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的枪决现场,一名四十多岁的女子,正低着头绝望的闭着眼,下一秒结束她了生命。 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让她面临死刑的处决?她的罪名竟然是“流氓罪”。 事件的主人公名叫马燕秦,是什么让她走上了这样的道路?
“我只是跳个舞,怎么就犯罪了?”马燕秦在刑场大声的为自己喊冤,但早已经无济于事了。 简单的跳舞,最后会被判定为“流氓罪”吗?事情真的会有这么简单吗? 恰逢特殊的年代,命运从此改写一说到流氓,每个人第一反应联想到的都是男性,但马燕琴一个女性,最终却被以流氓罪判处死刑。 这和当时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八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建国初期,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水平之中。
1979年,我国刑法第一次对“流氓罪”开始有了定义,具体是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是其他流氓行为。 但当时对犯有该罪的人处罚是较轻的,情结恶劣的处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组织者和犯罪头目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也就意味着,刚开始的流氓罪犯人,不会面临死亡这样的极刑。1983年6月16日,发生了一起惊动中央的惨案,最终以“616惨案”在社会广为流传。 这起惨案的犯罪分子,居然是八个十几岁的少年,一夜间27个人遭到了他们的毒手。
被害人中上至白发苍苍的七十多岁的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全都死在了这些少年手中。 受害的一些女性中,生前还被侵害过。杀完人后他们并不是感到恐惧,反而找来了汽油,一把熊熊烈火,烧了现场。 但是犯案的大多数都是未成年,最终只有两个人被判处死刑,其余人则是十年有期徒刑。也是因为这个案子,小平同志指出要对各种刑事案件严加打击,从重处罚。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过多,又不能合理的管理的时候,则会大大增加社会的动荡和隐患。
1983年我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决定》。在这个决定中规定,流氓罪犯罪行为极其恶劣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同年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后来被人们称为“严打”时期。 马燕秦案多人被捕,从重处罚马燕秦案发生的时候,正是严打的高潮,这也不难理解她最后的处罚结果。 1983年,在经历过十几年的动荡后,人们总是寻找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来放松,交际舞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但在思想被长期禁锢的情况下,很多人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种男女间亲密接触的舞蹈,所以又被叫做“禁舞”。 马燕秦十分热爱跳舞,在离婚后没有了家庭的约束,这种禁舞更是对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离婚后马燕秦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她,先是在一家餐厅工作。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的马燕秦,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每天都会穿着花哨时尚的衣服,还有姣好的面容加持,很多男人会主动和她搭讪。 因为性格开朗,乐于和人交朋友的马燕秦,经常会在家里开聚会,跳舞聊天。很快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到来。
这种舒适的生活过得习惯了,马燕秦最终以生病为借口,辞退了餐厅的工作。靠着低保维持自己和两个女儿的日常开销。 韩涛是个马燕秦经常一起跳舞的其中一个,在西安市政工程公司工作。在一次公司的文艺汇演上韩涛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惠利名。 惠利名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在那次的汇演上拉手风琴伴奏。两人很是聊得来,韩涛就和惠利名聊到了马燕秦,说有机会一起去她那里跳舞。1983年5月的一天,这个机会终于到来,惠利名骑摩托车带着韩涛到马燕秦家。 一个单亲无业的母亲,只能住在一个小房子里,很是简陋,但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在这里度过快乐的时光。
由于马燕秦家的面积很小,每次跳舞的时候只能把床给支起来,才能挪出足够的空间。但是在家里外放音乐,制造完美的跳舞的氛围,这必然会给周围的邻居带来烦恼。 况且这些邻居平常就不喜欢马燕秦,私下里都说她穿的伤风败俗,就是专门为了勾引男人。 晚上还经常举办一些舞会,更是让他们难以接受。多次的抱怨后,马燕秦只能在每次放音乐的时候,把声音开的很小。在两人的到来之后,发现马燕秦的一个女儿也碰巧在家。四人在音乐中,晃动着身体,沉醉其中。 交际舞难免会发生一些肢体的接触,这就让陌生的男女之间产生了奇妙的情感。
四个人一直跳舞到半夜,马燕秦十分热情的邀请韩涛和惠利名在家中留宿,两人也并不推辞,决定留下。 马燕秦家中只有一张床,所以四个人只能睡在一起。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马燕秦让女儿睡在自己和韩涛中间。 即便如今思想观念如此开放的时代,一位母亲也无法做到让自己的女儿和一个陌生的男人同床共枕,实在是荒唐。事后惠利名说四人只是彻夜聊天,并没有发生其他的事情。 第二天起床之后,惠利名打量了马燕秦的家,十分的寒酸。他和韩涛两人出门给马燕秦买了些水果和吃的,就走了。
几天后惠利名又一次到马燕秦家,但这次没有进门就走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一次的跳舞经历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 一天惠利名半夜两点钟才回到家,刚躺在床上还没回过神,就听到外边有人敲门。 刚打开门,就有一群人蜂拥而入,把他按倒,紧接着搜查起了房间。在惠利名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位警察拿出逮捕令让他签字。 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情的惠利名,也只好服从警察的命令,回到了看守所。在看守所内一共关了30余人,每天都有人来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但只要嫌疑人反问自己为什么被抓,对方都只是说“还没接到通知。”
