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小区,每天都有人主动、积极跑去做各种志愿者,帮居民搬运东西、上门照看独居老人。今天,又有邻居提供消毒用的物品。* e) z: S$ K/ w8 x Z) M' d
/ E5 z0 q5 d1 Q
有不少网友向我反映求助,我也在尽力转达、互通信息、帮助推动。
$ y0 K* y/ ~( G, i, ?, }
: _+ @ f/ L2 n* H此前,有网友告诉我说:因为家里缺少奶粉,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得到了解决;有的物物交换解决问题、还有的家里缺少烧菜的油盐酱醋很快得到邻居的相应;还有的干脆把84消毒液放在楼道门口、让有需要的人取用;家里缺少大米的、群里吼一声就解决了......
, a: ]$ t/ y" [+ }9 S0 H) ]* ~
: y, |/ k- n- | G: d: b也会有网友会说:为什么我们小区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小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听闻大家的难处、心里也很焦虑,就想着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7 t+ K! z- j- Q4 t7 R/ n
$ s7 d2 \+ ^& F4 d8 m- s7 E7 t
我觉得首先、小区信息要公开透明,尤其关于小区内病例的情况,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要予以说明,解惑释疑;
% \$ L* d0 e, S" I1 H* w! v! L9 q; C* ^+ O9 M: o
其次,居民和居委要团结协作,而不是相互谩骂批评指责,我看到一些群里激烈的批评最后导致互信不再、工作难以为继,居委真的不是万能王,10多个“小巷总理”能力权限太有限了。
) s+ p% A3 `. V7 F8 |' t( C, V0 t* j9 R4 h# n" k: \1 x4 s" P: ~* b
我所在的小区居委在面对居民的质疑时,一定全面完整地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原原本本向居民说清楚。. G, Z! V" R% g
' c) {2 L- G" @/ e6 d2 B" O
比如,此前,小区内突然出现了一例阳性病例,居委也不知道,直到看到浦东发布上公布才获悉。居委也及时向街道进行核实、原来这个病例是在医院内确诊的而不是小区内确诊的,居民这才了解了事情过程打消了顾虑、居委在小区群内进行了信息公布。
/ H- |4 i5 B+ o+ b7 p( Y4 j- T6 I6 m
大家提出质问最多的,是关于物资购买和就医看病的问题。我来提供一下我们小区的解决办法。* \% p, Q! u# C Q2 w1 s8 @
& A; Z% v2 [: [0 P; p2 N1、团购。小区团长很给力。各个团购群解决了很多居民的购物需求:牛奶、蔬菜、瓜果、牛肉、零食等,价格合理。大家会质疑:会不会导致感染?小区仅留一个通道放置快递架、快递员送到小区架子上后、由物业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点对点送到门口,减少接触机会。
& {, S0 z6 d: r' j, `* E
6 f% c# E6 L: p6 K# |2 b% _$ z当然,我们小区很多居民每天也在各种购物平台上抢枪抢,有抢到的开心不已,更多的是抢不到。抢到的人暗自窃喜,就不吭气了。
9 d$ _1 d: K( I7 i, C1 [
+ n* @3 K3 U' N% |2、就医看病。如果是急难险重的病例,病人且有医院可以接收,并有120闭环转运,居委开出出门证。但有些小区的病例卡在了医院接收、120闭环转运这2个问题上。
7 b4 w# g/ g) K, Q- i3 h# W1 R$ P& [4 A
虽然,小区未必做的是最好的,但我为邻居们的这种自助精神、自助能力感到高兴,“庶民社会”才是上海的强大的力量。+ g6 G8 b1 K3 j- R9 {& N( u2 L
6 D- [' h! [# k* E0 ?7 U+ w衷心希望,上海早日渡过难关。 3 U' _ `3 ~7 q- F$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