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访凉山深处最后的“无电村” 主要靠烧滑竹照明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0:5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大山深处的中南村。本报记者 李欣忆 摄
0 e9 b4 U  ?7 P9 K$ x

9 e. ?* t' w5 k4 J5 a8 U# j
电力工人们通过索道运输电线桩。 曹永洁 摄
  核心提示7 Y0 x( ]$ C' x8 t8 ^! T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力争让中国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 |* H. r; d! c9 I: l0 C0 M
  ◎6月底,四川将基本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无电村”将从此消失。完工前夕,记者走进凉山州雷波县大岩洞乡中南村,记录下这里最后无电的日子。3 a6 D6 J7 x9 _
  从成都驱车6小时抵达凉山州雷波县,再从县城沿着崎岖的山路开7小时,再无公路可开。下车,走两个半小时的山路,翻过人迹罕至的牛儿山。白云深处,便是雷波县大岩洞乡中南村。村里114户人,都是彝族山民,是写进2015年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中的一部分。
: D/ @  E/ S, |4 C  e" I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力争让中国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6月底,四川将基本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无电村”将从此消失。完工前夕,记者走进中南村,记录下这里最后无电的日子。
, {( m4 p1 e  Z* e# c( h  t  □本报记者 李欣忆
: C5 _. B' m4 x8 a9 ]1 x/ e  珍贵的煤油
% R& i8 I. R7 ^) {+ h# d& X8 W  58岁的孤寡老人马里呷没在家,村长白拉提说,他应该去转山了。和村里其他人一样,马里呷靠种玉米、土豆为生,野核桃背到山下能卖点钱,闲来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到山里转转,捡些滑竹回来。滑竹是山里特有的细竹,淡黄褐色,除了用来编篱笆,还是村里常用的照明工具。4 a5 I+ s0 V3 O: s. ]
  透过马里呷家熏黑的窗户,隐约能看见土墙缝边还插着一把滑竹。一把三四根,点燃,能烧10分钟。因燃烧时产生滚滚浓烟,墙壁、屋顶、柜子早已漆黑。“一般也就上床睡觉之前照明用用,天黑就睡觉,一晚上也就点上一把。”白拉提说,村里至今还有40多户人,主要靠烧滑竹来度过没有电的日子。% c, M4 o' b! a: L! D
  煤油灯,也是标配。但煤油,比捡来的竹子珍贵多了。
( s0 {, P' a6 h* _* N  煤油只有到县城买,村民们去县城的次数,比过年还少,大部分老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大山,没见过汽车。尽管一斤煤油只需要几块钱,但去县城的交通费不菲。从中南村到县城,要先走两个多小时山路到大岩洞乡坐车,且只有两种交通工具可选,面包车100元一人,摩托车200元一人。来回一趟需要200元或400元。. k* E( Z- [! F3 Z3 f, X
  400元,是67岁的泸沽比史一年卖核桃的收入。舍不得这笔钱,所以她从来没有去过县城。她家的煤油,是托村里年轻人买回来的。谁要去趟县城,全村都会知道消息,像过节一样,提前把想买的东西列成清单。每次背回来的煤油有限,这家分一点那家分一点。
6 E- o* J: R% _! F2 r' _: H  山沟里的自发电5 D, @- v( Z; m! f  L6 z6 H3 y
  村口有一条叫以可儿沟的小水沟,安放着两台小水电。46岁的李友坡是第一个把小水电引进中南村的人。李友坡在大岩洞乡看到别人安装能照亮屋子的小水电后,决定花1900元,在以可儿沟里也装一台。
; |2 `& p" E, Q  E7 m  李友坡把小水电建在离家约800米外的以可儿沟里。他先选定一处较高的位置,把一根笔直的树干一分为二,掏空树干做成引水用的管道,山水顺着树干往下流,经过约10米远距离后,汇入一个由树干挖空而成的木桶里,即汇聚水能。水桶下,再连接一根管子竖直向下,在约三米高的下方安置一台1000W功率的小型发电机。激流带动发电机涡轮旋转,电由此产生。
$ f8 W# D, U# G  从发电机发电,到把电架线送到家,李友坡用的还是树干,电线也是没有胶皮包裹的裸线。2005年,小水电终于架好,李友坡索性买回一台彩色电视机。全村的人都跑到李友坡家看稀奇,也引来村里其他人家效仿发电。中南村现在基本上四五户人家合用一台小水电,功率多在1000W左右,能勉强支撑照明和电视机用电。
) _. ^1 i+ i/ d3 }; B3 r' o  有了小水电,村里陆续添置了10多台电视机,外面的世界离他们近了一些。李友坡只讲彝语,听不懂也不会讲四川话,但因为常常看电视,可以听懂少量普通话。
  ^5 t' b8 ?5 U" f  但小水电也带来了烦恼。由于电线是裸线,存在安全隐患。几年前一次刮大风,电线掉下来砸到羊身上,烧死了一头羊。' c7 c$ d  h" i/ m( C- F9 @# t: p
  而且小水电只在丰水期管用,到了枯水期就没法发电。26岁的罗拉日花了2500元弄回一台柴油机,这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用上自发电了。不过柴油发电机是“油老虎”,1公升柴油7.6元,只能发电半小时,如果要看一晚上电视,至少需要耗费6公升柴油,约45元。除非哪户人家有特别的喜事,否则罗拉日的柴油发电机很难派上用场。4 k+ s/ Z1 _4 {( X# F: I8 }
