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荷兰新内阁2日宣誓就职,情报部门前负责人迪克·斯霍夫就任首相,此时距离去年11月的荷兰大选已经过去了223天。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在去年的大选中赢得众议院最多的席位,震动了欧洲。该党极具争议的党魁、被称为“荷兰特朗普”的维尔德斯随后尝试冲击首相职位并牵头组阁,但一直未能成功。最终,作为政治折中的产物,独立派人士斯霍夫担任首相。维尔德斯并未加入内阁,但荷兰舆论认为他将在幕后发挥重要作用。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日,荷兰海牙,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右)和新任首相迪克·斯霍夫出席交接仪式* t. s/ k, d c$ D" ]! g5 F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2日称,虽然荷兰新内阁花了七个半月才组建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党派之间的联盟牢固。事实上,在组阁期间,执政联盟4个党派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荷兰官方2日公布了新内阁成员合影后,就有人质疑称:“离大堤崩溃还要多长时间?”有荷兰评论人士指出,现在斯霍夫这套班子不像是个统一的内阁,而像是4套班子拼凑在一起。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布高德表示,这套班子中的“每个政治行为体都只为自身利益和巩固自身权力基础搞游说,而不会寻求集体成功”,这会带来极高的风险。
- {1 [+ G; m$ K
& }& {2 @. c' {" W, [! o8 d9 c“荷兰新政府将实施‘有史以来最严’移民政策”,法新社称,荷兰新首相斯霍夫宣誓就职后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为了安全、公正、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荷兰,我主张管制移民、展开对话、做出选择,并说明清楚。你们可以信赖我。”他誓言要“果断地”实行联合内阁计划,落实“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庇护入境政策,以及最全面的移民管制方案”。
" _3 p/ u; x: X T
( V4 M" Q. Z, d4 W8 q对于荷兰新政府,英国《卫报》明确质疑其中一些极右翼内阁大臣的极端言论。报道称,自由党推出的外交和发展大臣曾宣称“应取消一切海外援助”,新移民事务大臣还曾诬称“外来移民针对荷兰白人搞人口替代”。7 Z' T' K8 k7 U3 _0 b
0 h, y, S, |% z- h“政治新闻网”分析称,欧盟方面肯定对荷兰新内阁不满,下一步欧盟同荷兰政府的关系估计会很不好相处。本届荷兰内阁大多数大臣此前从未参与过欧盟政治,要慢慢学会如何跟欧盟其他成员国谈判和沟通。荷兰《人民报》援引一位未具名的欧盟外交官的话称,荷兰新政府将“在三条战线上向欧盟发动战争”,具体而言就是荷兰可能在欧盟移民和环保规则上寻求针对荷兰的例外安排,此外还会寻求减少荷兰政府对欧盟的经费支持。(甄翔)) w) k4 v- z4 }' z* R& e, H
- t. t( C5 ^: A延伸阅读& d- q$ A9 e* h0 q9 o
, n' @% V+ q5 T' c! a7 D媒体:法国人民集体投下否决票 马克龙的时代结束了
法国民众前往投票处进行投票马克龙的时代结束了。/ j* @ Q5 D/ M, h- }, q: B
& Y& e/ x/ c4 N& O2 b& A2 C这是周日晚上七点五十分划过笔者脑海的一声叹息。周日是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的日子。作为媒体,我们可以提前收到民调机构作出的选举结果预测。根据益普索发出的第一轮预测,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在一起”同盟仅仅取得20.3%的选票,远远落后于得票34%的极右翼国民联盟以及28.1%的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 T: n( g0 ^' w6 ]( K6 O
! o: c9 ? J# z这个糟糕的成绩意味着, 在下周日的第二轮选举之后,马克龙的政党将仅仅只能取得70至100个议会席位。相比解散议会前的250席,超过腰斩。执政党取得如此糟糕的成绩,是近三十年来首次。这也意味着马克龙从2017年打造的中间力量,正式成为“过去时”。
( e* O5 { |0 ~& k$ O$ {1 v2 x) _0 a3 @( O2 |
这还是在近30年来最高的首轮选举投票率下达成的成绩——根据法国内政部的数据,67.35%的选民投下了选票,这是自1997年以来最高的投票率。可以说法国人民是集体投下了对马克龙的否决票。法国政坛重新回到过去的左派右派互搏的政治生态。2 E* `2 t8 F% t
