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政部长:企业工资增长过快 最终恐伤及劳动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5:0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谁不想工资越挣越多?但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看来,最近八年,我国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我国竞争力越来越不足。

2月19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楼继伟说: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伤害的还是劳动者。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长期时间内,我国工资增速是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的。最近几年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我认为这是对过去长时期工资增速慢的弥补。”

工资增速超劳动生产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其中,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均超过GDP增速。

专家称,工资增长率至少要高于物价增长水平,否则居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差。工资增速跑过GDP增速,说明老百姓分享到了更多经济发展的成果。

“中央的要求是‘两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要同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工资增长速度要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当然,如果工资增速长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是不可持续的。”苏海南说。

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八年,工资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我们竞争力越来越不足。我们一直说要提高工资收入,但推得太早了。”

劳动生产率是对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数量的衡量,如果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意味着企业支付的劳动成本将超过企业收益,如此一来,企业竞争力下降,工资增长也无法持续。

苏海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开始下降,不少地方还出现用工荒,这是促使工资增速加快的因素之一;同时,为弥补以前工资增速偏慢,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曾长期增长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也推动了工资的增长。”

苏海南认为,近些年来企业成本提高确实很快,对此要全面分析其原因。他说:“有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的企业成本只比我国高了3%,但是美国劳动力成本是我国的好几倍。这说明我国企业成本中,劳动力成本仍不算很高。我国企业成本近些年提高快,主要还是流通费用、原料燃料等费用以及税费偏高等造成的,不能简单归咎于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未来还是要坚持“两同步”原则,把工资增速控制在与劳动生产率增速持平的范围之内。

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要从依靠扩大要素投入转变到依靠全要素增长率上来。但是楼继伟却在上述演讲中说:“我们在新常态之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得比较慢。”

其中的原因,在楼继伟看来,我国劳动合同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另外,在楼继伟看来,法律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职位的保护,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僵化,也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力量。

“企业要支付大量成本,来提高工人职业技能。但是企业不愿意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因为职工可以以任何原因走人。企业把员工培养好了,员工就可以走了。企业如果要让他们走,要支付大量费用。”楼继伟说。一位民法庭法官称,现在80、90后劳动者劳动关系稳定性较差,自《劳动合同法》2008年实施以来,其所在法院受理的劳动纠纷中,35岁以下的劳动者比重也不断增大,从2013年38.49%增大到2014年43.3%。

在演讲中,楼继伟说:“我认为下一步应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劳动合同法需要保护劳动者,但也要平衡好两者关系,既要保护劳动者,也要保护企业。”

对此,苏海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劳动合同法》本身的立足点主要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这是基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权益明显受损这一大背景。当然,当前面对经济下行,我们应研究如何增加用工灵活性,让劳资双方平等协商、抱团取暖、共渡难关。这与劳动合同法并不违背,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就这么做了,今天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1 }6 Y5 x, ?2 Z5 t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23 11:5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