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今中国文坛最红最火的人是谁,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一个大红大紫的人物却是一个“怕见人”的人。 莫言的“怕见人”早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有了,早在211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其他获奖者接受采访的时候,莫言正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记者们几乎找不到他。他说自己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在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前的一个多月里,“怕见人”的莫言回到了高密,这段时间里他常找老友毛维杰喝茶吃饭。 “无论他的名气多大,在高密他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和莫言有着十多年交情的毛维杰,现在是莫言研究会的秘书长。他说,在高密,尽管每个人都认识莫言,但莫言在这里就是一个普通人。 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莫言并没有改变其“怕见人”的秉性,获奖之后一夜之间,整个高密都为这位家乡作家的惊人成就而举城沸腾。在得奖当晚“被迫”和媒体见面之后,他便躲了起来。第二天一早记者打算赶去的莫言文学馆,原本有一场关于莫言作品的研讨会,据说莫言也要出席,但当记者赶到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讨会因故取消了,莫言也不来了。 莫言认为在得奖当晚见了记者一面之后想说的都已经说了,之后就一直躲在高密的家中看书,即使有记者敲门也全然不理,手机也关掉。直到第三天下午,由于来到高密的记者越来越多,在宣传部劝说下,莫言才不得已再度露面。 莫言的“怕见人”在中国文坛并非个例,中国另一位文坛泰斗,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在这方面可谓是与莫言“同病相怜”。 钱先生虽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但也是“怕见人”,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钱先生越是不愿露面,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莫言与钱钟书的“怕见人”其实是他们淡薄名利的性格使然,也是他们自甘寂寞,追求宁静理想所为。 诸葛亮在《诫子书》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是啊,一个人一生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毕竟有限,如果什么都想要,要名要利,心思就不会被完全投到工作中去,他们可能在荣誉的名义下,得到了不少作为物质人想要的东西,房子、车子、位子等,但作为精神人的所得就少了很多,工作上平平庸庸,无所建树。从另一方面来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只不过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名与利都只是过往云烟,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一生为名利所累,失去了享受人生之快乐的机会,实在是本末倒置。 淡泊名利并不是每一个所做就能做到的,淡泊名利,不仅要有一种心态,更要有一种韧劲,这样,才能不为权所欲,不为财所惑;不为富所骄,不为贫所移;才能使淡泊心态得到升华,淡定人生,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淡定人生则是一种超脱。一个人若能够像莫言与钱钟书那样做到淡泊名利,那便是一种人生丰富阅历的展现,是一种智慧,一种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