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间,工会驿站关着门,劳动者却躺在驿站几米外的地面上休息?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山东省聊城市一专为环卫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建设的工会驿站装了密码锁,导致劳动者中午时分无法进入。相关视频显示,工会驿站大门紧闭,门上贴的时间表显示,工作时间为上午8点半到12点、下午2点半至6点。画面还显示,旁边几名工人睡在街边划有停车线的地上休息,形成明显反差。
驿站门口的时间表和密码锁对此,驿站属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驿站门贴的时间表是指有志愿者在场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内,户外工作者可以直接进入驿站;而其他时间段没有志愿者,有需要的劳动者可以下载工会App,注册后随时扫码进入,注册无任何门槛。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连夜升级系统,下一步让有需要的人可直接刷身份证进入。 工作人员的解释或许有点“道理”,但从劳动者的视角看,驿站在运行时的诸多细节,的确存在管理上不够完善之处。 比如,在缺乏宣传导览的情况下,门口贴的工作时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驿站开放时间。再加上午间大门紧闭,一些午休时想找个清凉地方休息的劳动者,便会望而却步,索性在门口不远处的地上躺下。志愿者不在的时间段,需要下载App后扫码进入的规定,对很多基层劳动者来说,似乎也不够便捷、友好。要知道,很多中老年劳动者根本不擅长智能手机的操作,下载App、注册、扫码等对年轻人很容易的操作,对他们来说则可能是“老大难”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进入驿站的门槛。 近些年,全国各地工会积极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不少工会驿站都配备了休息桌椅、医药箱、微波炉、充电器、空调、电视机等设施,保障户外劳动者“吃饭有桌椅、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轻伤能处理”,成为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的重要民生工程。 然而,一些地方在落实上的不够到位之处,则让当地驿站存在成为名不副实的形象工程的风险。今年6月,《山西工人报》记者在调查时就发现,在一家工会驿站,报纸架上挂着的是今年2月的报纸,里面没有一名休息的户外劳动者,工作人员也不知所踪;还有的单位将驿站和业务等待区合并在一起,记者问及工作人员驿站的相关情况时,得到的回答是“应该有吧”。 可见,户外驿站的建成只是第一步,只有切实做好后续运营,才能让劳动者真正感受到驿站的贴心和温暖。 对此,最关键的是将管理视角转化为服务视角,真正基于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求提供服务。就拿上述事件中的驿站来说,按志愿者是否在场张贴工作时间的做法,就并非以户外劳动者为服务主体,忽略了他们的工作特殊性和个性化需求。很多基层劳动者忙碌了一上午后,午休时间恰恰才是他们需要到驿站歇歇脚、喝口水的高峰期。因此,对于志愿者的在岗时间,不宜机械地按“朝九晚六”等时间安排,还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此外,在确保安全性和秩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会驿站的准入门槛,并通过张贴宣传单、新媒体宣传等多元形式,让人们更了解驿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误解,避免驿站“门难进”的问题。例如,要下载App扫码才能进门的规定,就较为复杂繁琐,后续不管是允许劳动者刷身份证直接进入,还是加强安保系统、增设志愿者进行引导,都有利于降低劳动者进门的心理负担,轻松享受到驿站服务。 总之,爱心驿站不能成为“看上去很美”的摆设,让运营方式更精细化、人性化贴合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求,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温暖人心。
# E! d' _5 q# b7 K- }! S0 N; X*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