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修已经好几年了,可脱落的外墙却迟迟不见人来维修,最近又是梅雨季,家里又开始渗水、漏水了。”近日,家住嘉定区玉麦路388弄莱茵北郡的殷先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小区里好几幢楼的外墙自几年前就开始陆续脱落,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脱落的部分迟迟无人修复,还新增了不少空鼓。8 I0 \% h$ N) l6 ^) B) m
6 |: p' q4 W! w" r: I. S$ R
“一方面引发很多户居民家中漏水无法彻底解决,另一方面则是空鼓的砖块悬在头上很危险,尤其是夏季可能会有台风天气,万一砸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殷先生不免有些担忧。高空坠物的风险不言而喻,为何维修却迟迟没动静呢?7 u$ i! V/ ^; d
, j1 g( c, E2 d1 k
外墙斑驳一片,屋内漏水频发/ S$ \/ C/ g" n w' H* n0 J" f }/ ?/ I
8楼居民家里阳台上,墙皮已浸湿脱落3 \* a9 {2 M$ Q) m* q5 `8 x+ ?2 ?, m
* A7 K8 n; I0 m
修缮究竟卡在哪儿? b) F7 k1 t( X$ e; s& q$ l+ @ 6 V) Y1 z+ D9 B# l既然查明了原因,为何没开展修缮?说到这件事,殷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向记者展示了此前的报修记录,从2022年起,仅他自己拨打的报修电话就不下十个,可每次物业在上门查看后就没了下文,“说是大修要等业委会成立,可去年业委会就改选好了,怎么还是迟迟无法推进呢?”更让他生气的是,此前小区曾对个别楼栋进行过修缮,也就是记者曾看到的“补丁”,但73号楼却一直未能排进计划中,“为什么不按照紧急程度进行修缮呢?” 7 c' \' q4 n5 }& K0 c0 c( v, b$ c' S/ a' b: i, Z2 I. M7 u& O4 P
为此,记者先后前往小区物业和社区居委了解详情。据悉,小区的外墙脱落和漏水问题由来已久,居民所说的修缮工作还要回溯到2013年前后,当时小区交房没多久,还处于维保期内,出现问题后,居委协调开发商对小区进行了整体修缮。“后面又陆陆续续出现脱落,但已经过了维保期,再加上外墙整体维修耗资巨大,需要用到居民的维修基金,这个方面遇到了一定阻碍。”莱英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历史原因,小区的维修基金账户一直未开通,去年8月,第2届业委会成立后,才开始筹备维修基金账户的开通工作,这一事项目前正在征询意见阶段。 ' O/ t' r" A$ i# |+ H5 z8 Z ; \ p( F+ Q5 I+ w0 d# N' F4 w上海奥林匹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则称,他们于2021年下半年进场对小区进行临时托管服务,发现问题后便向属地居委会和房管部门进行了报备,并开展了相关应急排险措施。今年2月,物业聘用表决通过后,公司张贴了温馨提示告知书,将情况上报至镇相关部门请求支持,并与业委会沟通,就明显空鼓开裂有隐患的部位进行排险,后续待有条件的时候进行集中统一处理。“施工方案已经初步敲定,待各个施工单位进行维修报价后提交业委会审核,审核通过后开展各楼幢的征询表决工作。”物业经理说。4 H' d% c6 H3 `$ `
# U, G0 s% E' R: S4 Y, `由此看来,困扰居民好几年的问题似乎有了阶段性的解决方案。不过,从记者现场走访情况来看,前期的排险工作仍旧不够完善,空鼓仍大量存在,一些频频掉落瓷砖的区域也未见防护措施。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本市降水总量偏多,尤其在梅雨季节,事关居民“头顶上的安全”这件大事,如果彻底的修缮工作无法开展,至少应该保证应急抢险更加精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