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民族文化与乡情 ——记著名收藏家许家德和他的“许氏博物馆” 许家德,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人。他是来自大山里的农民的儿子,没有什么特殊背景,1978年踏上从军之路,1984年他放弃了在部队提干和转业到政府当干部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创业之路。他白手起家,办起“家德钢构”厂,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三十多年的拼博,从全国1600家同行中,冲进前400强之列,虽然还只是百人职工的小企业,却成为了县内的纳税大户之一。: G$ ], e- D& q' E+ o
( a% P& ^, L! V
他中专毕业就走向了社会,自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坚守一颗通过努力创造未来的初心,他从不玩牌、不搓麻将,也不为任何社会时髦所诱惑,只注重参与县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他的企业越做越强,他慷慨的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捐助家乡各项公益事业,也热心资助困难的员工或家属。在他良心得到安慰之后,他把大部分收益都投入到了收藏事业中。乐此不疲,无怨无悔,持之以恒,他最终善因结成善果,对文化的爱和对家乡的爱,引导他将自己的收藏成果展示给乡亲和世人,为此他建起了“许氏博物馆”,此馆已经名列“2019全国博物馆名录”之中。这些记载了许家德先生的心路历程。 一、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树立崇尚伟人的文化理念。 正如毛主席说的:“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许家德的收藏爱好就是起因于对毛主席的热爱。 他是出身于解放后翻身农民家庭的孩子,兄弟姐妹多,一母七胞,比他小1岁的妹妹出生不久,父亲即亡故,紧接着母亲又久病无钱治疗而瘫痪,一直到1978年,他中专毕业参军前,他都是生活在家庭贫困的阴影里。 许家德清楚记得,1958年,二哥许家杰应征当兵。那时他才4岁,已经会唱《东方红》,虽然还不明白歌词的意思,唱得也很走调,但他却已明白哥哥是去当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的兵,所以他就唱着这首歌和家人欢送哥哥。1968年,二哥在部队被选为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先进分子”,当年9月15日代表部队去北京,毛主席接见了他。他二哥还买了几百本老三篇寄回家乡,让学校发给学生和老师。9月30日他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副团职。遗物送回家后,箱里仅有几件平时换洗的衣物,一套毛选四卷和分装在几个像框里的几百枚毛主席像章。当时还是家朋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许家德,也是红小兵,已经知道家族同辈人中的许家朋是一位了不起的志愿军英雄,也觉得二哥也同许家朋一样了不起!他要像二哥那样把毛主席当神来崇拜!从此以后,他开始收藏毛主席像章、照片、各种版本的书籍,不管到哪里工作都带着。1976年出去读技校、招入到部队,1984年转业回家乡工作,都始终带在身边。并且,一有零钱,就收藏和毛主席有关的各种文物。 虽然,曾经一度,社会上有人以“毛主席是人不是神,有功也有过。”为由,出现漠视甚至歪曲毛主席的历史功绩。但是,许家德始终坚定认为:毛主席是伟人,他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坚信毛主席,坚信共产党。坚信社会主义不会错。自己收藏有关毛主席和其他伟人内容的文物,不仅表示自己对毛主席和其他伟人的始终不渝的尊敬,也是对伟人的革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所以,他不管走到哪里,一见到毛主席像等物品,没有钱借钱也要收购。当文物市场开放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今天博物馆中“伟人厅” 的几千件展品。 二、把家国情怀用在收藏上,通过收藏认知中华文化,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明。 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就会缺乏一种归属感。多年来,许家德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身处文物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寻求自己的心灵归属?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珍惜、维护、继承、发扬自己本民族的,尤其本地域的文化精神和传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理论才能解决本质”。 许家德在收藏有关毛主席和其他伟人内容的文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经典艺术品是经久不息的传统文化,是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源泉,是历史遗存的精华, 这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独放异彩,时不时被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辉煌历史文化所震撼,认为只有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生命线。有了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许家德的心灵也就找到了归属,就是把收藏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作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任。这责任不仅让他开阔了历史文化的眼界,扩大了收藏文物的内容,也坚定了他孜孜以求、毫不懈怠寻找文物精品、珍品的脚步,尤其那些蕴含古徽州地域历史文化的物件;更有一种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慨。 