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谁在种地 文、杨晓峰 对于农民有很多话题,我在这分享一则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民,了解农村,看到他们的另一面,关注他们的疾苦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农村。 相信每个人都不少见这样的报道:种粮大户开着先进大机械种地,然而现实的农村究竟是什么样子,你真的不见得清楚…… 谁在种地? 农民皮肤黝黑,青筋突出。这是农民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很符合大多数人对于农民的印象。没错,这就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陈树来一名农民。 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没有打击到陈树来,“一麦一秋,玉米不行还有小麦背着。况且咱这年纪,不种地还能干啥?” 但这位60多岁的庄稼人却有自己的担忧:“按现在的行情,往后我干不动了,谁来种地?” 这并不只是陈树来一个人的担忧。以陈家沟村为例,这个村子共有300户人,7000亩地,然而“55岁以下的,田里几乎看不到了”。老人和妇女,反而成了种地的“主力军”。 仍在种地的这些农民,大多抱着“挣俩活钱儿”的平凡想法,“不指望种地致富”。 何成,也是陈家沟村的一名农民,他将家里的20亩承包田交给了儿子,但是他知道,如果不是儿子身体不好又没手艺,根本不会在家种地。 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一问题,可以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减缓。但是土地流转却在陈家沟村等许多村子遇冷。原因有二:一是,陈家沟村的土地租金太低,还不如种地挣钱;二是,农民总是有“土地情结”,种着地一年的口粮都能有保障。 但是“土地流转”在不远的宁远堡乡西坡村却大受欢迎。 在这里,出让土地后刨掉成本,纯收入还有1500元,而流转租金只有1000元。但其实“自己种地还是比流转出去划算”,这是西坡村农民白浩志的说法。可见在这里,土地流转只是个无奈之下的选择。 谁在种地?一个真实的农村 “别说儿子不愿意种地,就是愿意他也种不了。”因为有一次陈树来让儿子去浇地,折腾半天也没弄成,最后还是他办事回来赶到地里才弄出水来。 谁能种好地? 其实单看产量,个人种地和规模经营相比,并不算低。但现代化设施的推广,个人种地却出了一些问题: 老人很难支撑现代产业,质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与此相比,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就明显多了:人力成本降低;较大规模种植能有效增加收益;批量种植能提高质量…… 农村后继乏人,种地确实要换个种法。快速成长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 新兴主体的困惑:有调查发现,玉米价格的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头就随之出现了。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陈树来说,合作社共流转10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转的速度也放缓了许多。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到现在,一说是种地的来贷款,银行几乎都不放贷。 如此一来,合作社运营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实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如果是甘肃省其它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1000—1200元。种地想挣钱?基本不可能。 然而,这些问题和结构调整比起来都不是大问题:小麦收完了种什么?某些方面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原本要种的品种如果不能种了,农机成本又如何解决? 问题总是解决了一个,就又来了一个。 虽然土地流转遇冷,但还是有相当优势的,但是要讲究顺其自然,要适度。据山丹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介绍,土地流转要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相适应。 但是,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经过调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800—1000亩最理想。 当然,土地流转也不是唯一规模经营的方式。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也可以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不过,想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其中,政策补贴是最受农民关注的部分。种不种地都可以拿、发放不够及时、数额有不足等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想解决补贴的问题,首先要在制度层面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除了政府方面,新型主体也要面向市场,更大地发挥自主性。 说到底,只有想尽办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过得体面,才能有人愿意种地。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 Q4 p' c) h, o- s1 H#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