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大家一定都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它告诉人们要爱惜粮食、学会节约。 据相关媒体报道,6月13日,浙江绍兴的一对夫妻在餐厅用餐后想要打包时,却遭到了店员的阻拦,双方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口角冲突,最后男子甚至要倒掉食物泄愤。
据了解,事发当日,一对夫妻陪着孩子在一家自助餐厅内用餐,期间,由于男子一直在陪孩子玩,所以拿到桌上的牛排他并没有吃。当他们准备结账时,男子怕浪费便打算将桌上的牛排打包起来带走,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服务员的阻止,双方也因此发生了口角。
基本上每个自助餐厅都会将店内的规定标注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少拿勤取、避免浪费、不允许打包、如果剩下食物过多,需扣押金。所以当夫妻二人要求将未吃完的牛排打包时,便被自助餐厅的店员立即拒绝了。
网传视频显示,双方争执期间该男子指着刚刚用餐的桌子气愤地质问道:“我一口都没吃,不想浪费食物打包有错吗?我不吃牛排都行,我坐着陪小孩子,我在你这打包有问题吗?”然而不管男子怎么说,该店员依然坚决地表示自助餐厅就是不能将食物打包带走,这是店内的规定。
双方协商未果,夫妻二人的情绪都有些激动,夫妻俩认为,自己吃饭也不是没花钱,就因为陪孩子,所以牛排基本上没吃,为什么店家不允许打包?女子也生气地拿出手机说道:“我现在不要打包了,我要打电话投诉!”
男子气不过便怒气冲冲地一摆手说道:“我不吃了,你不要打包了,我的那些东西全部倒掉!”其妻子见状立即上前将其拦了下来,并将男子拽到一旁说道:“你有毛病啊你!浪费食物了知不知道?我们打包本来就是不想浪费食物,没必要!”随后,男子被旁人劝到一旁安抚,情绪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吃自助餐居然还能打包?不想浪费食物,拿菜的时候就应该勤拿少取,自助餐吃多少拿多少这是规矩,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的。”
此次事件中,夫妻二人不想浪费食物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不管什么地方都会有自己的规矩,出去吃饭就要遵守餐厅的规定与就餐礼仪,食物禁止外带这是每个自助餐厅都会有的规定,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有个别顾客投机取巧、故意多点的情况,也能更大限度的杜绝浪费现象。
延伸阅读5 E/ @6 P( J3 b- ^; [
男子自带4瓶茅台去酒店吃饭 结果在卫生间里发现5瓶 外出用餐,顾客有时会自带酒水。 不久前,就有顾客带着茅台酒, 在大连一家酒店用餐。 服务员竟用自备的“茅台酒”, 换掉了客人的茅台酒, 这个举动,被用餐的顾客发现了…… 事发后, 涉事服务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酒店管理人员发视频公开致歉。 不过,“换酒风波”的背后, 仍有六大疑问待解。 服务员“偷梁换柱”被抓包 (服务员)把我们的茅台酒放在卫生间的顶棚上,被我们找到了。 3月初以来,一段内容为服务员偷换用餐顾客茅台酒的视频流传于网络,把大连的万宝海鲜舫推进了舆论漩涡。 据媒体报道,当天,几名顾客自带四瓶茅台到该酒店就餐。喝完两瓶后,众人发现酒店服务员行为举止异常,频繁出入包房卫生间。随后,几人在卫生间的顶棚上发现了5瓶茅台酒,原来自己带来的几瓶酒,都被服务员用假酒掉包了。
事发后,酒店一名张姓管理人员 录制视频公开道歉, 并对事件进行了回应。 酒店回应:将加强管理 视频中, 张姓管理人员对着镜头深鞠一躬, 表达了对用餐顾客的感谢, “由于您的及时发现和监督, 帮助本店在第一时间内, 发现了服务员梁某的不法行为。”
“换酒风波”背后六大疑问待解 事情发展至此, 坊间仍存在着追问声。
1、服务员用于掉包的“茅台酒”是什么酒,是否有茅台酒的标识,来源渠道如何? 2、服务员是怎么把用于掉包的“茅台酒”带进酒店的? 3、服务员原本打算如何处置换来的真茅台酒?是否准备销售牟利? 4、事件中,是否还有酒店其他员工参与其中? 5、当事服务员作案是否仅此一次?此前,是否还有其他顾客受害? 6、酒店内,是否只有茅台酒被掉包?其它名贵酒类是否也曾被掉包过? 为了进一步了解事件详情: 记者于3月11日拨打了万宝海鲜舫的电话,讲明了采访意图,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3月12日,记者给酒店张姓管理人员发去抖音私信,希望酒店方面能接受采访。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3月9日,记者以订餐顾客的名义拨打酒店订餐电话时,服务人员表示,在网络上回应事件的管理人员是酒店的总监。“这属于服务员的个人行为,酒店已经报警,其本人也受到了处罚。”这位服务人员说,酒店已经第一时间完成了自查自检,确保不会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请放心用餐。 服务员“换酒”为啥涉嫌盗窃罪 酒店服务员偷换顾客的茅台酒, 触犯了什么法律? 对此,辽宁宏展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刘万昕认为,服务员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盗窃罪。 刘万昕说,茅台酒比较名贵,其中尤以年份酒售价更高。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国内各地近年来的司法判例,服务员偷换顾客茅台酒的行为,均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掉包客人酒水,两种伎俩常用 掉包名贵酒水, 国内已发生多起案例, 这两种伎俩常被使用 1、“先真后假” 服务员先把顾客自带的茅台酒端上来,等顾客喝到微醺之际,再趁机把掉包后的假茅台酒送上来。此时,客人已经喝了不少,几个人谈兴正浓,一般不会细品酒的味道。由于茅台是酱香型白酒,用于替换的假茅台酒,也都是酱香型白酒。 2、“雁过拔毛” 服务员在倒酒时,把一瓶茅台酒不全倒完,而是留个"瓶底",或有一两,或有二两。积少成多,就能攒出一瓶酒来。又比如,如果顾客所带的茅台酒比较多,多次倒酒后,就能从中"挤"出一瓶酒的量,或是"顺"走整瓶未开封的茅台酒。 2 a8 X) N/ N4 z7 d8 \9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