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为瘫痪母亲补卡遭拒 银行:必须本人办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4:04: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骆女士出示母亲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母亲病历、村委会证明等材料,希望补办丢失的银行卡,但银行未予认可。
  4月17日,虽然天气不错,但家住眉山市青神县的骆女士却开心不起来。半年多了,她存在银行卡里的14000多元,想了各种办法,就是取不出来。
  去年10月1号,骆女士把银行卡弄丢了,这张卡是以母亲的名义开户的。补办时,银行告知骆女士,需要开户本人来办才行。这把骆女士急坏了:母亲因为三次脑溢血,全身瘫痪,没有语言能力,跟父亲住在山西,怎么可能回来?
  华西都市报记者跟随骆女士,来到银行,骆女士出示了母亲身份证复印件、家里的户口本、母亲病历、村委会证明,银行均未认可。一名银行主管告诉骆女士,还没遇到过这种事,除了其母亲本人来办,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等骆女士母亲去世之后,再去做公证。
  母亲患病,银行卡留给女儿
  骆女士一家,户籍在眉山市仁寿县,2008年,母亲因为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决定前往山西,和大儿子一起生活。临行前,母亲将一张银行卡交给了骆女士。“当时母亲还能说话,里面还有4000多元,她叫我自己保管。”
  这张卡,之后骆女士一直在使用。几年间,存存取取,里面有了14000多元。“去年我母亲身体不好,本来打算去一趟山西,往里面存了10000元,最后在ATM存款机只存进了9300元,监控都看得到。”骆女士说,当时的存单都还有,这些都可以证明,这个卡一直是我在用,卡里的大部分钱,也是自己存进去的。
  2015年10月1日,骆女士带着孩子外出玩耍,不小心把包丢了。“包里面除了少量现金,刚好有这张银行卡。”骆女士回忆说,当天她就进行了挂失,并申请补办,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请她国庆长假之后再来补办。
  想补办卡,银行说要本人来
  2015年10月8日,骆女士一大早就来到银行网点,申请补办。由于要帮母亲办理新农保,母亲的身份证原件也在骆女士身上,随身还带有户口本、骆女士本人身份证。骆女士觉得,补办银行卡的材料应该足够。
  但还没到柜台,骆女士就被工作人员告知,必须要银行卡开户本人来才行。她拿出母亲的身份证、户口本、本人身份证,但都不管用。
  无奈之下,骆女士又联系了在山西的弟弟,寄来了母亲住院的病例。“我告诉他们,母亲脑溢血,瘫痪在床,不能说话,无法来补办,但还是不行,就说要本人来。”
  骆女士又回到仁寿老家,找村委会开了证明,希望这个证明管用。但银行还是回复,不认可这个证明。
  跑了几趟,骆女士有点绝望了,她把母亲的身份证又寄回了山西。骆女士想不通,自己的钱为什么就取不出来?“卡里的钱,存取都有记录,银行还有监控,完全可以证明是我的钱,为什么就是这么难?”骆女士说,“我只是想补办卡,又不是侵吞我妈的财产。”
  银行回应,本人去世后再公证
  4月15日,记者跟随骆女士,来到了银行网点,在大堂处表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告知骆女士,要本人来补办才行,骆女士说明母亲身体状况后,工作人员让骆女士去找主管试试。
  翻着骆女士厚厚的证明材料,该网点的一名姓吴的银行主管摇了摇头。“这些都没得用啊,我们是不认可的,必须要本人来才行。”
  吴主管告诉骆女士,如果骆女士的母亲人在青神,甚至在成都,他都可以叫人去家里核实,但在山西确实不方便。骆女士表示,银行网点到处都有,可以请山西的工作人员去核实,吴主管对此未表态。骆女士又提出,现在科技发达,手机视频也可以,吴主管表示不行。
  吴主管说,这种事他也是第一次遇到,因为看不到人,所以也没办法。“现在挂失了,你也不要怕,哪个都取不到,钱是安全的。”
  骆女士询问对方,什么时候可以取到?吴主管告诉骆女士,由于确实看不到人,只有等老人家去世后,按正常程序去公证。
  “东西不是掉了就掉了,那还是有规章制度的,那制度不是我规定制造的,我们也想帮你。”吴主管告诉骆女士,当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先把身份证寄回来,再给骆女士想办法。
  当事人希望,规定更加人性化
  在青神城区经营一家小店的骆女士,家境一般,14000多元对她来讲,虽然算不上救命钱,但自己的钱取不出来,甚至连卡都不能办,还是让她非常不舒服。
  反复跑了银行多次,骆女士对“银行卡补办需本人到场”的规定,十分难以理解。但找不到更好的办法,4月17日,骆女士告诉记者,她还是通知了在山西的大哥,请哥哥又把妈妈的身份证寄回来。“但是寄回来了,也不晓得能不能用得上。”
  骆女士说,之前已经拿着母亲身份证原件找过银行,但没有用,这一次,结果估计也不会太好。“为什么一定要等人死了才办这个事,就算母亲去世了,估计还是很麻烦。”骆女士说,“我就希望银行的规章制度能够更完善一点,人性化一点,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有特殊的办法处理。”
' _" W) A% H. L6 q$ h, V0 C4 q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15 20:01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