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庭早餐的时候,不同的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家会做中式的早点,其中就包括了油条豆浆,或者是粥加包子之类的,也有一些家庭,会选择西餐作为早餐,在许多中国人的认知中,就是简单切片黄油涂抹面包,或者是吃煎饼搭配牛奶。 炖蛋也是一个很流行的西餐搭配,所以说每个家庭间的选择,还是要看各个人的喜好,但是在选择上就会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中式的早餐和西式的早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食物,那就是同样作为主食的小麦。
关于小麦。 小麦可以被称之为“人类生命的基石”,甚至还曾经被古希腊神话中的农业女神德墨忒耳所成为丰收的代表,最早被农业用于栽培的小麦有两种,分别是原始小麦和小麦,我国在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候,已经开始将小麦作为食物进行栽培,它可以脱粒保存,也可以磨成面制作食物。 小麦几乎可以的各种方式制作加工成为主食,一开始中国人制作的主要是面,而不是现在常见的馒头,馒头是在我国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入蜀的时候,因为担心部下人不知道吃哪个,食物中毒,所以就让人将里面的馅料包起来进行了蒸制,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常见的包子或者是蒸饺。
但是这个时候真正成为我国北方人们日常要吃的主食,主要是北方人,为了适应北方寒冷阴凉的气候,所以就把面食直接做成了馒头,第一个发酵,第二个蒸制的小麦制成品就成为了现在北方人吃的主食,在南方也有类似于采用米粉制作成蒸制完成后发酵的小吃,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广东地区的肠粉。 小麦作为一种植物,在现在被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是小麦其实在很久之前就是人类主动播撒的一种植物,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小麦培育历史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小麦很早就成为人类重要农业作物的一种,并且成为商业交易中的重要商品。
西式餐点中的面包顾名思义就是用面做成的,其中除了大部分是燕麦之外,还有一些是用小麦制成的,面包含有诱人的香气,质地松软,外酥里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将根据当地环境与物产优势,将不同特点与口味加入到面包中。
因此,在全世界不同地区,有着非常多种类不同风味特色的面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它早已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在日常生活中所吃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小米,但是对于我国北方人来说,大部分北方人为了适应气候等因素,除了米饭之外,还会吃由小麦做成的馒头。
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在国内南方人所吃的大米和北方人吃的小麦,为什么同样作为主食,但是北方人发明出了面包,而南方人却发明出了馒头呢? 这里就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了。 面包。 面包本身就是一种用小麦粉为主要材料制作成的一种食品,并且这种食品最早出现于古埃及地区,但是当时并没有直接由酵母发酵制作而成的面包,而是由酒精发酵生成其中二氧化碳进行膨胀,所以在许多时候也被称之为“膨胀食品”。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在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小麦和大麦已经在埃及地区普遍种植并且经过精细加工,而对比同一时期,在不远处巴勒斯坦地区文物当中发现,目前旧约《圣经》中所提到过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之后,在旷野40年期间还在吃着那种粗糙干硬的饼干,这种饼干据说是直接将小麦磨碎后混合水进行烤制完成。 这种粗糙干硬的饼干正是犹太教徒所尊敬和纪念这一步重要步骤的重要标志,每年春季都会举行八天节来纪念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被称为无酵的饼干。 直到今天,在以色列过节或者是日常生活中仍然会遇到这种没有泡过的小饼干,它们是为了纪念摩西这件事情本身凝结出的饮食文化。
但是没有任何酵母发酵而直接用水来蒸煮的小麦制作食物,在味道上显然是远远不如用酒精发酵之后的大饼饼好,而且酒精发酵产生泡沫然后撒入到烤炉当中,会使其内部保留更多空气而形成“蜂窝状”结构,这样的面包质量要远远高于犹太教徒所用粗糙不堪的小饼干。
可以理解为,地理环境改变了当地居民对于食品口味上的偏好,而这种偏好又引导着食品制作方法的发展,两者一来二去互为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且高度统一的饮食文化,这个文化传递下来相对固定的形态,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不断交流进而互相影响,在世界各国形成了今天美味又多样化形态各异的各种主食。 馒头。 北方人制作出来的小麦主食馒头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在一次率领军队攻打曹魏军队的时候,因为害怕士兵们外出觅食到时候被敌军抓到或者是造成军队内部士气低落,于是就下令让士兵们将平常携带的小麦发酵成面塞入到一个个面团中,然后者蒸熟。这样就可以解决部队补给不足的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部队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取代之前吃煮熟的小麦粒,这种做法更加方便携带,不容易粘沾,而且就算做坏了也都不会对士兵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只要表层不坏,那还是能够吃东西的。 所以这在后来的战争后都会作为军队补给的一种食物携带,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做法逐渐推广到了民间,逐渐发展成了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种家常做法,这个时候也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吃到的白花花又松软的样子的馒头了。 所以说,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小麦主食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逐渐演化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饮食文化和传承方法。
其实无论是中国传统上吃的从古罗马时代延续下来的元宵元旦前夜吃的甜美可口,又寓意团团圆圆的小汤圆还是西方家庭喜欢在平安夜都买上几个送给朋友、亲人的形状各异、用途不一又充满创意的新年面包。 它们早就超越了各种食物本身,而成为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习俗所象征着温暖团聚幸福美好的文化符号。 随着全球化时代来临,各种美食之间原本不能调和的东西,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而随着环境变化,小麦逐渐有可能成为一种稀缺物质,希望人们能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人类共同财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饮食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交融。小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正是这种文化交融的最佳代表。无论是北方的馒头,还是南方的米饭,亦或是西方的面包,它们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人类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根据国际小麦协会的数据,全球小麦的年产量已经超过7亿吨,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年产量接近1.3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8.6%。这不仅反映了小麦在全球粮食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小麦作为主食在不同文化中的广泛应用。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小麦的消费量是相当庞大的。根据统计,北方人均小麦消费量达到每年150公斤,而南方人均大米消费量约为120公斤。这一数据体现了小麦在北方人饮食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热腾腾的馒头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能量,也是一种温暖的象征。 小麦的多样性体现在它的加工方式上。面包、饺子、馒头、包子,甚至是意大利面等,这些不同的食品背后,都是小麦这一基础原料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下的变形与演绎。例如,在意大利,每年约有450万吨的意大利面被消费,成为了全球意大利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包子和饺子的年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包子市场的年消费额达到了40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人们对传统小麦制品的热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挑战,小麦的生产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未来小麦产量减少10%至30%。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小麦供应的紧张,进而影响到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价格和人们的饮食习惯。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小麦资源、提高小麦的种植技术、以及开发新的小麦品种,将成为各国农业研究的重点。 在这个多元化的饮食文化中,小麦不仅是食物的载体,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西方,面包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是节日和庆典的重要元素。例如,在复活节,人们会制作特别的面包来庆祝这一节日;而在中国,春节期间,包子和饺子则成为了团圆和祝福的象征。两种文化虽然在食物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背后所传达的情感却是相通的。总的来说,小麦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作物,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食品形式。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饮食选择,也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与温暖。 在未来,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用小麦为基础的创新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让我们珍惜这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继续探索和享受小麦带来的美味与健康。 % H/ [. W+ @; X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