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看中国,西部金融看成都,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银行行长会议期间,腾讯大成网财经频道联合四川新闻频率FM106.1特别推出G20会议特别节目“金融大时代”。
" g2 H4 E) F- X1 A c, v- h% T / o) w1 M1 k7 t9 f' d
# c: O9 p0 ^2 V1 |; N* v6 [“成都金融智慧大调查” 23日,2016年度第三次的20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正式拉开帷幕,以“共促增长,共担责任,共建治理,共享发展”为主题,探讨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等议题。 这也是成都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盛会,说明我们的城市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已经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到国际盛会之中。 : h2 B& t2 x& v& V: B/ V' K4 u
! t- K$ E$ @$ G
( N, |2 [8 u- D1 l2 ?5 g5 U- ?7月24日,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与会代表在四川成都合影。图片来源:四川新闻频率FM106.1 既然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盛会,承办国际盛会,必然需要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成都的金融实力到底如何?除了要看GDP数字,看金融机构数量,看国际资本的流入,另一个特别重要的体现,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如何创造财富、运用财富、看待财富的,简单的说,就是体现在两个字上——“财商”。 那么,成都人的财商到底有多高呢? 我们对成都人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成都人的眼中,做生意、炒股和用钱生钱的最受青睐的赚钱方式,而金融行业、互联网、房地产,则位列成都人心中最赚钱的三大行业。 在最受成都人欢迎的理财方式上,除了股票基金以及银行类理财产品收到欢迎外,略显传统保守的银行储蓄也位列前三甲,当然,另一种理财方式也在这里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那就是,打麻将。 打麻将成为理财方式当然是玩笑之话,成都人到底会不会花钱?《从数据看成都人的消费与理财》,我们为您深入分析。 % {, R- [6 Z: h" w; A4 p
6 w3 y+ l, t' _8 _
1 g" T8 I$ w. D# L7 V2 L成都人每月社交休闲花费占总支出60%以上 腾讯理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从数据看成都人的消费与理财》也把成都这座城市独有的消费文化与金融气质,描摹的准确又生动。 这份报告显示,34%的成都人都是月光族,甚至还有12%的人每月钱不够用,需要借钱;近9%的成都人每三个月买一次奢侈品,大手笔已经赶超北上广深;从星座的角度来看,天蝎座、射手座与摩羯座的成都人,是理财意识最强的三种人群。 根据腾讯理财通大数据的分析,成都男性理财人数是女性理财人数的1.3倍,但是从人均理财金额上看,女性却是男性的1.5倍;而与周边的城市,例如重庆相比,成都人的理财总金额与富豪榜人数也领先。 不管是我们的街头采访,还是腾讯理财发布的大数据报告,都可以看出,成都人的财商正在与这座城市的金融实力齐头并进,不管是生活、教育、娱乐还是专业的投资理财,成都人的金融意识已经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去。这也让成都具备了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并吸引到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在此召开,让成都再一次吸引到全球目光,登上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 为什么今年的第三次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要选址在成都呢?这自然跟我们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息息相关。 除了刚在我们提到的成都人的财商,我们的祖辈们在不同时代的生活中所体现出的金融智慧,也奠定了成都丰厚的金融底蕴。 / V7 `+ f8 a6 r2 B! A$ F
& `& K, g3 I7 H5 B1 ^2 b n
% c: o/ H: S3 V+ S5 f0 ]% G成都东大街一景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在成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 关于交子的诞生有这样一个传说:北宋时期的四川物阜民丰,经济非常发达。一天一个外地商人赚了钱,在街上意气风发,而背着钱的仆人却被袋压弯了腰,毕竟一贯钱有12斤重,仆人不禁抱怨,这些钱要是像纸一样轻就好了。四川商人们知道后就联合起来成立了专门为外地商人保存铁钱而收取保管费的铺户,“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作凭证,称“交子铺户”。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就这样在成都诞生了,交子街也由此闻名。 如今,曾经诞生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的所在地交子街,已经成为成都金融发展高地代表——东大街的一部分,而东大街所在的锦江区(微博),也成为成都市金融行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锦江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钟书建为我们讲述了东大街的过去与现在:“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诞生在东大街,距今近有一千年历史。特别是东大街自古以来就有发展金融的历史脉络,所以说锦江区在金融发展上就有先天优势。正是有这些深厚的历史,所以我们就要把金融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大力发展推进。” 与“交子”类似,同样在成都金融发展史具有代表性,并在老成都人的记忆中占有重要席位的,还有诞生了民间证券交易市场的红庙子。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成都本地的股票、股权证、企业债券等证券拥有者便自发地聚集在红庙子,以摆摊的方式进行交易,形成曾经在国内外名噪一时的“红庙子市场”,“红庙子”现象在当年也成为中国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场景。有资料显示,1993年2月以后,在红庙子参与证券自发交易的人数达到数万人,尤以星期日和每天中午、下班时的人最多,当时上海、深圳的证券投资大户也携巨款前来收购。红庙子街两旁沿街摆满自发交易摊点,桌上堆放股票、股权证和成堆的现金人民币。 随着红庙子自发证券交易市场的升温,人数众多的人源源不断入市,自发交易场地以红庙子街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与红庙子街相连的市中心两条车辆通行干道交通堵塞,局部影响到市内交通,即便搬迁到城北体育馆内,交易依然火爆。与此同时,个别大户散布不实信息,拉抬或打压价格,个别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权证,也让红庙子的证券交易出现了问题。直至1994年,曾经引起中外媒体关注、报道的成都红庙子街自发证券交易市场,经历迁址、截源、引导后,平稳关闭。 