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日、韩、德、意等国相继将中国列入入境检疫的重点国家,分别施行对从中国入境的旅客采取核酸检测、限制阳性旅客入境或对阳性旅客隔离观察等措施。 这些国家似乎在效仿过去中国对他国入境人员采取的相应措施,且只针对中国,网友们纷纷猜测其动机,产生了“报复论”——认为这些国家居心不良,是在报复中国过去三年的行为;“病毒变异论”——认为中国当前传播的病毒发生了大的变异,这些国家是为了防范新的毒株传入;甚至还有“阴谋论”——谣传中国当下流行的是新冠原始毒株,致病能力更强,这些国家情报机构获悉了信息因此采取措施。 这些猜测中,唯一还算靠点边的是病毒变异论:因为病毒发生进一步变异的概率与传播的次数正相关。 目前疫情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态势下,病毒发生新的变异并不奇怪。确实也有国家(比如意大利)开始分析来自中国的毒株,但当下并未发现有大的变异,当然更没有检测到所谓原始的毒株。 事实上,对从中国入境人员作出限制措施的这些国家,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继续压平本国感染曲线。压平曲线是科学抗疫的精髓 经合组织(OECD)不久前刚公布了全世界31个国家三年抗疫的成果,他们采用了一项硬指标——超额死亡率,指的是与疫情前相比,疫情发生后本国总体死亡人数的增加幅度——以衡量各国所采用的抗疫措施的效果。 在这个指标中,瑞典以绝对优势胜出——他们的超额死亡率甚至是负数,也是唯一一个超额死亡为负数的国家。也就是说,抗疫这三年,瑞典每年的整体死亡人数比往年还下降了。 瑞典在疫情早期采取宽松的防疫策略,当时受到许多人(包括一些医学专家)的质疑甚至嘲笑;疫苗出来后,瑞典迅速号召民众接种,最终人口新冠死亡率略高于周边国家,但超额死亡率反而最低。 以瑞典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抗疫的成功,所有有效手段最终可以归结为一条:压平感染曲线,等待有效疫苗和药物的到来。 即便是疫情管控最佛系的国家,也没有出现所谓的“彻底躺平”,而是采取了遮脸令、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聚集、隔离阳性确诊者(包括居家隔离和医院隔离)等延缓病毒传播速度,也就是压平感染曲线的措施,为疫苗和药物研发争取宝贵的时间。 这大致也可以解释瑞典超额死亡低至负数这一奇迹的发生:他们在以保持社交距离等手段抗疫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季节性流感等其它疾病的传播。疫情发展至今,依然要“压平曲线” 受一些不负责任的传播渠道影响,中国民众很多人以为欧美等国早已“应阳尽阳”、几乎所有人都感染过一遍且获得了免疫。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拿美国来说,CDC(美国疾控中心)于2022年年底公布感染人数超过1亿,这被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是偏低的数据,有科学家认为实际感染人数很可能要翻倍,接近或达到总人口的2/3。 也就是说,美国也还有1/3左右的人口并未被感染,其中包括一部分未接种疫苗者,也包括一部分即便接种了疫苗也难以形成有效保护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接受保护。 如果完全“躺平”,依然会出现一波感染、重症和病死高峰,甚至会让医疗系统发生挤兑。 日、韩及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情况与美国相似,有的比美国拥有更高比例尚未获得免疫保护的人群需要保护。这是最近各国对中国入境人员采取措施的背景。
目前,中国处于疫情发展阶段,各地正接近或将要达峰,因此客观而言,从中国入境的旅客,具有病毒传播能力的比例也相应会提高,国外由此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以避免引发当地局部或较大范围的新一波疫情。比如,前不久,意大利从一架起飞自中国的飞机上检测出了过半的新冠感染者。 现在看,针对自中国入境的旅客限制措施也不是特别严苛,比如没有不加区分对旅客采取14+7+7的长时间隔离。国内:合理减少人员流动依然是有效的 再来说说国内民众当前应该怎么做。我们不妨用抗洪治水的手段来类比这次抗疫。 过去三年,瑞典等国效仿大禹治水,采用的是开渠疏通的手段;我们则效仿大禹之父鲧,用筑坝围堵的手段,力争不让水流出,但该流动的水总要流,不可能总让它悬着,只是时机选择的问题,包括要在这个时间差里,进行“疏通河道、筑堤防洪”等准备工作。 目前,北京感染高峰几近过去,上海、广州、武汉等一线大城市将紧跟其后,但还有大量二三四线城市及乡村的疫情开始不久。这些地方的医疗设施远落后于北上广,面对疫情可能更加无助,政府和媒体有必要进一步关注他们,并呼吁采取如下措施: 春节马上到来,依然应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身处重疫区的人们,尤其正处于感染中仍具有传染力的人,应该尽可能居家而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不仅是家人);从农村返乡的打工者,如果自己家乡还没有病毒传播,则应号召外出人员考虑今年春节仍不回家,以避免让留守村落的老年人及其他弱势群体在节日中感染。尚未感染者、尤其是高危人群,也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延后感染时间,以避开医疗挤兑期。 身处洪流,如果短期内无法压平感染曲线,那就尽量避开曲线高峰,这既是在帮自己,也是在帮别人。 而政府、尤其是医疗管理机构应该尽早站出来,将一线大城市医务人员在应对疫情冲击、救助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地方医院及其它相关机构,最大限度避免重复曾经的错误。 “应阳尽阳”这种说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公共卫生界已经提醒,避免各地过快达峰,以致产生不必要的重症和死亡,最终,我们还是要瞄准全球抗疫的真正目标:压平感染曲线。 2 {% Z/ _' H+ e% k. }* v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