就这样在看守所待了一个月,直到惠利名在被转运到另一个看守所的路上遇到了韩涛,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到底为什么被抓了。 收到的起诉书上写着:积极参加马燕秦组织的流氓舞会,以及7个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但是在审问中,惠利名只承认其中包括他前妻在内的四段,并且表示都是双方自愿的。 最终惠利名因为“奸污四名女青年,逮捕后认罪态度不好”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此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参加的那次家庭舞会,被认定为一个流氓犯罪团伙,涉案数百人。而马燕秦正是那个团伙的组织者,是首犯。
根据警方后来的调查,说马燕秦有业不就,在家中长期举办流氓舞的聚会。并且引诱大量未成年男女参与其中,她本人也先后与数十人发生不正当关系。 靠着这些聚会,马燕秦获利2000元。但是马燕秦拒不承认自己以不正当男女关系赚钱,说这些钱都是舞会的门票而已。 马燕秦不仅自己参与淫乱活动,她还胁迫、诱惑自己的女儿供流氓分子玩弄。 虎毒不食子,没想到马燕秦居然迫害自己的女儿参与违法的活动。惠利名表示,在上次的见面中,马燕秦女儿还给自己看过,她和那个男人的合照。
但是马燕秦的认错态度非常好,她主动交代自己曾经与130多名男性发生过不正当关系。可这个数量太大,检察院一时间也无法取证,最终也只落实70余人。 由于马燕秦在被捕后态度十分反常,在群众的调研中也有一些谣言。检察院找过心理医生为她检查过,结果显示马燕秦精神是正常的。 “流氓罪”存在的18年这次的案件中不止马燕秦最终被判死刑,其他一些参与人员也都获得了从重的处罚。其中韩涛同马燕秦一起被枪决了。
在审判结果的宣读会后,韩涛和惠利名一起被送回看守所。路上趁没人注意的时候,韩涛面带愧疚之色地对惠利名说“对不起了,老兄。惠利名深知结果已经改变不了,且自己的结果已经比韩涛好很多了,“没办法了,我比你还强,我还活着。” 刑场上的犯罪嫌疑人们表现的还是很淡定的,但刑场上的马燕秦早已没有了当时的光鲜,她最终被两枪结束了生命。”虽然马燕秦死了,她的案件还是在监狱中广为流传。在马燕秦被关押期间,甚至有男犯人为了一睹她的芳容,不惜打了起来。 但是狱警形容的马燕秦并没有其他人口中那么的漂亮,身高一米七,皮肤比较白皙,已经是中年妇女了。 也许当时为她神魂颠倒的男人,都是看中了她身上不同于青涩的少女的气质。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废除了流氓罪,本该在监狱中度过余生的惠利名,在2000年出狱了
重新回归社会的惠利名,妻子和孩子早已经离开了他,也无法从事从前的工作。只能在一个灯具厂找了个工作,勉强谋生。 “流氓罪”之所以被废除,是因为它作为“口袋罪”有明显的弊端。 法律对于流氓行为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边界,一些对于社会有重大的危害行为,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处置,都归为流氓罪。 流氓罪的处罚也从最轻的到最重的全面覆盖,虽然对于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环境的危险分子是及其有用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案件会被畸形定义,形成马燕秦案件类似的结果。在现在的法律体系下,可能只是十年有期徒刑,但在当时确实是死刑。 也正是因为流氓罪的实行,在马燕秦案件之前,还有一个女性,也同样因为流氓罪被处以死刑。 1983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脖子上挂着一块写着“女流氓”的牌子,出现在了死刑场上。 她叫翟曼霞,出生于一个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欲望被长期的压制,所以在放宽后,人们难免在感情方面有着复杂的关系。 翟曼霞之所以被抓,仅仅是因为她穿了一件泳衣在河里游泳。这对于当时思想保守的人们来说,是十分无法忍受的。
翟曼霞身材姣好,皮肤白嫩,在水中轻盈的动作,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群众中有人当即就反应给了公安部门。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她有过18次的交往经历,被认为是作风有问题,不知检点。 根据“从重处罚”的原则,翟曼霞最终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被问到有什么遗言的时候,她说“性是自由的,是无罪的。”此话一出震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 她的行为在如今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当时的社会无法接受,法律的规定不够严谨,最终产生了这样让人惋惜的结局。
生逢在那样一个时代,命运就会和那个时代的情况紧紧联系在一起。 马燕秦和翟曼霞在八十年代这个思想发生转变,社会经济也发生快速飞跃的时代里,其结局势必与现在不同。 思想的开放并不是她们的错处,只是她们与当时的大多数人的观念都不一样,被视为异类。 当时的流氓罪如果依旧在今天实行,那么可能很多人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可能因为你穿了一件时尚不保守的衣服,亦或者是你对偶然遇到的异性表达了爱慕。人们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法律也随之改变,来保障人们的权利。
但是马燕秦的行为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不可取。我们应该尊重对性的追求,但绝不能允许超越道德底线,逾越法律红线的行为存在。 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参与任何对社会有着重大危害的活动。 也绝不应该因为每个人的思想有差异,仅仅因为他人的做法不能理解,就随意的诋毁。 可能你的一个很小的举动,会给别人带来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结果。 - X0 C8 _9 l4 h& ~. [5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