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想必不少带娃出行的家长内心是矛盾的:一边是对与家人一同出游的期待;另一边是出门在外,生怕“神兽”惹是生非,在公共场所“大闹天宫”,遭到他人责备。 在某育儿论坛,一位家长的自白引发网友共鸣:“带孩子外出的我,心理上总有一种无法消解的‘原罪感’,仿佛只要我们现身任何秩序井然的场合,就自带‘不安定’标签。” 不禁要问,一些家长所说的“原罪感”,所谓何事?带娃出行这个话题,为何总能引发热议?
所谓“原罪感”,多为少数家长带娃出行遇到困扰时的一种自嘲。不过,带着“神兽”出门常常让人觉得手足无措、心情复杂的确是“人间真实”。 焦虑感。带着孩子出门,安全是第一,生怕哪里磕着碰着,本来就已足够手忙脚乱。而一旦“神兽”开始哭闹,家长内心十分崩溃。尤其是当尝试安抚孩子的情绪却无济于事时,更有一种“讲道理又听不懂,哄又哄不好”的感觉。久而久之,每次带娃出行前,一些家长就会感到焦虑又无奈,“无论提前多久做好准备,只要一出门,还是免不了一场‘身心疲惫’。” 内疚感。大多数家长在带娃出行这个问题上之所以心有顾虑,一方面是因为孩子身处陌生环境本身就难言舒适,特别是长时间在高铁车厢这样的封闭空间中,很难“释放天性”;另一方面也担心“神兽”的吵闹打扰到周遭,影响到其他人。这些都容易让带娃出行的父母心生自责、内疚。 无力感。听到高铁上“孩子哭闹请到车厢连接处”的循环播报、孩子发出声响看到其他乘客被冒犯的表情或投来异样的目光、因为带着孩子而被区别对待甚至被贴上标签……想必不少家长有过类似经历。因此一些人带娃出行常常有一种无力感,既担心自己和孩子成为“秩序破坏者”,又担心遭遇隐形歧视,但对此又无可奈何,只得小心翼翼、神经紧绷。
前段时间,某飞机航班上,两位女乘客因难以忍受一位幼儿的哭闹,把孩子从奶奶身边抱走,关到厕所“立规矩”。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各说各的道理。 我们会发现,相对而言,二三十年前,家长们在带娃出行这件事上,似乎并没有这么多的焦虑和思想包袱。其实,在讨论带娃出行是否会产生“原罪感”的同时,我们也应深思,今天,带娃出行这个话题为何容易引起摩擦和舆论讨论? 边界意识的觉醒。不同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分工更明确,个体意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距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人开始注重边界感的建立与秩序感的维持。比如在公共空间,他们很少打扰别人,同时也希望能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因此,当尚且不知边界为何物的孩子,在交通工具、旅游景点等空间嬉戏或哭闹,就可能打破他人内心的结界、打破社交的边界,产生不快与摩擦也就成了难免的事。 压力情绪的传导。随着生活的齿轮加速转动,就业压力、婚育压力、生活压力等都让人自顾不暇,人们需要不断钻进心灵的“躯壳”中自我疗愈。对人们来说,一次出行,可能是埋头赶路中的短暂休整,也可能是驱散疲倦的心灵之旅,重要且难得。此时,若是碰上调皮捣蛋的孩子和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长,美好的心情和思绪就可能遭到破坏,平日里无处纾解的压力与焦躁可能就“倾泻”在了这根“导火索”上,从而出现与孩子较劲等情绪“上头”的情况。 社交媒体的渲染。社交平台上,与“熊孩子”有关的话题着实不少。像“遇到熊孩子如何吵赢他的家长”“熊孩子也有踢到铁板的一天”等,常常能引起很多讨论。当“公共场所”与“熊孩子”这两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时,总会引发热议甚至争议。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少数自媒体一味把流量当生意,针对相关话题,刻意设置议题,截取冲突性的情节,放大矛盾、挑拨情绪。而在其煽风点火下,少数网友开始把“孩子”等同于“吵闹的孩子”,从而被卷入到“厌童症”的话语陷阱当中,出门在外对孩子也少了一分包容。有人说,“一个社会对待儿童的态度,代表着社会的生机与未来,对儿童友好就是对社会的未来友好。”要想减少家长们带娃出行的焦虑感或愧疚感,需要我们思考和谋划的是,如何打造对儿童更友好的公共空间。 带娃出行没有“原罪”,出行“羞耻”大可不必。童年原本就是每个孩子释放天性、感知外物、探索世界的时期,顽皮、任性,不太会顾及他人感受,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表征,也是我们每个人长大成人之前都曾经历过的阶段。“外出探索”是孩子融入社会、茁壮成长的必经之路,带娃出行也是每个新手爸妈变得成熟、更懂孩子的必修课。作为家长,不应被舆论场的只言片语所裹挟。出门前准备好孩子需要的各种物品、孩子打扰到他人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教育,都是解题方案,出行“焦虑”与“羞耻”大可不必。
“十一”假期,家长带着孩子在杭州市径山花海景区游玩与其俯视指责孩子,不如俯身善待孩子。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在于他们还没有经过社会化与成人化,缺乏情绪自控能力与是非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成年人的世界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与道理,对孩子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相反,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剧场”。当他们哭闹时,强行责骂训斥未必是好办法,进入孩子的“剧场”,听见并走进他们的世界,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被聆听才是上策。 作为一同出行的旅客,遭遇“熊孩子”撒泼打滚,内心自然不舒服,毕竟谁都希望来之不易的旅途能不被打扰。然而一味发泄个人情绪,或许会适得其反,让场面更加难堪。与其针锋相对,不如多一些宽容,如果有经验、有余力,也可合力“哄娃”,让旅途中的“小意外”变成“小温暖”。 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孩子创造无限的乐趣。面对哭闹的孩子,家长有时也无奈,毕竟公共场所不像家里,无法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此时,进一步完善公共空间的服务很有必要。目前,各地已有尝试,比如高铁上加设“遛娃舱”、地铁开设儿童友好主题车站等。此外,飞机航班上也可以配备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小玩具、零食等,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细节之处显用心,有了这些考虑,或许就能及时阻止“神兽”们大闹一场,让成年人、孩子都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收获舒心。 孩子就是幼时的我们,而每一个年幼的孩子也终将成长为懂事的大人。对带娃的家长多一些体谅,对哭闹的孩子多一些友好,不同步调的人们,也能一起往前走。
% a" Q1 @; d4 N6 F8 H7 ^6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