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拿到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仅用125秒,就可以“凭空”复制出他的信用卡。2 I+ ?/ ?) ~: x* a7 m
& @- I1 [& c% P, z广州警方最近公布的一起信用卡盗刷案,揭开集“重制、盗刷、销赃”为一体的新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内幕,警示了针对芯片信用卡的新风险。
- {# b" q2 a3 f4 p/ Y. p0 `, A+ d2 D# f; u j5 a6 r- E" m9 o. l
125秒就能骗过银行重制一张信用卡
* O/ R5 M, @# R, v: J
6 Y& e& Q: L( ]8 l0 X* C9 G“你好,我卡的芯片坏了,可以帮我补发一张吗?”
8 g9 q* d! k r4 S Z+ g( R: x4 d8 d. ^0 c$ {3 P; G
“请问预留手机号还在用吗?地址要改吗?请输入卡片的服务密码……感谢您配合。我给您重新寄张新卡过来。”( V9 v0 u- \- |0 E
# s! y! p3 ]2 M( `) ?' n6 W0 _8 `% R# |
这是广州一家银行的客服电话录音。这通2分05秒的电话,竟牵扯出一宗跨多省份的新型信用卡盗刷大案。1 c; R! e" U* e
) j0 a2 S( k& S2023年的一天,该银行向公安机关反映,银行客服短时间内突然接到大量要求重制信用卡的申请,情况异常。
涉案人员刷卡买黄金时的监控截图(图/广州公安局)6 R' D% m4 t8 ^+ y
% g7 L8 f+ F5 x( m% e, H9 M该行信用卡中心欺诈风险管理部工作人员说,这些人打来电话,自称是该行客户,要求重制信用卡并修改信用卡邮寄地址。银行通过查验持卡人身份证号码和电话服务密码完成身份核实,按客户要求制作新卡。
0 Z6 J' \) _0 O* q c
$ L, u' t' r( L) u) F“这些人收到新卡后,通过手机再次致电客服,验证卡片交易密码并激活,然后在外地大额刷卡购买黄金等。现已发现有6个客户的信用卡被盗刷,金额约61万元。”该工作人员说。
7 a8 v H4 O3 @1 {$ ?: u" t( p c" q% z9 u* @4 k2 I. d
广州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经查,该团伙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间,共对7家商业银行的900余张信用卡展开攻击,成功补办信用卡500余张,成功激活并盗刷230余张,涉案金额1100万元。$ z' u( n. A3 `
+ g; j: i5 p2 {& w6 y9 y8 j
该局经侦支队办案民警说,受害者受损金额少则1万元,多则10万元,“甚至有的人信用卡被刷爆后,还被开通20多万元网贷。”
/ c s; q+ A9 K- v
) p/ c+ q( B$ f2 u, J- T* ^0 B9 e经过侦查,广州警方在海南、福建、江西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解除潜在被盗刷风险金额超10亿元,打掉一个集“重制、盗刷、销赃”为一体的新型信用卡诈骗团伙。+ z% X. p. R# B: B0 y. e
- R& v) d" A0 _1 m$ s今年4月,该案被公安部和中国银联银行卡安全合作委员会评为2023年“打击涉银行卡犯罪精品案例”。目前,检察机关已以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对涉案嫌疑人批捕起诉。
8 t: Z y: e/ e3 E5 h4 e! z# P5 k+ w" ]8 B9 K
信用卡安全防线是如何被攻破的?
' P8 p4 D( O; U$ G; i
/ m0 V1 K5 k5 a# N4 N W本案警示针对芯片信用卡的新风险。办案民警表示,该团伙作案手法新颖,通过三招绕开了信用卡的安全防线。
! R8 p% {3 ~8 \1 G, R( a# v0 y8 C, W, w. l) [# v) V! U
——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充当“破关弹药”。9 H( P$ p% i6 H% n$ J# f5 }
$ Z# [. ], z* |% { A
该团伙通过“黑灰产”渠道购买大量公民信息用于盗刷。据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高供述,该团伙2019年花5000元通过境外社交群组购买了一批“料”,共计61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手机号,及一串6位数字的密码。
团伙通过“黑灰产”渠道购买大量公民信息用于盗刷,图为个人信息示意图- P% J& }' h/ J+ b! F H0 {% ~3 ^8 k
* ]2 g: P# n I) c: K6 `7 G有了“料”,还得有话术。“我冒充他人身份,跟银行客服说卡坏了、丢了,申请补办,然后变更收卡地址。”刘某高说,一般来说客服不愿意得罪顾客,会尽量满足需求;如果遇到有经验的客服不停地问,他就“爆粗口”吓唬对方,最终成功几率接近50%。
) h; U1 g& i4 V. c& U3 e8 o
$ e, f( M0 F+ L6 C; F——信号屏蔽、短信轰炸、呼叫转移三管齐下,防止卡主察觉。
" [% Y; w) R4 y' Z5 l o' r! e" g4 X u; p! ^; d' Y% R F. U: }2 V* ?