2004年,一位收藏好友告诉他有一对9层透雕的精致窗栏板,是徽州本地的精品,被一位上海人收购,准备以25万元出手。时已腊月二十八,许家德立即请朋友带他去找到那位上海人,经过几个小时的说劝,终于以22万元让给了他。还有二块7层精品木雕板,杭州一位老人已支付定金,他心想无缘了,仍然没有死心。后来听说又以10万元转让卖给了杭州的一位老收藏家,就一直关注着其动向,历经十年后,机缘巧合终于又回到了他的手中。 2006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一块题名“跋罗堕尊者”(骑鹿罗汉)的罗汉瓷板,落款为“黟山王大凡画”,立即想到黟山是黄山的古称,王大凡因先祖居于黟县,故号“黟山樵子”。 他是珠山八友的发起人之一, 从1928年到1949年,他一直率领同仁,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而努力贡献。珠山八友的“文人画派”,艺术之所以与六百年的官窑瓷器并驾齐驱,成为中华文化的双子星座,两峰辉映,就是八友的艺术作品中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历史的光芒、精神的光芒。他笔下的仙释人物《新八仙》和《十八罗汉》,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充满着人性、人情味、有血有肉的人。许家德想到这里,兴奋无比,二话没说立刻收购了下来,并开始了追踪其他17块瓷版画的艰难历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至2009年,终于在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地的一个个民间收藏爱好者手里高价收齐了这一套瓷板作品。2016年,一位瓷板鉴定人建议他拿到香港嘉德拍卖公司以800万元的起拍价参拍,他断然拒绝了,说:“我千辛万苦、不惜重金收齐它,不是为了赚取巨额利润,而是为了这套精美艺术品以完整的面貌,展现于观众面前。” 2015年,他听说某处某人那里有一幅乾隆时徽州休宁人在杭州创作的10米长、0.3米宽的《织锦图》长卷。他联想到这长卷正是反映康乾盛世时期,徽州人安于男耕女织和平生活的景况,就又迈开步伐上了追踪之路。经过长时间的寻访、追踪,终于高价收到了这幅长卷。 三、按照收藏科学,建立反映徽州文化传承的特色博物馆(许氏博物馆)。力所能及的做好系统收藏。 经过坚持不懈的三十多年努力,许家德有了5万余件藏品,有伟人像章和画像、伟人瓷器、玉器、青铜器、名家书画、琥珀、玛瑙、珐琅、翡翠、古钱币、奇石、金银饰品、古籍善本、文房四宝、金石、工艺品、明清家具、象牙佛像、牌匾楹联、明清徽派三雕、阴沉木、名贵红木等等,其中有许多属国家一、二、三级文物珍品。他觉得不能让它们继续深藏于仓库中,应该尽早整理出来,向世人重现其地域历史文化的㶷丽夺目的风采。于是,他迈出第三步,在绩溪县城徽山大道旁,建起一座五层(另有一层地下仓库)楼的、反映徽州文化传承的特色的“许氏博物馆”。 面对几万件收藏品,有人劝他:“不妨筛选出精品来展出,其余的可以再去换取精品,这博物馆的档次便会越来越高。”他笑笑,毅然回答道:“不!每一件物品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所以,我收藏既不为利,也不为名,是在收藏历史。什么叫历史,今天便是明天的历史。即使是今天的普通仿制品,也注入了今天这一日的历史内容。尤其让它流散在市场,为少数人观赏、赢利服务,不如我集中在博物馆里,供大多数人观赏,重温历史,弘扬文化。何况,我一开始就打算,最终要将这所有捐藏品捐献给国家,哪能改变初衷,得而复弃!”又有人开玩笑说:“既然不为名,以后又要交给国家,冠名‘许氏’是不是……”他笑着回答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考虑了好久,我这个博物馆,无论从性质,还是内容,都想不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想来想去,觉得‘许氏’既是我们县的大姓之一,就代表了一部分人民,也没有突显我个人的意思。名称么,也只是个符号,暂时用着,将来交给国家后,政府自然会重新命名。” 经过认真分类,以明确的主题分设九个主题厅: 1、红色文化厅: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展现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农耕文化厅: 徽州农民在长期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中孕育、形成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对于培养后代子孙,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徽派古建文化厅: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徽严地区——一府六县及淳安、建德)、浙西的婺州、衢州及泛徽州地区(江西浮梁、德兴;安徽旌德、石台)。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以马头墙、小青瓦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风格清新典雅的石雕、砖雕、木雕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融为一体,或富丽堂皇,或清新简朴,各具特色。 4、匾联文化厅: “匾联”即指匾额和楹联,是徽州民居和祠堂、庙宇、园林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装饰部分,不但能点缀厅堂、楼榭,装饰门墙,在园林中往往表达了造园者或园主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丰富景观,唤起联想,增加诗情画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徽州传统园林的一个特色。匾额以三字四字的为多,横置门头、墙洞门和厅堂上壁,一般为家族堂名、景点名称或对家族、景色的称颂。楹联与匾额相配,或树立门旁,或悬挂在厅、堂、亭、榭的楹柱上。楹联字数不限,讲究词性、对仗、音韵、平仄、意境情趣,是诗词的演变。特别是名联、名匾,不但景观添色,还是优良家训家风的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发人深思。 