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体数码店日子不好过 老牌卖场被动转型难有成功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4:5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10月24日,成都数码广场,有些商家已经开始搬家。

10月24日,数码广场部分摊位已经搬空

  热 点 新 闻 一 追 到 底

  ■数码广场降租风波追踪

  成都数码广场遭遇的降租风波经本报报道后,令众多消费者错愕,但造成这种结果也是情理之中。实体数码卖场因受电商冲击,以及面临的转型困境,已经成为全行业共同的难题。24日,数码广场经营方新尚网络与业主之间,仍未就降租一事达成一致。

  降租风波

  尚未达成协议

  24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数码广场,卖场内的消费者数量与往日一样,仍然稀稀拉拉。不过,记者发现在卖场一楼,有4家经营手机和电脑产品的店铺正在忙着搬离卖场。

  正在搬离卖场的联想电脑店负责人李先生坦言,如今做电脑商城不比以前,很难赚钱。李先生说,这间铺面每月租金近3万元,不过店铺搬走的最大原因并非昂贵的租金。“是人流量少了,2011年时,这里一年挣二十万没问题,但现在不亏就算不错了。”

  “现在实体店面有几家挣钱的?奉劝同行不要来做数码卖场,没意义。”李先生透露,他的店铺搬走后,即使是一楼销量最好的品牌,都不敢接这个铺子。另一家正在清理物品的华硕店员则告诉记者,店铺并不是搬走,而是准备装修,不过“什么时候回来得看老板,说不定就不回来了”。

  记者了解到,按照经营方新尚网络与数码广场业主签订的合同约定,从10月26日起,数码广场就要执行新的返租比例标准,即27.5%。但此前新尚网络向业主提出,2016年10月26日至2017年10月25日的返租比例调整为14.5%。也就是说,10月25日是2015至2016年度租期的最后一天,而双方仍未就该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一位业主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租金问题还没谈好,不过他透露两三天内便会有结果。此前,数码广场董事长唐立新表示,百分之百不会退出数码广场的经营,该业主也表示,“业主也不希望发生极端的事情”。

  对于部分商家搬离卖场,该业主表示,10月26日是一年租期的到期时间,因此个别少数商家会换场地。“他们是正常退出,况且还会有新的商家进来。”

  行业萧条各大卖场都不好过

  10月24日下午,记者沿着成都“电子科技一条街”走访了多家数码卖场,发现各大卖场同样门庭冷落,经营状况并不比数码广场好。“人流量小”、“房租太贵”已经成为卖场内商家的普遍反映。

  “到实体店买数码产品的人特别少了,租金又高,我们商家就没法生存。”在百脑汇二楼经营摄影器材生意的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铺面只有15.6平米,“每月租金6600元”。“现在全靠一些老客户维持,新客户太少。”蒋先生说,为了节约成本,去年他把所有店员都辞退了,只剩他一个人张罗。

  另一位经营组装电脑和配件生意的商家吴先生认为,随着数码产品线上渠道的打通,线下渠道带来的流量越来越少。“我之前在百脑汇5楼,去年搬到了二楼,五楼改成了英语培训学校。”吴先生说,他已经在百脑汇经营了近20年,亲历了行业从繁荣走向萧条。

  记者发现,此前经营餐饮业务的百脑汇四楼,如今已经成为创业孵化器,一部分空间内有年轻的创业者正在办公,其余空间则关着门。而在五楼,只有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原本在五楼开店的商家,都转移到了其他楼层。

  “我很多同事都转型做餐饮去了,但最后都做死了。”已经做了6年多数码生意的蒋先生颇有些无奈,他也想过转型,“但到新的行业需要从零开始”,也是不小的挑战。

  在另一家数码卖场A世界,一个经营笔记本电脑生意的商家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口岸邻近卖场门口,因此经营状况还“稍有盈利”。但在卖场其他楼层,记者发现,人流同样稀少,部分楼层还伴有空置的铺面。

  转型之困

  老牌数码卖场被动转型

  数码广场、百脑汇、@世界等电子科技卖场所面临的困境,并非成都独有,过去一年中,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均有数码卖场因经营困境引发的易主事件发生。与之相应的,围绕数码卖场如何转型发展,则有更多争论。

  今年7月初,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海龙电子城正式停止营业。随着这家有着17年营业历史的数码卖场的停业,曾经在中关村声名远扬的太平洋广场、中关村e世界、鼎好和海龙四大卖场,全都告别历史舞台。

  据了解,这四家数码卖场在关闭后,全都转向以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写字楼。而这一转向方向,也与政府政策导向分不开。早在2009年,中关村所在地就被确定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些卖场也随着政策风向转型。

  但在知名营销专家李光斗看来,由卖场向写字楼转型,等于跳出了原来的行业领域,“不在这个行业里了”。“以前买3C数码产品都是到实体电脑城买,推销人员的推销非常重要。”李光斗说,但随着电商的崛起,中间环节被干掉,实体卖场也就难逃厄运。

  至于数码卖场如何转型,不同的卖场都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如武汉广埠屯数码街,纷纷融入了餐饮、酒店等业务,成都百脑汇也曾进行餐饮尝试。然而,历数国内数码卖场,却难寻成功转型的案例。

  “数码卖场应该像苹果专卖店那样,不承担销售作用,让卖场变成产品体验中心。”在李光斗看来,如果不想被迫离开本行业,数码卖场应该转变传统以推销为主的营销理念,转而以体验和教育消费者为主。

  华西都市报记者董兴生杨尚智摄影雷远东

2 {: Y+ m/ W0 Y- U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26 10:3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