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6日,市民在成都一所学校打篮球。资料图片 |
“吃了没?来逛逛!”1月14日傍晚6点,成都市民陈大爷和老伴熟稔地和学校门卫打过招呼后,步入泡桐树小学校园,开始了晚间运动。老两口住在附近小区,之所以经常进学校运动场锻炼,是因为各有一张“泡桐树小学健身卡”。 早在2002年,成都市就开始有学校在非教学时间,定时对外开放校园体育资源。到了2015年10月,全市21个区(市)县共有811所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职业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 然而,在刚闭幕的成都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民进成都市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对我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调研及建议》的提案,其中提到,通过抽查60所学校发现,仅在中心城区就约有45%的市民不知如何进学校锻炼,而且总结出了组织管理、安全开放以及维护经费这三大问题。 事实上,中小学体育资源开放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校园管理和安全问题等隐患,民进成都市委建议推行信用管理,规范市民行为和学校买责任保险。成都市教育局对此回应称,为规避学校风险,早已明确由政府为学校购买“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责任保险”,不过执行情况不统一,下一步将加大专项考核力度。 现状 811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每天不少于2小时 作为成都市武侯区棕北中学的毕业生,张希每个周末都会回学校锻炼身体。“每次回来都觉得特别放松,就像重回美好的学生时代。” 事实上,张希和陈大爷的体验,都得益于成都市一直在推行的校园体育锻炼设施对市民开放。2015年10月16日,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的学校名单对外公布,全市21个区市县共有811所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职业学校的体育锻炼设施向市民开放。 记者梳理发现,811所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中,体育锻炼设施工作日开放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8∶00-21∶00,每天开放时间原则上不低于2小时;周末和节假日开放时间基本上集中在8∶00-21∶00,原则上不低于8小时。 “相比之下,工作日来锻炼的人少点,但到了周末,如果天气好,来的人就多了。”棕北中学的门卫告诉记者。 社区办理“通行证”成华区已发健身卡近3万张 越多越多的市民进入校园锻炼身体。仅以成华区为例,全区42所中小学均按照规定向社会开放,截至2015年12月,累计发放“成华区市民终身学习卡”(活动卡)近3万张,2015年共接待市民近9万人次。而武侯区红牌楼街道龙腾社区,社区内两所小学体育设施已开放两年,目前已办理准入卡近千张。 市民怎样才能进校园锻炼?2014年,成都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使用中小学开放的体育锻炼设施,需要锻炼卡、活动卡、终身学习卡等准入卡。街道办事处负责为辖区内的市民办理定点学校的出入证明,试点委托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就近办理。 困境 管理维护成本加大 成华小学一年投入10万 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开放,为市民锻炼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出了难题。 1月16日下午5点半,成都市第十七中学操场跑道上,走了几圈的高先生突然从裤兜里掏出一根烟,或许是注意到记者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叼在嘴里的烟拿了下来,“我吃完饭习惯来学校转转,烟瘾犯了,真是忘了这里不能抽烟。” 除了抽烟,还有市民会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甚至有人将宠物也带进学校。“很难监管,你又不能时刻跟在他后面。还有些孃孃在校园里面跳广场舞,伴奏开多大,要劝半天才听。”一位学校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随着市民的涌入,正常的校园秩序容易被打破,体育器材的损耗也加快了。2015年,成华小学约有5000左右人次市民进校锻炼,而开放后管理维护成本在10万元左右。 “设施、场地、设备的报废都加快了,甚至还出现了个别社区居民盗窃学校设施的情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小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有关部门已将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所需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但也有经费未及时拨付到位的情况,这就只能靠学校资金撑着。 进校锻炼老人居多 校方最怕出安全事故 位于武侯区跳伞塔街道辖区的棕北中学,校方相关负责人对前来锻炼的市民素质比较满意。“他们去办活动卡时,街道应该都会详细告知什么时候可以进校锻炼,去了哪些是不能做的,我感觉大家还是很文明的。而且,体育设施维修基金这块我们没什么好担心的,武侯区政府都把钱拨到位了,而且我们学校体育器材的损耗也不大。” 既然不担心校园秩序,也不担心维修费用,那还有什么可操心的? “主要是安全问题。”这位负责人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所有的锻炼器材都贴了安全提示,不过来锻炼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身体本就不像年轻人那样结实,如果跑步或是打球时摔倒受伤,很麻烦。”该负责人坦言,每次想到这里,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调研 学校体育设施开放 当前还存在三大问题 去年,民进成都市委便开始调研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并且在刚闭幕的成都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份提案——《关于对我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调研及建议》。 通过抽查60所学校,民进成都市委发现,仅在中心城区就约有45%的市民不知道或只是听说过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事情,而且总结出了存在的三大问题:组织管理、安全开放以及维护经费,与学校的忧虑正好相符。 “学校体育场地管理者、技术指导人数不足,市民行为规范也难约束。”民进成都市委一位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透露,进入学校的市民人数多时,甚至会临时安排老师加班。 此外,不是所有的维护经费都能及时到位,而且重修还有个周期,“学校设施最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出现损坏,在修理的时间段,学生便不能使用。” 学校面临的三大问题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安全,该政协委员总结了两点:一是增加了学校的安全管理难度,开放后给学校和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二,可能发生因体育设施维护不善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或者因使用器械不当、因自身锻炼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 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再托管 如何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民进成都市委提议,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的模式,将其委托给专业的体育公司进行管理经营。参与提案起草的一位委员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专业的体育公司进行场馆管理、器材维护和运动辅导,既能减轻学校负担,也能使民众享受到更加专业的体育服务。 对可能发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保全,该委员建议可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消除学校后顾之忧。而在体育设施的维护上,提案提到可以引用信用管理机制。对此,该委员解释道,“针对少数市民在使用学校体育设施时出现不文明现象或破坏公共设施的情况,如果他不听劝阻,可以亮红牌,暂停或取消其活动资格。” 此外,考虑到市民和学校两方面的需求,提案建议可以根据不同场地实行不同的开放形式和收费标准。“具体可分三种情况。”该委员介绍,首先对学校室外田径跑道、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实行免费开放,其次是控制式免费开放场地,如体操馆等全封闭或半封闭场馆,可以按时段开放,免费或收取少量费用。最后是控制式收费开放场地,“像游泳馆等维护费用较高的,可按公益性场馆价格标准收费。”该委员告诉记者,在调研中,55%的受访者对分层次适当收费表示理解。 教育教育局局回应 早有校方责任险 明确由政府买单 1月15日,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规避学校的风险,我们其实早就明确了市民健身的安全责任保险统一由政府买单。”他介绍,早在2010年,为推进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教育局就和保险公司协商推出了一个新险种——“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责任保险”,作为“成都市中小学校方责任险”的附加险,而且明确由政府统一买单。之所以外界很多人不清楚有此保险,他猜测,“可能是有些地方政策执行还不到位。”记者从棕北中学了解到,政府确实已为学校购买了责任保险。 为了激励学校开放体育设施,成都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联合安排了300万元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奖补专项资金,2015年有75所学校被评为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优质学校,“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标准,就是必须有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责任保险。”该负责人说,“我们现在也加大了对区(市)县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情况专项考核评估的力度,对每年考核评估的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 华西都市报记者谢燃岸杜江茜
7 l# @6 x C% j+ a& J, P8 \3 R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