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青报:15名干部倒在“36条鱼”上 还不够警醒吗?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38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15: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原标题:“官僚主义害死鱼”的沉重警示

# b, w8 U1 x  `3 D7 I( z
  36尾珍贵的中华鲟在养殖基地意外死亡,当地在建工地被指称为直接“肇事”方。然而,在质疑声中,一次次批示、约谈和通知,甚至赶赴湖北荆州的工作专班,没能救得了36条珍贵的子一代中华鲟的命。近日,湖北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立山做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围绕“拿出实招硬招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题接受采访时,披露了中华鲟子一代大量死亡问题。
  从这次采访的主题“拿出实招硬招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可以看出中华鲟死于何手了。这不禁让人想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这可以称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鱼”了。
  中华鲟作为长江特有珍稀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国宝”,有着“水中大熊猫”的美誉。然而,由于生存环境的不断破坏,中华鲟正面临着灭绝的风险。近两年,在长江流域发现的野生中华鲟,只有二十余尾,且其自然繁殖已经开始出现年际不连续。而子一代中华鲟是人工条件下,野生中华鲟被取卵、受精、孵化得到的个体,全国不足1000尾,珍贵性可见一斑。
  而现在,仅仅一次施工就害死了36尾,占到了子一代中华鲟现存数量的三十分之一还要多,令人瞠愕。回顾过程,完全可以避免。国内鲟鱼保护专家认为,项目从规划之初就“遗忘”了这批中华鲟。而后来,面对曝光和调查,工地施工照旧,甚至有了一次次批示、约谈和通知,还有工作专班,都没能摁下“伤害键”。
  静而思言,如果规划再慎重一点,也许就不会发生伤害;而当问题发生后,能够高度重视,及时调整方案,也许就不会扩大伤害。可是,这世界上最难得的就是“如果”,正是因为没有“如果”,才导致了36尾珍贵中华鲟的死亡。当然,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利益协调问题。比如有专家称,“政府少数官员质疑这批中华鲟及其价值,而企业又以之为‘谈判筹码’。”但不管如何,都不能以中华鲟的生命为代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什么能害死人?从根本上讲,形式主义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可以看到,一旦沾染上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然会出现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正如在这起事件中,哪怕一开始不知道中华鲟的价值,但只要作风不出问题,也会迅速“补课”,出现问题也会迅速“纠偏”,何至于一错再错,扩大错误。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害死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能害死自己,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怕的就是害死自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连接着不负责、不担当,不负责的背后是不必负责,不担当的背后是不必担当,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已然制度化和常态化。据了解,因为这件事,查处了15名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其中厅级干部2人、县处级干部7人。这么多领导干部倒在“36条鱼”上,闻者足戒,难道还不够警醒吗?
  中华鲟死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手。就形式主义而言,主要表现为面对批评、批示、约谈和通知,慢落实、假落实、不落实;就官僚主义而言,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脱离基层,不问实际。在这件事中,官僚主义表现得更加明显。36尾珍贵中华鲟的死亡,15名领导干部的查处,都在提醒不能再上演“官僚主义害死鱼”了。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事实也一再表明,谁再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坑别人也会坑自己,误人事也会误己事。(乔杉)
责任编辑:张申
$ y  p! s9 o1 u$ f- C* W2 W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3 15:5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