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湖北工业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复请示领导后决定不对该校研三学生贺某的死亡进行回应。”, F/ m$ N, V+ T: w5 l( L
此前,贺某请假回家后烧炭轻生,并留下一封手写遗书,指责导师张某“压榨学生”“只会搞钱”“是击碎了我脆弱信念的主力”。
家属提供几段与校方沟通的录音显示,校方经过调查认为遗书指控的情况不属实,“他研一的时候,做心理测评时出现心理异常。”8 q+ a6 L$ f6 O; N
# i$ Z( b+ H3 s) T! t贺某姐姐贺琴(化名)表示,她认可弟弟的死与学校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想讹学校。“就是想搞清楚他读研期间的遭遇。研一出现心理问题,学校没告知家属,也没有科学有效地介入。希望借这个事,呼吁高校、社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三学生留遗书后轻生, N6 x9 j. w4 D M( P3 K3 k
1 K7 m, _- Z- o! y. V3 i% N: e! [指责导师“压榨学生,击碎信念”7 i# h# m1 z* z7 e! x
0 Q" O1 |0 w& [& l贺琴介绍,她们的父母早些年外出在建筑工地拧螺丝挣钱,姐弟俩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长大。“我比弟弟大5岁,考上大专外出读书,之后外出打工,就剩弟弟在老家。生活、学习都是靠他自己。”! s k! f7 ?/ e
5 Q. Q( m5 Q* E7 Z) s& I$ t
贺琴说,贺某的成绩一直很好,本科考上湖北工业大学,之后又考上本校研究生,“家里都很开心,但是记不得有没有给他庆祝过。只记得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在外边打工。”10月26日,贺琴一家接到弟弟研究生同学的电话,称贺某失联,曾发过一条告别动态。一家人赶到学校,得知他3天前以“家中有事”请假,之后未再返校。# I1 i V G1 @: k- E$ U
( E4 m) H ^" ~+ C% j: |
武汉和贺某老家的警方调取了贺某的信息及监控,发现他乘车回到老家天门,并曾前往高中母校逗留。“家里亲戚到镇上的房子查看了两次,最后在卫生间发现尸体。推测死亡时间是25日,那条告别动态是定时发布的。家里还有他25日网购收到的木炭,下单时间是23日。”
警方带走贺某的物品调查后排除他杀,贺琴在弟弟的物品中发现一封手写的遗书。在近千字的遗书中,贺某表示离世的念头有一年多时间,从参与“宇宙第一的龙虾机”项目开始“埋下了种子”,原因是“理想破碎,信念崩塌”,张某是“击碎他脆弱信念的主力,另外两名老师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次要原因。”3 m1 Z2 P L G) b
0 A; `0 {; z0 v% ?. {+ d
贺某在遗书中称,他以为的科研是导师带着学生学知识、做实验、搞科研,没想到导师张某“只会搞钱、搞关系、压榨学生”,每个月发200块钱,要求学生“十倍的贡献”。
贺某称,因为认识了很多要好的朋友,实验室的同学们都是好人,这让他坚持了一年半。他表示对不起父母,自己死后不需要葬礼,不需要墓地,不用搞无意义的事,“骨灰冲下水道里边”。最后,他点名了7位同学,给他们每人写了一句叮嘱和遗憾的事。遗书落款时间为10月23日凌晨。
& `+ h7 r+ p; K' T5 a6 ?! _% D; d. V3 V, Q7 W% B. Q
同学称其每天工作十几小时
`/ c1 Q: o' }- G& X; c Y: b1 p# F! l3 I$ i
疑因担心毕不了业选择轻生
) U- T$ U5 ], t& b9 P* s" T* ]! f \1 _# D) a
贺琴介绍,查阅贺某的手机,发现他过去的几个月写的电子日记,其中有很多与遗书内容相似的话。“记录学习进展,抱怨研究项目,抱怨被导师打压,需要绝对服从,督促自己健身、学习,希望毕业就能解脱。”一段家属与校方交谈的录音中,相关老师介绍了贺某在科研项目组的情况。该老师称,贺某前期负责样本库工作,做得比较枯燥,但组内相处比较和谐,项目也有了阶段性成果,贺某表现不错。
% q7 v2 w1 x" S; g
# n7 V) m2 v9 T7 R后期,贺某不看好这个项目前途,想退出小组,导师为他更换了另一个项目组。十一期间,贺某非常急促想把论文投稿,老师给了几次修改建议,“他可能有毕业压力,说是想先投稿试试,有反馈意见了再修改。”
贺琴介绍,因为贺某的英语没过六级,需要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毕业,最后一篇论文连续被退稿,他觉得可能无法毕业。“他的几个同学通过文字向我们反映,在那个龙虾机项目里,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考勤3次。他被安排打杂,感觉学不到东西,完成不了论文。”
