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4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堪比小型航空母舰,提升远海打击能力,中国下水全球首艘弹射型两栖攻击舰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37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7:4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27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接受记者采访的军事专家表示,076型两栖攻击舰是全球首次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
经中央军委批准,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舷号为“51”。四川舰是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是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设备调试、系泊试验、航行试验等工作。 27日,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在官宣之前,076型两栖攻击舰就备受外界关注。076型两栖攻击舰双舰岛照片10月首次在网络曝光,与已服役的075型两型攻击舰相比,该型舰尺寸较大,首次采用双舰岛设计,同时还可能从之前的柴油机动力改为燃气轮机动力。分析认为,076型两栖攻击舰将会安装轻型电磁弹射器和降落阻拦索系统,主要用于操作类似无人战斗航空载具的固定翼飞行器,燃气轮机将能提供更稳定的动力。
军事专家张军社2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型两栖攻击舰和航母都属一级舰艇,以省级行政区命名,因此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命名为四川舰。张军社介绍,076型两栖攻击舰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是吨位大,航程远。在世界上两栖攻击舰排序中名列前茅,也因此外界给予其“小航母”之称。“该型舰吨位大则意味着携带的武器装备多,航程远,作战能力更强。”第二,该型舰是全球首次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可以起飞直升机、歼-15战斗机等各型战斗机以及固定翼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具有更高的弹射效率、更快的起飞速度,因此该型舰的制空作战及对地突击能力较强。”第三,该型舰两栖突击作战能力强,可以搭载一个两栖作战营兵力,快速抵达目的地进行登陆作战。“事实上,该型舰具备三栖攻击作战能力,既可以进行平面登陆,也可以进行机降和空降作战,综合作战能力较强。”
另一名军事专家对表示,076型两栖攻击舰从外形上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大”,“与075型两栖攻击舰相比,其排水量更大,其携载战机的能力更强,携载的战机数量也更多,包括有人和无人作战平台,整体作战能力非常强,堪比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
这名军事专家表示,076型两栖攻击舰是中国海军各型先进舰艇集大成者,“融合驱、护战舰的雷达,中国航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以及075两栖攻击舰的理念,其战斗力也相应有所提升。” 076型两栖攻击舰把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 {/ k; z5 X) X& U7 G
该专家认为,该型舰可谓是全球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这表明中国战舰的设计能力在不断提升,把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比如,我们没有研制垂直短距起飞战机,直接使用了电磁弹射技术。”
在谈及076型两栖攻击舰对于中国海军能力提升将产生怎样的作用时,张军社表示,076型两栖攻击舰入列之后,可以大幅提高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尤其是远海作战能力以及立体远程登陆作战能力。“新型两栖攻击舰在未来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等斗争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军事专家认为,随着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以及入列后投入使用,中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整体作战能力会得到极大发展,“该型舰与中国航母组成的航母编队,将大幅提升我们的远海打击能力和控制能力。”
0 R5 I. _7 K  w  Q, f' d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2 12:0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