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邀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8月27日至29日访华,举行新一轮中美战略沟通。
沙利文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 L1 d% _9 ^1 a5 [; r
今天(27日)下午,沙利文乘机抵达北京,展开访华之旅。这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隔八年再次访华,是沙利文助理任内首次访华,也是双方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沙利文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沙利文访华:大选前战略层面“对表”中美关系
: p" U* B* [1 K( A2 G4 K& T7 g5 W/ ?: P0 E' h" d4 u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邀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于8月27日至29日访问中国。这是沙利文在拜登政府任职期间首次访华,也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隔八年再次访华。/ j: A% }4 s$ @9 T+ Y; `- f
: m: O- K$ p: Z中方邀请沙利文访华,举行新一轮中美战略沟通,就中美关系、敏感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备受关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向澎湃新闻表示,“此次王毅与沙利文会面是中美双方例行的战略沟通,为拜登任期最后几个月的中美关系‘对表’,做出双边安排”。沙利文在北京的日程至少会持续到29日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这也给外界对沙利文此访是否还有更多安排留下想象空间。
沙利文在北京的日程至少会持续到29日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中美高层保持例行沟通,加深战略认知9 w; T, X; Q7 W1 U' }7 ?# h4 K
& r% Y5 e; t. r9 q: l( f. ?& S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8月23日表示,沙利文此次访华是美方官员对王毅2023年10月访问华盛顿之后的一次回访。柯比还称,美中两国领导人在2023年11月的旧金山峰会期间,就已讨论了沙利文的这次访华行程。3 d& s, M6 N; k0 G
! n( H+ g' B- o: k) s% B: Q/ I
路透社援引一位美方高级官员的话称,沙利文此次访问将围绕中美军对军沟通、禁毒合作、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中东局势等关键议题与中国讨论。1 e/ O0 m" G6 g, ^# {' e7 O9 w
b+ J1 L8 r. B* t1 F% w. `# d
吴心伯预计台湾问题将是此次王毅与沙利文讨论重点。中国外交部美大司也在25日介绍称,中方将重点就台湾问题、发展权利以及中国战略安全等表达严重关切、阐明严正立场、提出严肃要求。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落实不支持“台独”的承诺。- `- [9 b6 x& f* m: V+ r
0 u: a: y! F3 S$ i7 s% l. O! c吴心伯进一步分析道,从中方以往的表态来看,中国过去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损害中方利益的做法,以抗议批评居多。“但去年旧金山峰会,中方对美国发展美台关系画出红线——习近平主席要求美国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这正是中方的‘严肃要求’,不再是泛泛地表达中方立场。”' H0 k( A7 H& g1 T" f1 m# W+ U- ]
8 B( S. R4 m0 w. ?6 J$ P' ~, k就在一个月前,当地时间7月27日,王毅在老挝万象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据路透社报道,布林肯在与王毅的会晤中也“非常深入地谈论了台湾问题”。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左希迎教授曾向澎湃新闻表示,相比南海局势,美国更关注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图为中美国旗资料图/ [6 g! z2 {& ?' ^% C
" D/ n v( K4 \; N/ D- U
自去年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双方已恢复和建立了2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双方在外交、财经、执法、气候变化团队以及两军保持了沟通。但不容忽视的是,美方对华遏制打压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中美关系面临的风险仍在积聚,挑战也在上升。 `! i' S. e2 {4 @# _! s
( }) f. ~! z, O' F, ]* _4 A
因此,有部分声音认为,由于中美双方的“信任赤字”扩大,以及拜登任期接近尾声,沙利文此时访华的价值不大。但外界普遍认为,此次沙利文与王毅的会谈将是一次“广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沟通”,是双方交换意见的重要契机。《金融时报》分析指出,在“美国政治高度活跃”以及“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之际,此访将有助于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 B& |* N# c/ v; x6 S& d+ k |. B" X
7 k( T$ @: [" P# N- p4 q% h吴心伯也表示,距离王毅和沙利文今年1月在曼谷进行会谈过去已有半年,此时进行双方的例行沟通有助于加深中美两国的相互理解和战略认知。
/ `8 R7 W& o' Z% y3 I v
' A5 y9 }# f( t1 }; l或推动解决部分双边问题" X ^% m s% n
/ g* C( p: f7 E( Y需要承认的是,美国对外贸易战略正经历重大调整,曾是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关系遭遇冲击。# B& X% q" r' l3 a* v) j* F7 u
6 z" q* l8 ]+ N: A3 Q% Y但中美沟通并未中断,即便是在美国大选季的关键时刻,双方在多领域、多层级仍保持着富有成效的交流。仅在过去一个月内,就召开了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首次高官会议,循环经济专家对话,以及中美外交部第八次国际法磋商。而随着拜登政府任期接近尾声,中美两国领导人是否再次会晤引发关注。
! C4 p- z5 m( `; l5 e' h0 T% s0 }# t& B0 ^: D+ ]% Q
美国新闻网站Axios 8月23日报道称,王毅和沙利文此次会面预计将为两国领导人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举行的会晤奠定基础,作为去年11月旧金山会晤的延续。但有关这一潜在会晤的讨论目前尚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
) k- O% \4 H5 E) \' [" i, Q
( _) w; x* f8 `8 X* X今年11月,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先后在秘鲁和巴西举行。据美媒报道,美方官员透露“美中领导人均有可能出席”。+ h+ U# B, z( ]
- i# d4 X1 Z0 @# }" P0 [
对此,吴心伯认为,不排除中美两国领导人借出席多边活动的时机进行双边会晤的可能性。 “2023年旧金山会晤、2022年巴厘岛会晤均是借参加多边活动的契机进行。因此(两国领导人借多边会议举行会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 N" Z* ^6 T ?0 Q
( u1 i9 z+ ?0 @目前拜登任期已进入倒计时,若两国元首明确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会晤,“是对中美高层交往的一种延续,体现双方高层仍在保持互动沟通”。因为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稳定的中美关系都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但此刻会晤与以往两次元首会晤的意义也将有所不同。”吴心伯特别指出。* y3 |- l' c8 t) Z
) j# b6 Q- S+ V6 a! W2 u d7 [6 ~% O4 \此外,他告诉澎湃新闻,中美双方为了实现两国元首会晤,两国政府必会有所铺垫,为元首会晤创造更好的气氛和条件,“或许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推动部分双边问题的解决”。. @$ T j+ n5 O O
8 J1 s1 G1 A' z
一位匿名美国官员也透露,双方会谈重点是“就一系列棘手问题保持沟通”,并表明“即使在竞争中,我们(美中两国)也能找到建设性的合作方式”。% G+ l" }) S" a! ~) J; d( }
7 e( Z9 e2 G6 V3 Z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吴心伯多次提及“对表”这一关键词。他认为,此次双方会谈重点不是产生“成果”,而是围绕中美关系保持沟通。
7 S9 R/ [" J9 R. E% g7 Z/ M
% |8 C" I$ D- x3 G5 n! d* m8 ]“首先,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已经定型;其次,拜登任期届满,预计不会再有重大的对华举措,难以留下积极的政治遗产。因此,王毅与沙利文此次会面主要是在拜登任期最后一段时间内,双方围绕中美关系进行‘对表’,就重大问题继续交换意见,同时也推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吴心伯表示。
; D) r0 ]- d# W/ M8 X5 b2 ^; k" p, L1 L8 e
; l: k# U: \, Y, n% \
6 h$ F1 ?$ P7 g( l9 C) J*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