9 l/ {; d% \' x' X% T+ I, c% {2 D& l7 G9 s- V( L
贺琴提供的一份考勤记录显示,贺某工作时间均超过12小时,最早打卡时间在早上7:45,最晚一次则是22:20。
贺某的一位本科同学告诉去年开始经常听到贺某吐槽“龙虾机”项目,“张某是学院领导,是项目组大导师,下边还有两个直接导师。他认为张某水平差,龙虾机项目没有前途;贺某不会拒绝人,张某总是安排打杂的事,别人找办法拒绝,最后都落到他头上。他觉得在这个项目里学不到东西,毕不了业。”3 O! Z/ V b! D" A
2 u) S2 M2 q }$ \5 q2 d+ Z6 G该同学称,去年下半年贺某曾表达过一次轻生念头,他还劝解很久,“可能适应不了整个团队的氛围、工作强度,我自己也因为这个原因转过项目,也劝他换个项目组试试,他说转不了,其他没细说。”贺某生前曾录下一段项目组开会的录音。46分钟的音频里,张某对实验室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张某认为实验室学生的工作作风、生活习惯差,认为很多学生不愿意动手做项目、实验数据不真实,在混日子混毕业;一些人没礼貌、在厕所乱丢烟头,坏习惯到社会上要吃亏,希望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他要求所有论文的数据要告知在哪个实验中获得,带队老师不要在不真实的论文上挂名,会有很大风险。
校方回应经调查遗书指控内容不实- b7 l6 V& ~# w3 p2 q. _9 h. y5 Q
8 r M) P) S# m% l家属希望高校能有效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r, p0 E- @; m7 g8 a
3 t) [$ C' d5 }8 q
贺琴称,校方告诉她对事件进行了调查,认为事件与学校无关,遗书指控的内容不属实。“他们说贺某研一的时候被测评出心理异常,因为论文两次被退稿,担心毕不了业才做傻事。”
贺琴提供的与校方电话录音显示,校方根据遗书内容对课题组的老师、学生进行调查,认为张某不涉及违反师德或其他违法行为;研一学生入学心理普测时,发现贺某存在心理异常问题。
7 s2 }5 `, N2 I, g
& k7 P- e* s! K+ R5 P! e$ }, l“让辅导员跟他谈话了,并转告导师,要求导师三年时间内多关注他,在学业、科研方面重点照顾他。”该工作人员表示,贺某最后一次论文被退稿是在请假前一天,其心理测评的资料可以调阅,如果家属不认可结论,可以走司法程序。对此结论贺琴表示理解,但认为学校在应对处理上存在不妥。贺琴称,贺某是留守儿童长大,家人长期在外打工,平时每周会有一次电话联络,大多时候是报喜不报忧,也从未提到过在学校的不愉快。2 R5 J/ ]4 z3 ]: n5 y) A; o
3 o+ t, H: v: C“这种孩子每个学校里会有很多,他们跟家庭的感情交流不密切,家庭注意不到他的心理异常。学校三年前注意到他的异常,没有告诉家属,没有提醒家庭注意,也没有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辅导员不是专业人士,谈话能解决他的心理异常问题?”
贺琴称,她也认可贺某的死亡与学校无直接关系,也不想讹诈学校索赔,但接受不了校方认为事件与校方完全无关的态度。" H1 D) _0 D# Q0 {$ {. J& v
9 A: j$ D1 i# |) T& G3 A“每个月发200元,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种工作模式不知道是不是普遍,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校方有没有应急干预措施?希望所有的高校都能建立一套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免悲剧再次发生。”湖北工业大学宣传部联系,根据要求提供采访提纲后,工作人员表示,经过请示领导,决定对此事不作回应。
% N8 _3 k" `7 L6 [3 n* V+ a$ a) F+ t' `3 h; Y6 J
10月19日,湖北工业大学官网刊发报道称。该校成功获批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并获授牌。报道称,湖北工业大学在咨询服务专业化、预防干预系统化、平台保障制度化等方面努力探索,充分发挥心理育人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v) K( `/ M, }- c( g% e. w [% t! c# w9 U3 d1 j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