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带走贺某的物品调查后排除他杀,贺琴在弟弟的物品中发现一封手写的遗书。在近千字的遗书中,贺某表示离世的念头有一年多时间,从参与“宇宙第一的龙虾机”项目开始“埋下了种子”,原因是“理想破碎,信念崩塌”,张某是“击碎他脆弱信念的主力,另外两名老师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次要原因。” w2 d; S g3 t% a, k( f6 N
- S& m' v& w$ K2 O" E, g
贺某在遗书中称,他以为的科研是导师带着学生学知识、做实验、搞科研,没想到导师张某“只会搞钱、搞关系、压榨学生”,每个月发200块钱,要求学生“十倍的贡献”。
贺琴提供的与校方电话录音显示,校方根据遗书内容对课题组的老师、学生进行调查,认为张某不涉及违反师德或其他违法行为;研一学生入学心理普测时,发现贺某存在心理异常问题。 " C! q7 q0 e. p2 v6 c9 R' O6 k G9 z7 j, ]- A Q" Z
“让辅导员跟他谈话了,并转告导师,要求导师三年时间内多关注他,在学业、科研方面重点照顾他。”该工作人员表示,贺某最后一次论文被退稿是在请假前一天,其心理测评的资料可以调阅,如果家属不认可结论,可以走司法程序。对此结论贺琴表示理解,但认为学校在应对处理上存在不妥。贺琴称,贺某是留守儿童长大,家人长期在外打工,平时每周会有一次电话联络,大多时候是报喜不报忧,也从未提到过在学校的不愉快。5 W. l8 e* M- ~2 o1 N
5 \. b J5 g. U' F
“这种孩子每个学校里会有很多,他们跟家庭的感情交流不密切,家庭注意不到他的心理异常。学校三年前注意到他的异常,没有告诉家属,没有提醒家庭注意,也没有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辅导员不是专业人士,谈话能解决他的心理异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