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山开茶文化节仪式 四川新闻网达州3月23日讯(王晓林 程一凡)今年,是退伍军医廖红军将安吉白茶引进大竹县的第六个年头,也是白茶迎来盛产的一年。3月23日,大竹县政府在团坝镇举办了首届喊山开茶文化节,开启一年茶丰收,也借此将村民赖以脱贫致富的白茶推介给全世界。8 j9 `' i+ @6 A6 `) x& b+ E
2 b- f& x! P0 W3 U- d) o v0 E
“喊山开茶”是一种传统采茶民俗,既用以统一采茶时辰,也借此唤醒万物,祈求风调雨顺、茶叶丰收。因大竹县盛产罗汉竹,更以竹唢呐著称,当天近百名唢呐艺人“集结”在连绵茶山中,吹响竹唢呐“喊山开茶”,目的就在于让茶文化人文意义更加突出,让茶文化的经济价值更加提升。
# L# M- `% ^4 O- f! L: g $ V# B/ U* X6 D' U
记者采访获悉,过去这6年,企业家牵头、政府全力支持,廖红军带领上万乡亲种植白茶脱贫致富,将大竹县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廖红军也被当地人称为“廖白茶”。 [8 I U& j; \1 l1 F
& t' _$ O% ?) u 采茶姑娘正在喊山开茶 百名唢呐艺人秀绝技喊山开茶
4 z: t& g" g$ v( G$ m# z 7 k% C' e; d: {+ E( m
廖红军的白茶基地坐落于大竹县铜锣山脉深处,海拔近1000米。正值春天,茶园烟雾缭绕,水汽充足,万亩白茶“占领”了一个个山头,安静地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9 z2 X$ f% N& A8 h2 |# N
$ }; P8 i0 I/ U
“开茶喽!”23日早上,山里人特有的呐喊声,惊醒了沉睡的大山。“喊山开茶”仪式之前,大竹白茶带头人廖红军首先与众茶农一起拜茶山,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Z5 @: D1 M* ?4 f* _
% \, z) t! `5 D( s+ C 随后,千年“喊山开茶”民俗的神秘面纱正式揭开。伴随着一曲《茶山春早》,近百名唢呐艺人同时吹响竹唢呐,欢快的乐声随即在茶山中飘荡。“开茶喽!开茶喽!”一众茶农翘首以望,对着深山白茶深情呼喊,唤醒万木。
1 X4 m! a4 l3 j. g
: p' Z4 q* }+ ?$ y* o% b6 Y7 `. t 采首芽,是“喊山开茶”后的首要环节。茶姑娘一个个换上艳丽新装,拿起竹篓,纤手在茶叶中“跳跃”,将一个个新鲜的白茶首芽轻轻掰下。为了送茶姑娘采茶、接茶姑娘采茶而归,拥有特技的唢呐艺人,还专门展示同吹四支唢呐、鼻吹两唢呐等民间绝活。) y! H; w' O5 L/ U8 c, |# k. ~
8 O* `7 @ f6 F$ n2 G
据史记载,四川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四川人自古有喝盖碗茶的习惯,这里种植茶叶的历史也很悠久。大竹县曾种植绿茶,但因经济效益低,茶地早已荒废多年。
, _2 x% `( ]# J: H+ K- |6 a
3 T* P% O3 t9 y- G/ Q; h 2009年,当大部分人都奔着大城市去的时候,刚在城市站稳脚的80后退伍军医廖红军被白茶的价格吸引,决定回乡创业。. q- a7 k' |; ~; w! k4 u& M# I
, }" n3 Q4 W/ [+ @. Z* a1 ] “当时白茶一斤就已经卖到一千多元。我到很多大型白茶企业去考察,发现白茶根本不愁卖,去晚了,排队都买不上。”廖红军说,当年他就带着几百株白茶苗回老家试种,第二年,新芽叶白、脉绿、味鲜,给了他一个惊喜,不仅产期比安吉白茶早十来天,经农科所检验,氨基酸的含量在全国白茶产区都是比较高的。; l& V* U6 H2 T: [ q" R* E* ^
8 ~4 m! x4 o x; ^5 j7 U5 J
他高兴坏了!果断卖掉了杭州的房产,加上自己的积蓄等,凑齐1000万,沿长江“溯源”而上,将东部安吉白茶引进到西部大竹县。他学习白茶技术和经营模式,与安吉当地茶叶大户合作,以团坝镇白坝村为中心,流转土地,2011年就建立起白茶种植基地。: ?) j, z' C2 |
9 m$ l8 ^( L- d 其中遇到过数次困难,但白茶总算在大竹落了地生了根。经过几年发展,迄今,白茶产业已辐射到达州市多个县(市、区),仅大竹县数十个乡镇的白茶种植面积就超过3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