+ g- t& c: } B只不过,这次右派的话事人已经成了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左派中极左翼的声音也大幅上涨。法国政坛在七年马克龙的统治之下愈发极端化的发展,终于在这次议会选举中展现其成果。
当地时间6月30日,马克龙被拍到现身法国北部勒图凯街头+ O4 w3 H& i1 E: U( M8 h
: `4 j j9 S% [( S3 m$ R极右翼的国民联盟预计在第二轮选举中将大跨步前进,从现有的88席跃升至取得230至280席,成为第一大势力。左翼的新人民阵线则预计可以拿下125至165席。按照这个预测,将没有政党取得289席的议会绝对多数,法国将选出一个悬浮议会。谁当总理,也成了未知数。
0 d; p# }7 L: Y$ U, J
$ Q( o% w# P/ v7 L2 z不过,在6月的最后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不论第二轮选举的结果如何,不论极右翼最后是否执政,法国政坛都正式进入了“后马克龙时代”。马克龙的时代结束了。: B6 A7 A2 w* s: }) [( L' D
3 F6 ^7 _3 e" P w7 Z; V
马克龙阵营的崩溃
i/ P2 D5 ]# @6 ^
+ b& {( P+ i8 g ^9 q# o% @从250席掉到70至100席,从议会第一大势力跌落至第三——马克龙的这次政治豪赌一败涂地。自从马克龙在6月9日出乎所有人意料宣布解散议会之后,几乎整个法国都在尝试理解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包括马克龙最亲密的政治盟友们在内,几乎没有人可以理解他这一行为有什么意义。9 @" ?( T( S/ V- A
; P$ ~3 ~) a# D3 R( b2 v8 o
马克龙身边仅剩的几个支持他决定的人,也在6月份接下来的选举活动期间逐渐转移了阵营。6月9日当晚,法国总统府找来给包括笔者在内的记者们开吹风会的一名顾问,自从2017年开始就追随在马克龙身边,可以说是他资格最老的一批支持者之一。这位顾问在吹风会上还言之凿凿地表示马克龙有信心获胜,阵营将会全力以赴云云。在那之后仅仅过去一周时间,笔者就在法国的著名报纸《世界报》上读到一篇独家报道,说这名顾问要被解雇了,理由是因为马克龙认为他过于“失败主义”。2 b) k3 _ l8 V& Y) \1 v$ Y
}& R# U% n/ Q9 _! v事实上,到了选举的最后时刻,马克龙身边已经几乎没有人认为他可以取胜了。那些因为议会解散,几乎板上钉钉要输掉选举而失业的马克龙阵营的议员们自然是愤愤不平。现在就连本来支持他的人也承认,选战打成这个样子,民调一直排在第三,还想着赢得选举只能说是白日做梦。
& d8 l! ^) v2 W
7 h# w5 B9 g% X# J o& P8 m* p但是马克龙不这么想,直到周日早上他前往投票站投票时,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依旧微笑着表示自己绝不后悔当初解散议会的决定。不过,周日的结果出炉后,马克龙不再像6月9日那样急急忙忙地出来讲话。在笔者的追问之下,总统府才发出了一个简短声明:
, O9 s. O: k# ^9 h1 j5 }" W; C3 d' B+ K3 T
“第一轮立法选举的高投票率证明了这一投票对我们所有同胞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清晰化政治局势的渴望。他们的民主选择让我们也必须承担起我们的义务:面对国民联盟,现在是时候在第二轮选举中广泛地、明确地联合所有民主和共和力量了。”
* p0 Y( Q) P9 P. @# A: T
1 D5 g: _; f9 `, y" t9 {截至发稿时,这短短的几句话,也是马克龙对于这个选举结果唯一的回应。
4 e$ \5 a5 n9 I
8 p! U3 Z/ j) G+ e! y& x这个一贯强势,一贯热爱镜头的总统,在这一刻第一次让笔者感受到了他脆弱和孤独的一面。
极右翼的国民联盟以及其精神领袖马琳娜·勒庞春风得意极右翼离掌权仅一步之遥$ c2 T( S6 G6 r# ^" z
5 f5 P6 T4 m( l6 D5 I
与马克龙不同,极右翼的国民联盟以及其精神领袖马琳娜·勒庞可说是春风得意。不论是34%的首轮得票率还是230至280席的预期得票都是国民联盟党史上的最佳成绩。如果国民联盟能取得预计的最高值280席,那么距离绝对多数就只差9席,只要有几个右翼议员被挖墙脚的话,国民联盟就将历史性地执政,成为二战之后法国首个极右翼的政府。- Z' G8 B" @& W. |0 o; K
# k4 a' B% S" u+ R7 k- T! n% c6 y7 @
其实这也是选前大家都有所预期的事情。这一点从国民联盟在周日晚上的安排也可以看出。他们专门安排了两场活动。一场是勒庞主持的在法国北部举行的庆功宴会。一场则是在巴黎专门对记者开放的由国民联盟党首若尔当·巴尔代拉举行的记者会。这么大张旗鼓,可见其本身对周日的结果也是充满信心的。事实也果然如此。
" _* a' G( ~- h" r/ l X) F" H4 }; Y5 o) E( Y u- S
面对这样历史性的结果,勒庞自然是激动的。, B6 m4 j) g- E( f2 [7 n# b. _
