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长得好好,真得谢谢诺华。”10月7日,穿行在一人多高的树丛中,护林员刘明华感慨道。凉山州甘洛县坪坝乡磨子沟村外的山上,5年前启动的碳汇林项目,让这片荒山焕发生机——以前,山上除了掩盖着乱石堆的杂草外,很难找到拇指粗的树木。 刘明华口中的诺华,就是首个进入四川开展碳汇林项目的世界知名制药企业——诺华集团。在过去的30年,四川不断引入国际资本参与本土造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省林业先后引进外资约40亿元,绿化荒山约30万公顷。在森林归来的同时,四川林业也经历了一次技术和理念的革新。 A 30年前 缺资金缺积极性引进外资造林摆上日程 在磨子沟村口,记者见到了已经65岁的阿甲良吉。他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滥砍滥伐,使得山上的森林全部被砍光。时至今日,老人还记得,砍下一棵树,只需不到20分钟。在这样的速度下,村子周边2000多亩森林,不到5年全部消失。 资源枯竭了,但居民的收入并没有本质改善,甚至在生产、生活中还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小树子都没得了,冬天找点木柴都难。”阿甲良吉说,更恼火的是,砍伐后的山坡上只要一下雨,就能听见雨水敲击石头的声音,而在石头上种植庄稼,当然也意味着颗粒无收。县乡干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组织村民们植树,却发现财政缺钱、村民也缺积极性。 磨子沟不是个例。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数十年的砍伐,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四川每年所产木材已不能满足省内需求。曾经的木材大省,每年面临500万立方米以上的木材缺口。 省林业厅一位退休老干部介绍,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地方财政吃紧,财政造林投入可能性不大;荒山并未确权到户,农户造林收益权限难以保证,因而民间造林积极性也不高。彼时,发达国家及世界银行都有意对中国西部的生态建设予以资金援助。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进外资造林被摆上日程。 1985年,在中央林业主管部门的牵线下,世界银行同意向四川提供4.41亿元贷款,在全省选取10个国有林场作为项目实施区。这也拉开了引入国外资本在四川造林的大幕。 B 30年间 带来森林面积的增加更带来理念和技术的冲击 最初的动机是解决造林经费难题,保证森林面积和林木产出,但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的决定给四川带来的,不仅仅是森林面积的增加。 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黎明介绍说,伴随着中外合作造林项目的深入,国外的经验、技术乃至人才,让四川林业经历了一次理念革新。 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帆记得,2010年,瑞士医药巨头诺华集团相中四川,启动碳汇林项目。在地块选择上,非专业的诺华给他好好地上了一课:“人家来了之后,就把当地多年气象资料、适生植物材料要了过去,每到一个地块就地搞土测,绘制图纸,等到最终谈判的时候,哪些地块土层多厚,种什么,什么时候种,种下去第一年该做什么,都说得有理有据。” 当年被列入首批10个项目区的洪雅林场,也感受到了同样的震撼。场长李福荣说,世行方面的专家一开始就带着绝技而来:乡土树种如何搭配种植,林间小道和防火作业区如何设置,让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林场职工开了眼,“以前咱们造林,只要把树子栽下去,能成活就行了,人家不一样,在海拔稍微高一点的地方讲究乔灌结合,讲究树种选用,讲究行距密度、土层深浅……我见过一个专家,他把20多亩地上的树木都编了号,管理得非常细致。” 成为林业工人26年,刘明华的职业生涯被碳汇林项目一分为二:之前,他只需每天拿着护林刀沿着山路巡护,记载下有无火灾隐患点,“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如今,他已经学会从树叶的颜色辨别树木是否感染病虫害、查看树木长势,学会设置防火通道等。 就在前不久,四川荣获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林业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之所以在这项工作上走得远,“和跟国外学到不少东西有关。” C 30年后 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收益 更带来摸不着的生态效益 10月3日,记者走进洪雅林场,国庆假期中,这里的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知名景点。洪雅林场玉屏山景区负责人谢德智预计,整个国庆长假,景区收入不会低于1500万元。 “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森林带来的,也就是‘绿色银行’兑现的。”谢德智说。 而新落地的项目,则从一开始就给群众带来经济收益。 负责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林项目的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专家马剑介绍,2010年碳汇林项目启动以来,在甘洛、越西、昭觉、美姑、雷波五个县实施过程中,先后雇用近万名当地人参与造林等事宜,“每个劳力每天给的工钱上百块”。造林结束后,当地村民也成为护林员首选对象。 除了工资性收入,凭借重新披绿的山坡,村民们开始谋划着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种养。穷了一辈子的阿甲良吉说,去年初,儿子买来1000只鸡和20只山羊,平时就在项目区放养。一年下来,卖了三茬跑山鸡,挣了接近3万元。 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引入外资造林30年来,四川的生态效益也大为提高。省林业厅统计,过去30年,四川林业先后引进外资约40亿元,绿化荒山约30万公顷,30年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7亿多吨,相当于290万辆小汽车一年的排放量。“我们尝到太多甜头了,今后,四川仍然欢迎外资参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张帆说。 (记者 王成栋)
* k6 C- u: b {+ u8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