5、文房四宝厅: “文房”就是书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四类书画用具,已是今人皆知的常识。“文房四宝”不仅是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的文具用品,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在于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天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的艺术品。所展示出的不仅主要产于徽州历代的“文房四宝”产品,而且还有古徽州学子和商人在各朝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告诉人们,在旧社会生活那么坚辛,还要执着地教子传承历史传统文化和技艺,正是一代代徽州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千百年古徽州历史文化辉煌。今天我们更应该负起传承的时代责任。 6、陶瓷文化厅: 陶瓷器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我国人民有一个好传统,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谐、吉祥。因而,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7、宗教文化厅: 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结构(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为规范(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内容(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类在具有社会组织结构后,有意识地发展的一种社会行为,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和维护人的社会性,从而维护人类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徽州宗教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呈现出浓厚的徽州地方特色。佛教、道教、儒教等三大宗教在古徽州一府六县(黟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境内长期广泛流行,还有自然神和乡土神这两类。自然神主要表现每年定期举行以驱邪纳吉、祈年报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大型神会、傩舞表演。所谓乡土神,就是对本土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的神化。祭祀的多是对本地开拓和发展作出贡献的真实人物,比如汪公(华)庙、朱文公(熹)祠等。展示宗教神像和物品,旨在在精神上赋予人们智慧和自律心,使每个人都能自发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重视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扬善去恶、协调人际关系、稳定人群等,从而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而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正面影响。 8、古玩杂项厅: 古玩收藏在中国是一个恒久而常新的话题。它表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寄托着中国人对于传统的推重,对于厚重的文化沉淀的崇尚。通过古玩藏品的展示,让人们既享受到文化艺术之美,又明确古玩收藏与文化的关系,与个人文化学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在收藏实践中自觉地去学习、研究,深入发掘藏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一份有益贡献,也是为世界文化宝库添砖添瓦。 9、休闲体验厅: 休闲文化,是指人类通过休闲活动过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思维模式、艺术等物质成果和杜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休闲主体文化、休闲客体(休闲场所、设施)文化和休闲中介文化。休闲文化概念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现代休闲活动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表明休闲活动的展开与人类文化的交融又生成了新的文化层面,休闲文化成为现代社会高效的社会生活和优质的个人生活的重要标志。2015年,发达国家全面进入“休闲时代”。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改革发展的飞速变化,休闲与休闲产业的发展势头趋势也超乎人的想象。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许氏博物馆”增添了休闲体验厅,旨在积极地引导人们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度假。 四、做好家乡的文物保护维修,整合徽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家乡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说,“许氏博物馆”只是全国千百个民间博物馆中一朵小花的话,那么许家德为家乡发展地域文化旅游而保护生态、古建筑的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则是唱着一首无声的歌。 这里仅举三件事,就足以让人们刮目相看,就可以看出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宽大厚实的胸怀、坚定不移的意志、纵横捭阖的魄力。 1990年7月,绩溪遇到几十年不遇的洪灾,一股山洪将许家德的老家磡头村拦腰冲毁。