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山大学副教授网课直播现不雅聊天,校方通报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稿子

1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9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10:27: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中山大学教师王晓玮在直播课休息时间中,未关闭直播,被学生发现与多名微信好友发送不雅言论。其中提到约定“在酒店见面”,一女子还疑似有孕。中山大学对此通报称,教师王晓玮教学期间不当行为引发严重教学事故,已调离教学岗位。 大学老师微信聊天,学生暗中截屏匿名发帖举报,学校发情况通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在国外社交平台发表不当言论事件还未平息,网传川师大某副院长、教授猥亵女教师事件还没有最新通报,中山大学博导又因不当行为成了网络热点?

教师被调离岗位,究竟做了啥,也该说清楚吧?7月8日18点42分,百家号-中国新闻网发布资讯《中山大学通报教师上网课时不当行为:调离教学岗位》。

教师上网课有“不当行为”,学校应该调查处理。我们注意到,中山大学发布的“情况通报”里,两次提到“不当行为”,但是并未具体言及“不当行为”是啥样的行为,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其一,在中山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中,教师的哪些行为构成“重大教学事故”?要得出结论,先得摆出涉事教师的具体行为,否则,公众怎么知道?学校不公开,公众不知道,又怎么理解该大学的处理决定?

其二,如果不公开涉事教师的“不当行为”是什么,学校又凭啥得出“严重违反教学纪律”的结论?学校可能认为学校自己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告诉公众。如果内部处理,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然而,要让媒体公开报道,那也得考虑公众的知情权。

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如今媒体资讯发达,针对中山大学的通报,百家号-每日经济新闻18点43分发布《中山大学副教授网课直播“翻车”,微信聊天内容不堪入目,学校处置通报来了》。

看到标题中的“不堪入目”四个字,我们也能猜到点什么。该资讯称,中山大学官网就此前网友反映的该校副教授网课中出现不良内容的情况,作出通报。看到了吧,标题中有“不堪入目”,正文里有“不良内容”,而非“不当行为”。

7月8日16点27分,百家号-澎湃新闻《中山大学:一教师不当行为引发严重教学事故,调离教学岗位》。

看了澎湃新闻报道的内容,才算明白了涉事教师、博导的“不当行为”是什么了,明白了涉事大学发布情况通报时为何不提“具体行为”了。可能是考虑到具体内容“不雅”,说出来“有碍观瞻”吧?

当然,这只是猜测。一般来说,单位内部公文一般不对外公布,只对内公布。或许,中山大学不提涉事教师的具体行为表现,属于惯例,我们在此不谈,反正这一事件已经被官方媒体报道了。

从澎湃新闻报道看,有这样几点需要思考。其一,更准确地说,涉事教师的问题应该是“言语不当”或者“言语不雅”问题。其二,涉事教师微信聊天的内容属于个人对个人,并非面向社交平台公开。

其三,涉事教师的聊天内容被曝光,一是直播网课,中间休息时为关闭,聊天内容弹出,被学生截屏、曝光。于是,有网友将涉事教师的聊天内容通过豆瓣、微博等社交媒体曝光。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看学生截屏、曝光现象?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不管涉事教师是什么职称,在什么样的专业岗位上工作,都应该明白上课时间属于上课时间,休息时间属于休息时间,即便中间休息聊天,也不该发内容不雅的内容,而是应该自律才是。

其次,从上面的截图内容看,发帖者称“以免王叫兽挂我科”,证明发帖者是“担心”挂科的学生。学生网课休息期间,发现弹出教师不雅聊天内容,截屏的目的是啥?仅仅是为了在社交平台举报?

, S4 n8 M0 {* `) s" v7 ?: r- U' _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16 15:4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