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规划中的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再度收获宝贵文物资料。记者11月24日获悉,从10月30日起,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华门遗址展开补充发掘,在蜀王府遗址后花园处新发现一条7米多宽的步道,此前露出一角的王府水道也新发掘出20多米。在河道清理出的淤泥里,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精雕细刻的柱石、瓦当、精美青花等残件,它们无不见证着蜀王府昔日的繁华和气派。
. V3 j2 d5 C2 c0 W0 j( w; q
6 O, J* H9 R% ?# p0 ?7 y3 T' h( D 后花园步道可供两驾马车并行
" B H* H# i0 i3 z a: ?! {
/ T" w- y8 C2 ^8 U+ K [) A 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心为改建地下停车场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时,唐代“中央公园”摩诃池以及明代蜀王府水道重现芳容。2014年,来自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十几位专家齐赴成都,在遗址保护论证会上一致呼吁留下这个“成都的根”。经过多方论证,东华门遗址得以保留,并拟修建遗址公园。而此次补充发发掘,就是为遗址公园的修建提供更多内容。8 g9 O/ N+ @5 U1 T6 k0 a r- F9 b3 G
) J. ^* _4 g* U% e, |/ [ 据发掘现场负责人易立介绍,此次发掘的区域,在蜀王府内属于后花园一带。3年前发现的一条红砂石砌成的水道,就是王府花园的水景区域。水道是否与摩诃池相连?它的走向如何?是这次发掘希望解答的问题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半个多月的探方清理,水道新清理出了20多米长的区域。水道宽约4米,堤岸最高处有3米多。每隔20米左右,水道两岸就有整齐石梯攀沿向上,用于王府游园或清淤。其间还有石砌观景台区域,而河道中刚刚露出淤泥的一排木桩,也被认为是王府花园水榭的基柱。
8 O7 }! ^: I# w( h
% I' @9 N6 |3 z1 w# ?" A d 在明代藩王府中,由于朱元璋最宠儿子朱椿,因此蜀王府气派宏伟。记者看到,河道尽头处,工人正在清理一条砖石步道上的泥土。步道用青砖铺就,宽约10米,在古代完全可供两辆马车并排而行。易立认为,这条道并非位于蜀王府的正中心,但仍如此宽敞,应该属于主干道之一。
. S1 ^- I& k# {4 D% s$ S O+ ?: k 2 m( d" L4 O) C+ X& S5 d
文物残件见证王府奢华+ \4 X1 N$ j/ l- `2 m
4 d# I9 S0 O4 W& E8 p/ N! C 在河道淤泥中,考古人员收获颇丰。当年,战火焚毁了这座精美宫殿,其中的不少建筑构件也因此坍塌于水道之中。半个多月来,考古人员清理出5座青砂岩柱头和大量瓦当、滴水以及生活瓷器残片。这5座柱头最高有40多厘米,其中一尊用镂空手法雕刻了卷草、祥云、灵芝等祥瑞图案。易立推测,这些柱头应该是河道两边大殿外栏杆上的装饰。在北京故宫,这类柱石用汉白玉雕成,而在藩王府虽然换成了本土砂岩,其精美程度也不差多少。此外,残存的柱础石上,能看到莲花、灵芝等各种造型;用于装饰的花纹砖,有的还是琉璃烧制。在其中几片琉璃瓦当上,还能看到栩栩如生的龙纹。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也是身份的象征。
; U) c4 I* J9 d0 b. {: L+ ^
" p* ^& Q1 p; H" d 蜀王府的吃穿用度,在清淘出的瓷器残片中也能看出些许端倪。尽管是王府,但使用的瓷器也主要以民窑为主。易立说,从全国藩王府出土文物来看,王府内主要还是使用精美的民窑,官窑瓷器非常少见,往往只会皇宫赏赐才有。不过,此次发掘的明朝永宣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残片,可见碗底缠枝莲花纹画工工整,青花颜料色泽明艳,堪称民窑中的精品。
0 H+ T# P1 n. H) S p ' G; k( m# _/ K6 }7 E+ K: k0 [5 k- m7 f
易立透露,此次发掘将持续到明年,发掘面积将达2000平方米,希望能够进一步摸清蜀王府的格局、建筑方式、修筑及废弃年代等。
2 h; W4 V' b# ]6 ]! v : p( c4 U) f# A E3 J: ?9 x
新闻多一点- o9 N7 a7 `+ M; z1 J
; _/ J3 D9 y6 \8 K2 `4 R. T 猜想1:能否发现五代十国的遗存
/ c$ q! I$ M% W4 F
7 Q, {# N& u( W- Z) D: s; x 据介绍,为配合遗址公园以及城市中央公园建设,未来包括成都体育中心足球场区域都将展开考古勘探及发掘。史料记载,明蜀王府就是填平部分摩诃池修建的。在五代十国期间,前蜀皇帝王衍在摩诃池环湖建宫大兴土木,后蜀时期花蕊夫人也曾在此留下倩影。随着考古持续,发现当年的遗存也未尝没有可能。
0 T2 ~: T, p9 z0 g" h % S" ?) z: f( ?0 |0 w" R% g% [( L6 I
猜想2:能否重现“菊井秋香”胜景! @. y7 L, a/ p3 k1 k
) ?: R& x1 U& U* f6 {4 {- R1 K 明代成都,八大景之一的“菊井秋香”便在蜀王府庭院内。在3年前的东华门遗址发掘中,曾发现一口砖砌水井。当时就有专家呼吁:如果能够证明这口水井所在之处就是当年“菊井秋香”的地方,那遗址公园完全可以复建这一场景。而未来,考古人员将致力发现更多材料,“菊井秋香”的景观完全有望重现。1 ^' h+ _% G9 x/ o" o# M
' P! _9 J% f2 f
①蜀王府精美柱石。/ }+ {2 B3 H3 _ b4 |+ r8 A9 T
+ V' z" M& c' B8 o0 n9 q ②通向后花园水渠的阶梯。
/ Z7 g/ L8 U- d+ T" Y 5 c' M9 c: R/ H' p1 \
③蜀王府琉璃花纹。
$ G7 k' A# n( U! i
' E, D6 {5 k! @9 i5 [# f 本报记者吴晓铃摄
2 ^) `3 f5 k2 s1 o) y# S: \2 P8 k
: i# D5 b7 w' W$ g5 `$ P* T ④成都东华门遗址发掘现场。 , [4 M4 w. V+ a! `/ `2 o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