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这已是成都的赵女士第20个晚上睡不着觉了,每天她都抱着希望出去,却失望回来。“我的20万养老钱,全部买了他们家的理财(产品),现在连本金都要不回来。” 让她稍显心安的是,理财公司老板还没跑路,只是向她告饶,让她再宽限几天,一定归还本金。然而这并没消除赵女士的忐忑,身边接二连三的跑路,让她又不敢进一步逼迫老板,怕他也真的跑路,只好小心翼翼地等候那飘渺的承诺。 人民网财经记者在四川成都市调研发现,受2014年民间借贷公司跑路潮的影响,被称为成都“民间金融街”的东大街早已是萧条一片,“爆了”、“被水淹死”、“跑路”这些专业名词,弥漫在成都的街头巷尾。 实体公司包装“空壳”项目 3月22日晚上,成都东大街,小张接到一个电话,“W公司又爆了!”他骂了一句脏话,“我早就预感到这家公司要出事,幸好我早退出来了。” 小张在东大街的一家担保公司上班,因深谙门道,被W公司聘请为顾问,每月领着七八千元的薪资,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帮W公司策划项目,然后在民间市场上融资。 “有的项目是真的,有的项目却是空的。”小张一语道破天机,即使是真项目,也根本没对外宣称那样好,“全靠我给他们包装。”公司是真的,有厂房,有抵押,也有“宣称”优质的项目。这样的融资模式,极具诱惑力,尤其对于那些散户。 “不包装成优质(项目),不给高回报,怎么吸引投资人?”小张反问。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急剧直下,产业链开始断裂,影响的产业越来越多。“实体的项目根本赚不到钱,只好包装空壳的项目,拆东墙,补西墙。” 承诺的回报越来越高,W公司胆子越来越大。小张觉察到不对劲,赶紧离开了W公司,每月七八千的顾问费也不要了。“我觉得他们早晚会出事!”果不其然,一个电话证实了小张的直觉,W老板包装了个空壳项目,卷款跑路了。 政府重拳出击 成都市金融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成都市部分实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局部领域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据了解,W公司还是具有厂房的实体企业,更多“爆掉”的,是在2013年期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上千家投资理财和融资理财公司。“这类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极弱,链条端稍微出点问题,老板立马卷款跑路。” 东大街一投资管理公司老总林先生如此总结。 2014年上半年四川汇通担保公司高管的“失联”,引燃了四川民间借贷危机,安信、恒盈、融缘、环福、富民行、宇鑫汇等多家担保或理财公司频频爆发债务危机,上千家投资理财和融资理财公司纷纷“爆掉”,成都大街小巷都是追债讨债的,其中又以退休的大爷大妈居多。 成都市工商局紧急下发《关于暂停民间投资理财公司核名和登记的通知》,要求暂停在企业名称中使用“投资理财”、“融资理财”等字样。 四川官方开展了对民间借贷的集中整治,并将汇通担保等标致案件的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定性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 一份成都市金融办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投入300余名警力专门处置非法集资类案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推进案侦和追赃挽损工作。 而对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则启动了民间投资理财咨询类公司“百日整治行动”,开展地毯式排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累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346份,立案查处企业79家,移交涉嫌非法集资企业52家。为防止老板跑路,还实行大额资金和资产变更、高管人员出境报备制。 林先生在分析成都民间借贷危机时表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抽贷、断贷压塌了企业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以退休大妈为主的投资者们,“承担最高风险,以换取可能的最高收益”。正如投资者胡女士表示,“你想它的(利)息,它惦你的本(钱)。” 如今,成都的“民间金融街”冷冷清清,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已成过去,偶尔经过一家投资理财公司,大门早已紧锁,卷帘门上贴着一张债权人声讨的“通缉令”,而旁边是一张“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的传单。
1 c1 q* M' |6 b! o* k/ F7 L ~9 [; @& M9 e# H2 s: J"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