7 ~7 T* @; k5 h+ i1 y“民主已经发声,法国人民将国民联盟及其盟友推到了第一的位置,并几乎抹去了马克龙的势力!”勒庞在自己的竞选总部对着欢呼雀跃的支持者们说道。她自己也在加莱海峡省第11选区成功连任。并且是以绝对优势在第一轮就获得过半选票直接当选。7 ^ s* g8 Y5 x: w- c7 i
0 e8 U" h& G+ l- a" y2 H% q" s
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有忘记鼓励支持者们在下周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再接再厉,将国民联盟推上执政党的宝座。
3 \! \2 I/ ]* N0 F2 f; }( R+ h" k* }1 L1 K3 s
她精挑细选的接班人巴尔代拉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巴黎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他向所有支持者们喊话,表示下周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将是“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投票之一”。
/ h0 |( l+ i8 e4 r2 k2 x+ z v+ J$ m5 N
同时,国民联盟对法国北部衰落工业区以及南部保守天主教地区的掌控能力在此次选举中进一步加强。在北部省和加莱海峡省,多个国民联盟候选人在第一轮就以过半数的压倒性得票胜选。在南部,国民联盟在跨越7个省的地中海沿岸几乎所有选区领先。 e. M$ o1 f7 ^. z; r
: ~/ F- c9 I w+ F6 \$ R
其中最为极端的例子是北部省第20选区。这个选区左翼传统悠久。自从1968年以来就被法国共产党牢牢控制。现任法共总书记就是该选区的议员。不过他却在周日的投票中被国民联盟派出的一名政治素人在第一轮投票中击败,让人咋舌。
; S( A5 O7 y- c( ] ^% f2 j/ Y! w- x
左翼起死回生
* R& W. b' f- a3 ]
& w3 }8 _; w( U5 o( G( u, A; @- s如果说大家都知道极右翼此次选举会表现优异,那么左翼联盟就是本次议会选举中出人意料的黑马。首先左翼各个政党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达成协议这一点就很不容易。其次,左翼此次的选民动员可以说是成功的。
$ e2 i8 m; [2 C5 E7 X9 d) z6 k6 w+ [/ ]' a: P. e0 i+ A
这一点在大城市,尤其是巴黎以及巴黎的市郊最为明显。巴黎的投票率跟2022年相比近乎翻倍,在各个选区都达到了70%甚至75%。其中大部分都是被团结的左翼势力鼓舞出来的左翼选民。在巴黎市的18个选区中,有10个选区的议员在第一轮投票中就获得过半数选票而直接当选。这10人全部来自左翼联盟。其中在巴黎第7选区,社会党的巴黎副市长更是击败了马克龙阵营的前交通部长。
: b4 e, y3 J4 C) _" M1 \% M" v6 h( N! w4 F' g* q3 t
巴黎市郊的塞纳-圣丹尼省,因为移民人口众多,主要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长期以来都以投票率低而闻名。几乎在所有主要选举中,这个省都是法国本土投票率最低的省份。不过就算是这样一个省,在此次投票中投票率也站上了50%的台阶,部分选区甚至到了60%以上。而在该省所有12个选区中,左派联盟都以绝对优势领先。在其他法国各个主要城市的市区以及市郊,左派联盟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在社会主义传统浓厚的布列塔尼地区,同样是如此。! Q S9 a2 C& ^ [4 W
" _* A! G8 a$ Q1 A6 d28.1%的得票率以及125至165席的预期得票率虽然比不上极右翼的成绩亮眼,但是左派保住了议会中第二大势力的位置,在当下的法国政治生态中,就可以算得上是胜利。7 P: ]# K! b! y0 G% w3 l' i& h7 c
* ^% T/ S& T2 M' t: _
因为2017年马克龙作为前社会党的政府成员,在执政初期主要挖的就是左派的墙角,这使得左派一度到了要泡沫化的地步。. z" F7 R# q, U I% k. y
; u7 l6 Z7 H1 ?. s现在的成绩,虽然不比当年,但是在马克龙的阵营崩溃的当下,左派可以说已经成功恢复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位置,起死回生了。也为接下来对极右翼发起冲击打下了基础。* I8 t* d; {2 o! ^
* M# a& H9 M; q7 L6 ^) _周日深夜,笔者在回家的路上经过共和国广场,正巧看到左派的支持者们集会。人们高喊口号,高唱革命歌曲,誓言要将极右翼挡在权力的门外。还是颇为让人感动的。
7 X5 r: i0 [7 Z [1 m* V3 ^& L- ^ X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