其中一幢是政府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战斗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金星奖章的许家朋烈士重建的祖屋片瓦无存,屋子地基成了一个九十度的陡坡。许家德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那时,他创业伊始,倾力为家乡重建捐资。事后他头脑里萌生一个理念:抗灾、救灾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防灾。而防止水灾最重要的则是养好河流源头的山场,保护生态平衡。1997年,他闻讯林业部门将请宣城拍卖公司来主持拍卖戈溪河源头之一的仙人庵山场上几百立方成材杉木,立即骑着自行车走东家,串西家借钱,硬是凑足了27万元押金,气喘吁吁地赶到拍卖现场,交给拍卖公司。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看到他从一大旅行袋里倒出一扎扎人民币,竟然还有许多是一、二元票面的,都为他这种精神所打动。当然,感情归感情,市场运作还得按照市场法则进行,尤其当着八家竟拍人势在必得的眼光,更没有任何理由好讲。拍卖仪式正式开始了,起拍价为170万元,开始是10、20万地一档档唱价,唱到200万时,就只剩下许家德和一位浙江老板两家。许家德明白那位老板的最终目的就是企图从这一山成材中获得巨额利润。他暗下决心,哪怕变卖了刚起色的“家德钢构”长,也要竟拍到手!唱价的档码越来越高:240万、270万、300万……当对方叫到380万时,许家德明白超过200万,不但赚不了钱,反而还会倒贴一笔砍伐、运输费用及其税收,对方只是在与自己叫板,现在已经到了极限,又想试探他的魄力。何况他自己之所以参加竟拍原本就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保护家乡生态,只化了27万押金达到了这一初衷,太值了!于是断然叫出了一句戏剧性的价码:“381万!”。他成功了,他不但没有砍去那些杉木,反而在空缺山地上补种上了杉木和山核桃树,交与了村委会。 磡头村是许氏千百年聚族而居的古村落。“磡头磡,上床三档磡!”这句民间熟语概括了村庄的地形地貌。村区古建90%以上为明、清、民国所建,古貌依旧。老村区长1公里多,宽约500米,两头小、中间大,形似金鱼。发源于村南高山大岭的云川溪,从村头到村尾的水位落差近100米。还有许多小溪,流经东半村,汇注云川溪内。大小水溪,流水潺潺,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流水声中。沿溪岸边的两条街道,名为“水街”,用花岗岩条石铺就,临溪的街边护以花岗石栏杆。街道随溪流落差而设阶级,房屋沿街随殂就势而建,村落依山傍水而成。民宅多为内开“四水归明堂”(俗称“天井”)的两层楼房,结构为三间两过厢,合理实用。古建筑专家赞为“徽州古村落一颗明珠”,是安徽省政府1989年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自2007年以来,每年3月底4月初,在此举办绩溪县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和全国摄影大赛。届时,来自全国的摄影爱好者和成千上万游客涌来,却苦于无处停车。其实早在2006年就触动了许家德那颗报效家乡的热心。他毅然出资65万元,买了9亩山地、菜园地,苦口婆心劝说几十座古坟坟主将其搬走,建起6千多平方米的停车场,无偿交给乡政府安排使用。 许氏宗祠(1998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代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所建,形制雄伟,气势恢宏。有一座嘉靖十六年(1537)许金为祖母章氏树立的四柱三门五楼“节妇”石牌坊,其形制、规模、雕刻等都不亚于同时期官府为胡富、胡宗宪立的龙川“奕世尚书坊”。既非跨道而立,亦非位于家居之前,而是设于许氏宗祠的正门前,这种宗祠与牌坊的布局,在我国传统男尊女卑的宗法社会背景中实为罕见。如果说磡头村是“徽州古村落一颗明珠”,那么,这祠堂和牌坊则是明珠上耀眼的光点。民国时,祠堂即用作于小学,近百年的不断改建,而中进享堂和牌坊有幸保存下来。“文革”结束后,继国家修复龙川胡氏宗祠后,各地民间陆续集资修复一批宗祠。磡头许氏众人同样也跃跃欲试让这颗明珠重放光彩。可修复它没有上百万都不用想了,而村中除了农民,大多是工薪人员,能出资十万以上企业家屈指可数。村人想的自然也是许家德所想。为了开发家乡的旅游事业,“舍我者谁!”许家德又一次自动肩负起这个责任。他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自己动手,制订出修复方案,绘制出施工图纸,交给施工单位。紧接着,不断地跑市、跑省,争取文物、教育部门的支持,收回学校,折去教学楼,办理申报,获得立项批准。历时八年,终于将许氏宗祠修复完工。 以上仅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大概,至于许家德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所尝到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述,只有他自己知道。当人们问起时,他淡淡一笑,回答道:“没什么。身为一个共产党员、转业军人,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做了这点事,应该的。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还能算是对党、对人民、对社会的养育之恩的回报吗?” 由此可见许家德收藏的是民族文化与乡情,他也在释放着民族文化与乡情。这是源于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绩溪是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这里是胡宗宪,胡雪岩,胡适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是抗美援朝战斗英雄丁家朋的故乡,是原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故乡,这里的历史文化基淀深深的影响和教育了许家德,也成就了许家德。许家德带给我们的思考是:记住乡愁,珍爱遗产,传承久远,这是我们都不容回避的立身回答的命题,如何与历史同行?如何与现实相伴?如何追逐梦想?肩负起火热的责任和使命的担当,才能读懂生命和生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来源:联合传媒网) ' F8 \6 p0 M$ s9 g! s-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