四川省社科院(微博)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小琪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通过长期历史金融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有很大的关系,成都的金融不仅在中西部,而且在全国都很先进。第二,四川的企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延续下来,再一个,成都的金融市场在西部的发育成都比较高,人民的意识和观念比较新,比如说能够有投资意识,特别是股权投资意识、风险意识,在全国都都在前列。 正如王小琪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所说,时代与市场的发展会淘汰旧的形势,但是,成都人的金融意识以及这座城市的金融氛围,却会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越来越强。 “普惠金融的成都样本” 的确,成都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拥有丰富、成熟、发达的消费环境,再加上追求舒适生活的城市文化,让成都人的消费水平与消费实力,大有赶超北上广的势头,在西部的众多城市中,更是遥遥领先。 有数据显示,即便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成都市2015年全年的商场消费额也高达5000亿元。另一份由某知名电商发布的《2016上半年白领女性时尚消费报告》显示,成都近五成的白领女性每月消费比去年同期高出1000元,仅11.7%的女性白领花费与去年持平,增长势头明显。 正是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实力,为消费行为服务的消费金融也在成都得以蓬勃发展。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袁学就观察到,成都人是非常愿意接受新兴事物的。 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袁学介绍“成都城市的最大特色是交易的频繁度和体量在整个中国讲非常靠前,如果说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讲,至少是在前五,收入比和支出来讲。成都的消费远远超过了几乎所有的中西部城市。我们在全国发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都属于接受度最快的城市,也就是非常愿意使用新工具新方法,改善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力,在成都来讲很有特点。成都目前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业中心的经济增长极是非常有条件的,首先非常愿意接受新兴事物,不排外。我举个例子,在成都最好吃的是什么菜,一定还是川菜,但在成都一定能吃到全世界各国的菜,而且都挺有人吃的,你不会发现粤菜卖不掉。” 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袁学所说,正是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实力,为消费流程进行服务的支付、借贷等消费金融业务也在成都得以蓬勃发展,成都人在对消费金融产品的具体需求方面,也有着自己特点。 平安普惠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杨比比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西部多个重点城市中,成都、重庆、西安的普惠金融与消费金融水平无疑是相对领先的。2015年末成都GDP逾1.1万亿,重庆逾1.5万亿,西安逾5800亿,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成都和重庆都挤入了全国重点城市GDP排行榜前10名,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上年末,成都和重庆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均超过2.2亿元,西安贷款余额约1.4亿元,总的来看,成都和重庆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金融活跃成都都是相对领先的,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重庆在GDP较成都略有领先,但成都金融活跃程度更胜一筹。成都已经有52家银行机构,82家保险公司,44家证券公司落户,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和上市公司数量均列中西部第一,金融交易量居西部第一 ,在我看来,成都的普惠金融与消费金融或许是西部最强的。” - r9 S* S: E8 h
![]()
8 R) G H; k6 S! \. c8 i% a
# W( @- ^0 t- @; _普惠金融融入市民生活之中 如果说消费金融的发展让普通百姓的生活自由度与品质感得到了更好了提升,打通了消费资金在时间上的融通渠道,那么,比消费金融拥有更大外延的普惠金融,则是打通了金融服务在地里空间和人群渗透上的传统壁垒,让资本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义务,也让金融拥有了人情温度。 此次在成都召开的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中,普惠金融也是各国财政首脑关心的话题,先于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论坛上,与会各方,就围绕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法律与监管框架、创新与风险管理、支持农业发展与中小微企业等议题等展开了深入讨论。 简单地说,普惠金融最大的议题便是如何让金融惠及更多的人,尤其是处于社会经济结构底层的人群,以及处于偏远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人群,相较于其他人群,他们在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上更为匮乏,所获得的金融权益也更为稀少,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高低,也是社会公益水平高低的反应。 今年6月,四川首个民营银行四川希望银行获批,这也是中国第七家获批的民营银行。作为四川希望银行主要发起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曾这样描述四川希望银行的发展愿景:四川希望银行致力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者,为成都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由此可见,成都提供给普惠金融发展的环境空间与未来预期,已经越来越得到肯定。成都工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毅的认识是这样的:“成都的消费意识比较超前,在开展普惠金融有广泛的服务基础,至少服务对象是广泛的;第二怎样开展普惠金融,一定是要提供对路的产品,而不是像之前p2p一样的野蛮生长。我认为在成都开展普惠金融一定要有国家的引导,第二要规范,第三一定要有合适的产品。成都作为几千年的消费金融开展普惠金融有很好的土壤,政府积极扶持,再加上比较正规企业的介入,我个人认为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G20财政会议在成都的召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属于成都的金融大时代正在到来,不管是消费金融还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成都的金融影响力都不再局限于西部地域,甚至不再局限于中国,这座城市正在越来越多地与全世界进行对话,并在全球金融领域中不断提升着话语权。 “成都与全世界融通” 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简阳(微博)芦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的我国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航空港,将负责成都出港的全部国际航线。由此,成都正式向双机场时代迈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天空中,成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俯瞰地面,随着蓉欧快铁的建成开通,成都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最重要枢纽,短短数十天的时间,就可以翻越9826公里,与欧洲大陆互联互通。 + O* u w# A8 Z7 D: w
![]()
