从喧嚣城市赶来的游客享受到回归自然的惬意。旅游收入的重点已放在游客的住宿、餐饮、购物和文化创意衍生产品上,通过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旅游内容、挖掘历史文化等措施,来提高旅游的附加值,走大景区、综合化发展道路。

  的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后发赶超的康县旅游业,向世人展示了一条由“小旅游”到“大旅游”、从“小景点”到“大景区”的升级样本。

  科学规划城乡连成旅游圈

  按照“把全县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圈”的思路,近年来,康县坚持把创新体制、搞活机制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整合优势山水与人文资源,构建一体化大旅游格局。

  为了有力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康县强力推动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建设。动员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节点开发建设,给所有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分解下达工作任务,要求所有包抓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县级领导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层次,康县深度挖掘茶马古道、男嫁女娶、平和坝景点等人文与山水资源特色优势,先后聘请成都凤凰设计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等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对旅游区品牌战略策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进行修编提升,为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聆听茶马古道上依然回响的铃声,畅游山水之间目不暇接的美景,感受男嫁女娶的古老民俗,康县旅游正已独特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项目支撑家门口就是景区

  康县在旅游大景区建设中,着眼增强服务承载能力,树立康县乡村旅游品牌形象。集中力量、聚集财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坚持“显山、露水”的建设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旅游的基础工程,近三年来共筹措各类资金3亿多元,撬动群众自筹5.7亿元,建成美丽乡村211个,构成了一个没有门票的大旅游圈,加速了由季节性旅游向常态化旅游的转变。

  “我们县有211个美丽乡村,这些村的很多农户都具备了给游客提供吃、住的条件,只要我们适当引导,就能成为乡村旅游的强大支撑。每一个美丽乡村里,都有看点和景点,现在只要进一步挖掘、提升,就会更有吸引力。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创新理念、真抓实干,就会有新的动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康县县长文元旦满怀信心地说。

  工程概算投资3.8亿万元的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以县城为纽带,以西起望关、北至云台、南至阳坝为主轴,对白望路、康阳路130公里公路沿线10米范围内全面进行绿化,建设亭、廊、小径、休闲健身广场等配套节点15处,绿化美化节点27处,形成了竹海、美丽乡村、旅游节点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靓丽风景线。一举解决了游客“旅”的时间长,而“游”的时间短的问题。

  白杨乡桂花庄有一棵千年桂花树,在这里,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孩童,提起桂花树,都或多或少能讲出这棵树的传说和故事——“神树”“状元栽的树”……

  近两年,村上依托这棵古树和遮蔽村庄的各种树木,着力打造古树名木旅游村,清溪潺潺、芭蕉树摇曳、桂花茶香扑鼻的小村庄,现在已经成为康阳公路旁边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热门景点。

  “现在每天都有游客,农家乐、小超市生意都不错。”白杨乡党委书记张康利告诉记者。

  其实在康县,像这样有古树名木、奇石神泉的旅游村还有很多,长坝镇花桥村的千年菩提、岸门口镇严家坝村的千年银杏、太平工作站的奇石峡等,这些自然天成的资源就是独具魅力的景点,这一个个景点,构成了一个没有门票的大旅游圈。

  “康县美丽乡村建设,让原生态的一个个小山村翻开了新的一页,小桥流水人家、千年古树、神秘木化石,这些都是诱人的看点;采茶叶、喝土酒、品野菜、听蛙声,这些都是城里人的梦想。”有位游客这样概括道。

  “不要门票,让游客进入景区就像回到自己久违的乡村家园,这是我们生态旅游型美丽乡村的建设思路。下一步,我们将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和服务当中,并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让更多的农民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康县旅游局局长王维成说。

  “微博”营销美丽山水俏四方

  有了好风景,还要让各地的游客知晓才能让旅游业真正火起来,宣传和营销自然少不了。以往在省道、国道旁竖块牌子,或在报纸、电视上打打广告的形式,在互联网时代已明显有局限性。

  “我们的微博粉丝一直在增长,每天都有许多人通过新媒体关注康县。”康县旅游局微博、微信管理人员说,“发微信、微博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了,我们的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发2条关于旅游的消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对于游客而言特别实用。”

  如今,不只是旅游部门,康县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开通政务微博225个,干部职工开通微博、微信数以千计。新媒体营销已成为全方位展示生态康县、树立康县品牌形象的有力武器。

  “打开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就能看见美丽乡村、农家小吃,领略到康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做好旅游宣传的有力武器。”康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蒙艳琴介绍说。

  此外,康县还积极对接各大旅行社,巩固提升传统客源市场,重点突破距离半径500-700公里的潜在客源市场,开拓挖掘南方新兴客源市场。

  “游客拿手机在路边牌子上的二维码上一扫,有关康县旅游的信息全部有,有了县上的大力宣传,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游龙关茶马古道雕塑群景点,一位卖饮料的摊主高兴地说。

  大规划方能打造出大景区,大手笔才会助推大产业、产生大效益。

  如今,康县正在以全县为景区,以原生态为主色调,以增加山区群众收入为前提,全面推进生态大景区建设,着力绘就“一山一景、一村一品、一河一韵”的美丽新画卷。

, `2 Y1 c/ f3 n
2 J. X  y& a3 E5 M; P

* ]: }1 I! f5 P7 g8 l: ?- F$ a8 D9 {, Z# {2 U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11 07:2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