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县数十万多件农耕老物件寻找有缘人 段双奇在展示老物件 犁、耧、锄、牛笼嘴、铡刀、碾、老磙、马灯、馍筐、老秤……在郑州绿博园东面的中牟县刘集镇段庄村, "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内的老物件,让前来参观的客人赞叹不已。/ {: ^% x( f+ g, }) ^' _9 j8 f: H
这些农耕老物件的收集者叫段双奇。今年60多岁的段庄村村民段双奇是摄影爱好者,从20多岁开始,就扛着相机奔走在田间地头,记录着农村的变迁和发展,对农耕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2011年,段双奇感觉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很多农耕物件逐渐被丢弃、消失。于是他便有了收集农耕物件的想法,想建一个农耕博物馆,抢救和传承农耕文化。 "拆迁款近百万元都用在收藏上了。"段双奇说。
1 x6 q' l6 O2 {8 y9 n9 x段双奇在展示老物件
( G" V* v& h+ Z' y) n' N段双奇在展示老物件 段双奇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草一木有着深深的眷恋。"我们这里许多村庄已经拆迁,村民变身为市民。我只是想把这些老物件保留下来,传给子孙后代,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祖先是咋生活的。"段双奇说。
9 M5 Q' B+ j3 S. o. k
1 B: Q+ e! s$ v 段双奇走街串巷收购老物件 寒来暑往,段双奇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跑遍了中牟县的大部分拆迁村庄,挖掘、搜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段双奇说,收藏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怀旧,重要的是为农耕历史留下印记。 9 Q- Y1 m8 ~2 ]4 ?' i
段双奇在讲解老物件的渊源 "为了留住乡愁,留住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从郑州出发,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收集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农耕器具。"段双奇介绍,为了他心爱的农耕文化,他付出很多心血,每收集到农耕物件,从收购到清洁、保养、存放等,最少要过他9次手。为此,他也花费大量的钱,为了得到农耕器具,不惜卖掉自己的轿车,不惜花掉自家的拆迁补偿费,几年来,为此投入两百多万元。
9 K* K; k& x1 U7 | 段双奇说,我虽然花去了200多万元,花光了我所有机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一屁股债。但是,只要能为12万件老物件找到归宿,我只收取一半的费用,条件只有一个,希望有缘人能够传承下去,造福下一代。 目前,段双奇意欲寻找有缘人,电话:15238368988随时恭候热爱农耕老物件者为农耕老物件安家落户献计献策。(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国喜) $ u! B0 H9 a2 p6 L) e
: ^1 \( _3 `; Z# F' ]
$ F; B8 `7 I% J1 |2 V: x ' r& b8 ^5 i$ U5 t; f
4 a! f- p, T' K
# c( h8 N2 x' n; m - ]- Y# z1 u2 j+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