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精致的包装,也没有详尽的信息,非法制售的假酒以“专供酒”的字样来吸引消费者。成都警方破获了一起这样的假酒案件,捣毁生产、销售、存储窝点15处,查获的涉案“专供酒”共计1.1万余瓶。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据9月11日央视新闻报道)' u# J2 ~" h# U# e1 n2 _
* N, ?% Q" n+ I据报道,四川成都的陈先生是一名生意人,平日里和生意伙伴经常有宴请往来,因此他经常在网上购买各类酒水用于接待。一次在网上买到“专供酒”后想邀请朋友一起品尝,没想到在聚会上却发生了一件让他十分尴尬的事。陈先生原本想表达自己待客的诚意,表示这个酒不好买,是“特供”酒,然后他的朋友说,你肯定是被骗了,这些“专供”“特供”都是骗人的假酒,这让陈先生当场很尴尬。
销售人员拿“专供”当卖点(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 g1 E6 X" q6 {2 E) D' @$ r8 ^$ W- p' }1 o$ X. n$ }0 o: `2 _7 S
陈先生的朋友是个明白人,也是说真话的诤友。因为早就没有什么“专供”酒之类了。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四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的通知》,对白酒、葡萄酒、啤酒、茶、食用油、乳制品、饮料等日用消费品领域重点排查。 2013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由此可知,目前市面上打着“特供”“专供”“内供”幌子的商品都是假的。
5 Q: B0 q% G$ d
8 \$ t3 F1 e* s在朋友的劝说下,陈先生向成都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举报。随后,这条线索被移交给了当地警方进行立案侦查。一起违法制售“专供酒”的案件由此被破获。
5 X, ^ d& w( W8 X* ?7 J9 w6 j) s& R4 B5 H$ C9 }) d
只要是经常看新闻的消费者就能如陈先生的朋友一样清醒,“专供酒”就是骗人的假酒。正规厂家不会生产这类消费品,正规渠道也不会售卖。故作神秘,表示通过特殊渠道才能搞到,不过是用来唬人的噱头。
“专供酒”都为假酒(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6 y" a, X# F T7 T: C; [: e
2 ?, g: t! z$ p% W, @5 P1 a
以陈先生购买的“专供酒”来说,犯罪嫌疑人从酒厂获得基酒,又从纸壳包装公司和玻璃制品公司定制包装材料,最后对基酒调制、灌装后打包出售。就这样,一瓶原料加包装成本不超过40元的酒水,摇身一变成了销售人员口中所谓的“专供酒”,最终以350元每瓶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
! T; `% i3 }7 B: c$ K% U
$ {. c, n; Y4 M. j) J/ t: q这些基酒原本是无色的,被加入色素后显得微微发黄,这样看上去就呈现出老酒的样子,然后在酒盒上标注了虚假的年份,一瓶低廉的白酒,被包装了陈年老酒。这伙人还伪造了一份“委托生产协议”,上面写着“内部供应产品,所以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等字样,以此忽悠消费者。
警方查获“专供酒”(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 G1 m: S$ ?% q+ c
- ^0 `3 k0 P, Q$ T3 `“专供酒”无论怎么包装,也改变不了假酒的实质,其生产过程原本不用被揭秘,因为“专供酒”早被祛魅,被取缔多年,在市场上原本就不会出现。之所以还能如暗流般涌动,也是因为还有像陈先生一样的消费者,好面子的虚荣心在作怪,脑中存在一定的特权思想,以为“专供酒”之类是普通人买不到的,弄到手后可以证明自己的能耐,显得与众不同,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认为“专供”字样能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实际上,这只是消费者的认知幻觉,这样的酒根本就不存在,也无须对此迷恋。待客之心在于诚,如果买到假酒,喝到假酒,那才是真的没面子。
0 g- O* A# N i% h) U1 G N- S0 o0 \% V3 `' q; h
一些不法之徒正是盯准了消费者的好面子心理,为迎合这类需求而炮制“专供酒”。在多起案例中,不法分子或将劣质假酒包装成知名品牌的“特供、专供酒”,或以低档白酒灌装、勾兑生产、销售。为了模拟知名品牌白酒的口味和颜色,常使用禁止添加的香精和色素勾兑酒液。) |8 u! _" ?7 j5 c4 a
, t- { H8 P% e5 C" N; p$ X& V5 R) v消费者为了避免掉坑,还是保持理性消费为好。别迷信所谓的“专供酒”,别轻信销售人员的话术。只要消费者保持清醒,“专供酒”的把戏就玩不下去。
; s" J, o, n4 c
+ J B7 g! |" J3 e' [9 r: E: b%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