$ Z8 P# u* i2 e$ f; A$ x1 `$ j6 o3 L+ j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地理空间的联通,拉近了成都与世界的距离,不管是通过航空还是铁路,成都人与成都企业参与世界经济生活的便捷度与深度都大大提高。 随着成都与世界的联通越来越密切,跨境贸易、跨境合作日益频繁,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对跨境金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而当金融活动以国际舞台为背景时,成都整个城市与国际融通的脚步便开始进入加速通道。 在谈到对跨境金融业务的需求时,成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主任潘海波表示:“当然跨境贸易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过去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靠的是银行间结算,所以对银行的依赖度应该是非常的高,比如说信用证业务是过去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主流的方式,那今天来讲,跨境电商它的小单碎片化的这样一个贸易方式的确就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可能就信用端业务它可能就不太适合这个开展跨境电商的这样一个结算,所以现在也涌现出很多的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那么这就是像我们互联网的这样一些跨境的支付机构,那么它们能够提供相对便利的服务,但是也是面临这么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个行业还是在初创阶段,所以我们跨境支付机构的能力,也是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在这个方面,从我们开展跨境贸易的这样一个园区的角度来讲,当然我们是有迫切的需要的。” 目前,外国政府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达15个,成都开通国际地区航线89条,共有2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截至今年5月底,成都共有各类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总计400余家,其中,外资银行、保险公司总数分别为16家和17家,居中西部城市前列。凭借着自身庞大的市场以及国际业务的巨大需求,成都先后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个人本外币特许兑换业务的试点城市。 今年6月,总规模达400亿元的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启动设立。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前海产业投资基金将打通‘成都-前海-境外’的融资通道,汇集来自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的全球资本,加速成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 这些数据都在标明,成都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与国际市场交流最频繁的城市,并且在持续加快金融领域开放合作的步伐,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金融领域。 繁忙的跨境经贸往来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使得成都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布局中国西部地区的首选,而对于国内金融机构以及本土金融机构来说,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积极推动成都乃至四川的企业走出去,也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便是众多重点布局跨境金融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助理,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刘小差(chai)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介绍到:“目前成都地区跨境金融业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跨境贸易结算及融资服务、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境外借款、中资企业跨境投融资服务、部分企业境外上市已经境外发债业务以及市民的境外旅游、留学等领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热点,跨境融资和投资活动不断掀起高潮,与之对应的境外工程项目将有所增加,因此,境外项目融资以及与之对应的工程保函业务需求,将有所增加。另外,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以投资和并购为特征的新阶段,中国对外投资将成倍增长,催生大量的投融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境外IPO、境外发债、境外托管业务以及对境外窗口企业的一体化服务需求将继续增加;另外,近期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的下发,为境内中资企业使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因为中资企业的境外融资需求将有所提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入,人民币在更多区域更广范围内得到使用,中资银行在跨境人民币的清算、融资等配套服务需求也更为显著;在个人业务方面,居民已不简单满足与出国留学、境外旅游等简单的个人外汇业务服务,随着我国个人外汇业务政策的改革,个人中高端客户对跨境服务产品包括境外投资,海外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需求将增长很快。” 依托至2017年的现代金融推进方案和至2020年的‘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将突破2000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成都离成为中国金融第四极的目标越来越近,而站在塔尖之上的成都,所能够辐射的范围便早已超越中国西部这个区域概念,而成为全球金融领域重要的参与者与建设者。 “金融大时代”节目由腾讯大成网财经频道与四川新闻频率FM106.1联合推出,本文有节选,更多详情请关注每天上午9点半,由四川新闻频率FM106.1播出的G20会议特别节目“金融大时代”。 0 w* n0 `4 A* Z6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