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一碗拉面、15年不曾涨价”的拉面哥红了。 围绕在他周围的大型荒诞闹剧随之上演。 各路蹭热点的自媒体、拉横幅打广告的商家、久不联系的“亲戚”、自来熟的“同学”,把拉面哥农家小院的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而发生在拉面哥身上的故事则是生活“失控”、不堪其忧。 又是素人爆红,又是网络围观。
都说太阳底下无新事,但素人爆红的后续发展总能给我们带来“昨日重现”的熟悉感。 善良应该被保护,而不是被消费 拉面哥爆火起源于一则短视频,镜头里的拉面哥一边拉面一边憨厚地说“我的拉面15年来只卖3元一碗,怕涨价了老百姓喝不起,少挣点反正也不赔嘛”。拉面哥身上与浮华世态格格不入的本真味道让他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 但他被推上流量高峰之后,被迫陷入混乱的生活却与网友不吝为他点赞的初衷相背离。 有网友联想到此前爆火的“网红公务员”丁真—— “和丁真一样的,只不过丁真被保护起来了”。
大衣哥、沈巍、小马云的故事尚在眼前,像丁真、“不倒翁小姐姐”一样能够被长线经营的旅游名片凤毛麟角,被消费、被遗忘、成为互联网记忆碎片中的一个标签成为他们共同的命运。 拉面哥身上的闪光点,如他自己理解的爆红原因,是“人品”。这种质朴与本真不应被瞬生瞬死的流量过度消费,参与这场狂欢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自觉、一种责任,留一寸心灵的净土,让拉面哥的故事流传下去。
“一条爆红”无法被复制,次生流量也走不远 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 短视频社交时代让这句话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我们必须适应“一条爆红”成为常态,但与此同时,也必须适应这些个案永远无法被复制。在内容创作上,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草根人物的爆红具有充分的偶然性,相似的人物设定也具有互斥性。让拉面哥“一条爆红”的创作者彭佳佳也承认,这场流量暴雨连自己也“没搞明白”。
一个拉面哥已经足够满足围观看客的好奇心,其他什么“水饺嫂”“卖刀哥”只能给围观者以东施效颦之感。 如今围绕在拉面哥身边的部分表演者,无非是想要借拉面哥热度的东风复制一份成功,只是生活不是平面的软件,Ctrl+C之后未见得有Ctrl+V的空间。
流量至上的法则之下,不要被算法裹挟 《人物》杂志的报道,将拉面哥门口称作了“全中国流量最高的地方”。这一略显夸张的描述在费县那个小村庄里,却显得无懈可击。 这种流量极致聚焦与平台的算法不无关系。款短视频在平台爆火,其话题下的相关视频或多或少都能蹭到流量。 某短视频平台在发布内容时会提供一个“关联热点”的选项,尽管其本意可能是让更多用户主动参与进来,盘活话题池,但这一设置在一些依附流量存活的自媒体人眼里,难免成为不能错过的捷径。 因此,创作者或是用户,都不得不被动地迎合平台的丛林法则,不管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同质化,蹭到了,就是赚到了。
不自觉地进入算法操控的人——不管是汲汲于流量的创作者,还是为头部标签不断点赞的我们,事实上都是为平台贡献活跃度的“被消费者”。 一方面,我们作为个体应该有所警醒;另一方面,吞下了这一切红利的平台也有义务引导内容创作回归健康轨道,而不是放任、乃至于助推流量至上的无序乱象。 让“拉面哥”回归正常生活才是应有之义 拉面哥的初衷只是让老百姓能喝上3元一碗的拉面,“叫顾客吃饱、吃暖和”。 而现在,这个笑容朴实的山东汉子却在来自四面八方的镜头下,像手里盛出的一碗碗拉面,成为了被无数自媒体分而食之的对象。 有网友说,“热度火了一个又一个人,又毁了一个又一个人。冷却以后日子还是日子,不过日子不是从前的日子了。” 这不是善良的人应该得到的回馈。 在一次又一次的舆论狂欢里,我们愈发熟稔在热点人物身上挖掘信息的能力,但如何让爆火的普通人更好的回归生活,或是借力让“网红”的正面影响更长远、更广泛地辐射到周围,仍然是个止步不前的议题。 让拉面哥回归正常生活,或是有序地将“拉面哥”的正面形象经营成品牌,让这一品牌拉动周边经济,让当地更长久地享用这次爆红的红利才是应有之义。 - F1 x2 l5 D- \& g8 g8 B8 G4 L6 T, f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