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红色旅游景点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本报记者 衡昌辉 摄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华清俄么开办了自己的拖拉机修理点。本报记者 田为 摄 毛尔盖地区脱贫,曾是松潘县的一块“心病”。 毛尔盖地区位于阿坝州松潘、红原、黑水三县交界处,占松潘县面积五分之一,人口4700余人,是以畜牧为主的藏族聚居区。这里距松潘县城170公里,平均海拔约3270米,由草原乡、上八寨乡、下八寨乡3个乡8个村组成。这里红色资源丰富,著名的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在此召开。 在红军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当地干部群众努力奋进,毛尔盖已大变样。 □川报全媒体集群直播长征路报道组黄大海 记者 徐中成 雷倢阮长安 田为 发自松潘 收获多 收入7年翻了近3倍 10月14日,川报全媒体集群直播长征路报道组来到毛尔盖时,一场秋收庆祝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对毛尔盖人来说,这一年收获太多:第一个银行网点建起来了,第一个加油站建成了,盼了多年的草阿路也在9月通车了。 地处偏远、交通设施落后,过去毛尔盖的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松潘县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特别是2013年全面实施《松潘县毛尔盖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3-2015年)》以来,革命老区步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与2008年相比,2015年毛尔盖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636元增加到9850元,增长273.67%。 也从2013年起,毛尔盖地区实施“一村一幼”工程。目前,已开办5个幼儿教学点。为发展红色旅游,2010年,松潘县投资300万元对毛尔盖会议遗址、沙窝会议遗址进行修缮。2013年以后,又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对两大遗址进行修复与景观打造。“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毛尔盖规划建设红军长征过草地博物馆。”松潘县副县长甘健平说。 路通了 牦牛奶也能变现 10月,草原上的草已枯黄。草原乡草原村牧民拖多和家人忙着把50多头牦牛赶上小货车,“路修通了,半个多小时就能把牦牛转到60多公里外的冬草场。”拖多说,小货车是他9月底才从成都买回来的,主要用来帮家里的牦牛转场。 拖多所说的路,是指草原乡至红原阿木乡的路。过去,每年10月至11月,当地牧民赶着牦牛转场,全靠牛驮马搬,要一周时间。 在69岁的牧民索多看来,路通了,钱也更好挣了。索多家有100多头牦牛,过去因为交通不便,牦牛产的奶只能做成奶渣或酥油。草阿路开通后,红原奶粉厂的车便能直接到家里收牛奶。每公斤牛奶的价格15元左右,一年下来,索多便能收入1.3万元。“毛尔盖地区已纳入阿坝州旅游内环线规划。”松潘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君透露,“十三五”期间,将构建起黑水-毛尔盖-红原的旅游内环线交通网。这也让草原乡党委书记泽登充满期盼,路修通了,草原乡美丽的更萨草原、羊拱海高山海子风光将为更多游客所知。 转观念 孩子读书铆足劲 离松潘县城最远的下八寨乡,孩子们在学习上有了新收获。 下八寨乡共有1077人,216户,小学生的毛入学率为100%。下八寨乡副乡长甲尕木说,数据背后离不开教育观念的变化。 2013年,下八寨乡党委书记、乡长挂帅成立阿坝州第一个教育促进委员会,全乡所有机构、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成了会员。 为提高群众积极性,促进会分别对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提供500元、800元、1000元的奖励。甲尕木说,钱不多,最重要的是能起激励作用,谁家有孩子不读书,要被周围人看不起。今年,教育促进委员会就发出3万元的奖金。 毛尔盖地区有下八寨、上八寨、草原3所中心学校,校舍全部达到8级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校舍总面积达到12547平方米,较2008年增长387%。 故事 精准扶贫户办起拖拉机修理点 在上八寨乡,去年以前,华清俄么是克藏村2组最穷的一家。 父亲在10年前生了一场大病,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母亲、妻子接连离家出走,留下重病初愈的父亲和两个孩子。前年,妹妹离婚后也将孩子寄养在这里。接连遭受打击,华清俄么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依靠精准扶贫的帮扶政策,县里和乡里为华清俄么争取了3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利用自学的拖拉机维修技术,华清俄么开起当地第一个拖拉机维修点。当地是牧区,几乎家家都有拖拉机,但苦于没有维修点,坏了只好丢在一边,华清俄么的生意不用愁。 更让华清俄么自豪的是,他在今年7月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 E1 L+ \0 s$ d' I2 d( `3 S# Y/ M5 p
5 o% W# m3 x. f8 R5 x
+ |9 Z& G9 x+ a, ~% M&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