  孩子和老人的盼望  [# d0 e5 E4 l3 ~, ?5 u
  “1、2、3、4、5……”一个泥土砌成的旧房子里传来数数声,走近一看,原来是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教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门板当黑板,照明靠屋顶16片透明的亮瓦,13名学生就这样每天在这里度过半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半,孩子们学习语文和数学两门课。
, S5 v0 M1 \! c$ J4 |  大多数时候,阳光可以透过亮瓦照进教室。偶尔阴天下雨的日子,光线很暗,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唯一的代课老师徐有吉会带着他们朗读,不用看黑板。5岁的小姑娘号以牛羞涩笑着不说话,当被问到“想不想教室里点亮电灯”时,小姑娘使劲点头。
6 Y! `" U7 `! v' {  75岁的张里莫是村里年龄最长的老人,20岁从崖脚乡嫁过来,她再没走出过村子。老人家里只有一间屋,靠搭着邻居的小水电,亮着一个昏黄的灯泡,是这个家里唯一的“电器”。5 G- n. h! B+ r; C
  听说建设电线杆的工人最近会常来村子,她买好一瓶白酒,坐在家屋门口等,一定要让工人们喝点酒,“他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辛苦了。”8 ~  b" B% T0 a. J4 I0 m
  老人朴素的情感,让负责中南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项目副经理王芝斌深受感动。
& x2 [0 C0 O' v! \  2013年,雷波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及增补工程得到国家电网资金4.2亿元,中南村被纳入该项目,村民们终于看到了通电的希望。
8 t- f. U3 W2 y& B9 w& ]* e  2014年6月,王芝斌第一次走进中南村察看地形,那时公路还没修到对面山顶,进村需要翻三座大山,走6个小时。/ B2 i& B3 i$ m+ u2 I9 M) L. J- Y
  负责电力建设20多年,王芝斌说,中南村是他遇到过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村。由于不通公路,电线桩、导线、变压器等材料没法运进去,只有架设索道。在深山中架设索道也绝非易事,架好一部大约需要20天。为了运送材料进中南村,一共架设了13部索道。9 c- f$ C5 H+ K6 |9 Z- g
  按照计划,中南村有望在6月底联网通电。到那时,滑竹、煤油灯、小水电、柴油发电机都将退出历史舞台。9 T+ X, |8 A3 n1 ]! b: z* g
  村民杨取体出门打工,早早买回了一台洗衣机,就等着通电的那一天。
5 @7 Q( |3 }" S' B, E; O  罗拉日说,他这几天就会去趟县城,把电饭煲和电炒锅买回来,等通电那天做顿丰盛的彝家菜,让大伙都高兴高兴。
" c8 J" {- V( ?9 B, |: k* Y5 m  村长白拉提说,那天,他们全村人都会跳起达体舞。达体,意为“踏地而舞”。中南村,踏地而舞迎接电的到来。
9 g1 a! @. u6 t  y! {5 q, t/ q  新闻链接+ d7 q$ y; D+ c( e5 s
  四川的无电地区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和巴中市。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大多位于川西高原,平均海拔从2000米到4500米不等,山高水远、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施工环境恶劣。当前,四川省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已处于收尾阶段。截至6月4日,完成无电户通电13.64万户,占计划通电任务的97.7%。其中巴中市、阿坝州无电项目已全部完工,目前剩余的3230户未通电户主要分布在凉山、甘孜地区。+ R1 d8 w; c3 n8 ]' u! l  A
  记者手记3 o* E( k+ X/ h( M6 ?+ B
  那些大山里的黑夜
; X5 `4 Q0 K7 g. O# T6 K  到了夜晚,牛儿山的颜色,比中南村的天空更黑。山里静得只能听见虫鸣。那些没有光明的黑夜,村民们都选择上床睡觉,上床的时间与天黑同步。夏天是晚上8点,冬天是晚上6点。8 |. |$ k) _4 ]7 M# {$ }4 V$ L
  村里少有年轻人外出打工,几年前,乡里来人,劝说村民们搬家,搬到山下条件更好的彝家新寨,通电通气。只有10来户人动了心。可过了几个月,又搬回来三四户,“还是在山窝窝里住着习惯”。
+ [! M/ u  @4 `: a1 z$ z  溪洛渡水电站就在雷波县境内,与中南村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公里。但大多数村民都不知道溪洛渡水电站的存在,更不会去追问,家乡水电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村里还是没有电?资金和交通条件是主要瓶颈。国家电网资金到位之后,即使不通公路的山沟,也被冲锋在前的建设工人们征服。2 }& i& @2 {! ~6 T8 Y( F: D9 {
  在村小采访时,我问代课老师徐有吉,有没有给孩子们讲过梦想,徐老师只是笑笑,没有说话。也许孩子们的梦想,在通电的那一天,开始插上飞翔的翅膀。
1 i/ n3 E/ U9 ]# [7 V' l) G
' e# q* k3 C: i$ {* m. U! @* e. }4 U  Z6 x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4-5 21:1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