为了让卡主忽略或收不到银行的短信提醒,该团伙先是冒充卡主身份,拨打通信运营商电话,开通短信屏蔽功能;此计若不成,就会购买短信轰炸服务,把银行提醒信息淹没在垃圾短信里。有的卡主对此毫无察觉,甚至警方取证时还被认为是骗子。
' b3 b+ c( F7 L) O/ W3 M; Q: t, b( s7 g2 @ H" V
“在新卡快递派送时,开通卡主手机号呼叫转移,最终拿到新卡并激活。”刘某高供述,有时不得已也利用“电话回拨”软件,在银行客服处虚假显示为卡主原预留号码,以便顺利激活。( V* I& s* j: o" W2 W8 {
# U$ _' e# a7 i8 V0 R——领卡、盗刷、套现由不同的人分开操作,互不相识,通过虚拟币完成分赃。/ ?! K. ^5 \7 x1 [: u
+ @. H; b8 h. Y0 d( m
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团伙买来社交媒体账号或者群组,发布“银行卡快钱工作”兼职信息,很快会有闲散人员联系上门,这些人被称作“车手”。不同的“车手”完成领卡、盗刷、套现,在扣除报酬后,换成虚拟币交给犯罪团伙。* u0 c5 |# s# X, a* @' }
7 o0 D: |- T& Z5 \! S
“为了躲避侦查,犯罪团伙找A地的‘车手’,前往B地领取重制的信用卡,再到C地盗刷,最后通过虚拟币转账分赃。”办案民警说。# G5 C1 \# }+ v1 g
. \4 L4 v& t+ X5 K) q L. k7 T( }
综合施策封堵漏洞
( m( f0 i8 p+ v% p8 I6 |4 P) \( b& P! \ r/ U, C+ }, d
公安部不久前通报,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伪造信用卡,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妨害信用卡管理,信用卡诈骗、套现类非法经营等犯罪案件近5000起,涉案金额超百亿元。从一些公开的典型案例看,信用卡盗刷和非法套现等犯罪案件占比较大警方建议,银行升级信用卡安全防护措施,图为信用卡资料图
' p9 h) Z1 W& E* [( {# w* p6 v$ k9 x1 A6 f
在办案民警看来,信用卡诈骗作案手段看似“巧妙”,究其根本还是钻了信息安全的漏洞,伪造身份进而层层突破防护网。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副队长李昀璁说,除了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之外,还要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在生活中、网络上随意填报个人身份证、电话、支付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2 M X( E. }' g9 d' u8 a
& ]/ `/ |+ \1 ], _“有的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者高度统一,作案团伙只要掌握其身份证号码或者其中一串6位密码,就可猜出其他重要密码。”李昀璁建议银行部门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提醒服务,提醒群众对信用卡单独设置密码,并开通短信提醒功能,留意异常信息。( W& e- g e. J O3 a3 S
' N: {- _& d4 s4 x6 h$ A“治理信用卡诈骗犯罪需要多部门综合治理,这涉及各级职能部门,各大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电商平台等。”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队长何浩建议,应加强警银企联系,依托“智慧新经侦”等技术平台,共同发力封堵漏洞、防范风险。/ F6 B( W) \- Z) U+ J5 A) Z( k/ K- H9 b
X8 P V( q" ?: `+ e, U1 q
针对此案中发现的“补办新卡只需提交交易密码,不需要卡主预留手机致电”的情况,以及部分银行在信用卡安全防护上存在的漏洞,警方建议,银行升级信用卡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客服人员的培训,以案说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法依规办事,该拒绝办理的要明确拒绝。。
9 ], w4 o* X, D$ ?. D" f9 P. E7 B3 Q3 i! f+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