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西一高校发布通知,对69名学生作退学处理,原因让人无奈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10:11: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孩子成长成才,如此起来,将来孩子们就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还能为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但是并非所有父母都能如愿,难免会有一些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处境相当尴尬。 以前很多家长以为,只要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算是熬出头了。可谁曾想,尽管孩子上了大学,也可能会被学校退学。
而在众多被学校退学的学子中,有的是因为违反了校规校纪,也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学分未达到学校毕业或结业的最低要求。
广西一高校发布通知,对69名学生作退学处理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发布了一则通知,通知内容让很多家长心碎。因为有69名本科生将被学校作退学处理,还有80名本科生只能获得结业证书,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而更让人无语的是,他们已经在学校学习了6年,最终却是这样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他们的家长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内心会多么的难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儿就得给大家简单介绍下相关的知识。
首先,本科阶段,最长可以学习6年。很多人好奇,本科不就是4年吗?怎么还有6年的说法。
其实有的学生在就读本科期间可以选择留级,因为不论是毕业还是结业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行。如果有的学生很多科目不及格,补考也不过,那么就不能获得这些科目的学分。 最终为了能够顺利毕业或是结业,就只能留级,重新学,接着考。
当然,学校也不能让你无限留级,所以就设置了本科阶段最长6年的学习年限。如果在这6年时间内,你依然无法达到最低的毕业或结业学分要求,那么对不起,学校只能让你退学了。
而广西师范大学这69名学生便是如此,尽管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的时间,但是还没有达到结业所需的144-148.5学分(专业不同分数不同),更别说毕业所需的160或165学分(专业不同分数不同)了。 所以学校只能让他们退学了,不知道他们的家长知道这样的结果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而至于另外80名结业的同学,他们在6年的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分只达到了结业的最低学分要求,却没有达到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所以最终也只能获得一个结业证书,而不能获得一个毕业证书。 然而在求职就业的时候,大部分单位都要求提供毕业证、学位证,而这就成了他们的一道越不过的坎。
写在最后
众多学子寒窗苦读十二载,为的就是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然而,有的学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之后,却并没有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大学中虚度时光,最终自食其果。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网络游戏是导致高校学生退学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广大学子应当引起警觉,游戏只能是一个娱乐消遣的工具,适当玩一下可以劳逸结合,但是一旦沉迷其中,荒废了学业,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其实,大学比高中更需要奋斗。
因为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当大家都重新站在起跑线上时,想要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行。
然而有的学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天真地以为自己高中那么辛苦,到了大学就应当好好放松下,而且高中老师还说大学时间多么自由。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在大学选择了安逸,那么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内心有多么后悔可能只有自己清楚。
最后,以一句古诗和大家共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 k( H) o; N1 x. `* }+ h  o1 g+ Y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12 05:3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