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速度惊人,欧盟有人坐不住了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36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最近,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一份措辞明确的声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只比美国落后几纳秒。”与此同时,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借用一个经典“梗”,将欧盟比作一名巴黎咖啡馆的顾客,悠闲地啜饮着咖啡。
  关于欧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的分析已被广泛接受,这几乎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最令人担忧的是,欧盟在一些将定义21世纪的关键技术领域也落后于其他国家: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这场竞赛实际上是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展开的。欧盟扮演着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努力抗拒。
  最近,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一份措辞明确的声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只比美国落后几纳秒。”与此同时,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借用一个经典“梗”,将欧盟比作一名巴黎咖啡馆的顾客,悠闲地啜饮着咖啡。
  这是一种讽刺,但它正渗透到欧洲公众的意识中:欧洲是一个远离争夺科技领导地位的残酷竞争的地方,而这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看来则是完全缺乏雄心壮志。奇怪的是,大西洋两岸的人们似乎都认同这种讽刺:对美国人来说,它反映了欧洲的傲慢和脱离现实,最终会付出高昂代价;而对欧洲人来说,它反映了一种“欧洲式的”资本主义,无需牺牲自己的作息时间、假期或权利。但对布鲁塞尔来说,这种讽刺一点都不好笑。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此前曾分析过欧盟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这三项关键技术领域相对于中国和美国所处的地位。本周,该研究所发布一份新报告,深入探讨两个具体且相关的问题:什么样的企业生态类型能够推动这些关键技术发生重大颠覆性突破,以及欧洲、美国和中国在“复制”其他参与者取得上述领域的进步上所需要的时间。
  新报告指出,中美两国正以惊人的速度相互借鉴,尽管该智库并未直接使用“借鉴”或“复制”一词,而是使用了“溢出”或“间接效应”等说法。
  该报告解释道:“在分析的三项关键技术中,人工智能的传播速度最快。中美之间的双向流动非常明显。”
  欧洲的情况如何呢?布鲁盖尔研究所指出:“欧盟国家‘复制’来自中国或美国的创新成果需要18到24个月时间,无论是在人工智能、芯片还是量子技术领域。”
  该报告还指出,证明问题并非完全出在外部的证据是,“在欧盟内部,技术复制的速度也非常缓慢。换句话说,一个欧盟国家的创新者复制另一个欧盟国家的突破性成果所需的平均时间,即使不比欧洲创新者复制中国专利所需的时间更长,也至少与之相当”。该报告指出了四大阻碍因素,布鲁塞尔对此早有了解,只是立法者对此反应冷淡。一是欧盟对公共财政的过度依赖,而美国拥有庞大的风险资本市场;二是欧盟缺乏具有强大流动性的科技公司;三是欧盟语言和监管的复杂性,以及“可能过于繁琐的数据保护规则”;四是单一市场的碎片化,导致技术规模化和商业化面临巨大困难。
  布鲁盖尔研究所的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创新发生的环境。报告指出,在美国,创新主要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生态系统中,该系统由流动性雄厚、商业化能力强的大型企业组成,能够将重大技术进步转化为商业成果。在中国,创新模式复杂得多,不仅有广泛的公共部门参与,还有许多企业参与其中。
  欧盟的创新环境则呈现出企业并非主要创新者的局面,这可能是因为“基础性研究缺乏统一市场,而欧盟单一市场又呈现碎片化,这限制了企业将创新成果商业化,从而获得盈利的能力”。
  本文由西班牙《机密报》网站11月8日发表,原题为《欧盟的问题不仅在于中国和美国不断创新,更在于其复制速度极其缓慢》,作者是纳乔·阿拉尔孔。

4 I! T) M4 G) e+ D! p,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1-16 03:1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