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
0 T% U0 M$ b: |4 p3 y: [$ I2 d) f6 Q4 B# c8 D' r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塔、酸奶什么的,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5 Q% r9 O, A6 N/ g, R7 s
/ X T3 P; ~: I% X& ~" L3 \
4 w9 t) {% j/ L( T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也尽地主之宜,没想到情况也几乎一样:他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进去。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老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 x5 G) t& P3 P7 ^" x3 w0 U" _) s8 d- w% |/ S; C
1 X2 E, ~1 ~0 S- U" V
% S/ Y% l& r5 Z8 c
" _" o& }$ i `, w+ ~! v, p- b* g A! @3 a5 ?3 u7 r" c' _
: l+ Q* ]' b6 S1 v
# t( M: u0 C- S 汪峰在《存在》中唱的,以前我似懂非懂,现在完全懂了:; }" O) @" S; N7 {
" J! E7 f' g6 m3 N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 v4 c4 z2 L
0 w8 V) R% C! d( g7 [9 `1 U* D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G1 N# U* W/ E8 U1 k' }* P6 j$ K: h
# {1 T& m! G6 y, R0 P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4 q5 k r/ i' \5 z4 |" j- w
# A* O/ o) C' B4 ]! P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 X7 I3 v$ \& R3 |( d& h: n" m3 w& }2 r) N( G0 C. e; n' c7 @+ z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5 @ t, ]+ g3 q/ E
8 s4 x1 v/ I3 Q* q" k, Y# A! j' m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4 z+ a3 D% v, X/ W* V0 c/ `: ?
/ s; ]8 t0 {7 g+ d% O+ p1 q 我该如何存在……& y4 q0 V. D: L; n2 }; c- Q
+ E e! A# d) O' c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 \) {. i7 @7 K; y8 v3 L. C, _0 |# [/ m$ a$ z
几年前我去哈佛大学做学术交流,发现费正清研究中心有学者在研究一个课题:如何与未来中国打交道?我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美国学者回答说:30年后,人类历史将迎来一个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小国而是大国,他们将如何与世界相处?这是福音还是灾难?美国学者必须为世界研究预案。我现在明白了美国人的远见……
* ?/ O/ m: F0 A; P1 D) j% y5 k: G# t8 o' F; |: |' ?+ u& y
0 e% c; ]' k- _& z( {1 B, G
+ |2 i. t9 R8 S4 U4 {
* t8 Y" H1 [/ l* j0 e" v1 |) |# B
; _0 f' [# @& s B 10月4日晚上十点,我将上述内容用微信发出,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朋友纷纷议论和全文转发。截至5日中午12:20,已经有540条评论和点赞,各种观点都有。我选择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 Y6 Y. O0 o1 v- Z3 N
7 n6 z7 Z, Y x% Z/ k 1、中国的人口密度太大,竞争太激烈,孩子要成“材”多经历学校家庭双重高压,子女父母不亲太常见!对孩子而言,爱不是如你所愿,而是如我所是。8 _- W V v. S9 J% J A
# h% A# K( p! F' b2 x/ @ 2、大多数独苗当宠物养哪会有感恩之心哟。
- y0 H% Z* t6 m0 o/ Q4 J* r3 L/ D, A
3、看着我天真的懵懂儿,我会想到当年那个二楞子不领妈情的自己。可人生没得后悔药吃,很多事要自己明才会明呀!: @5 t# }6 f2 a2 a0 z, i8 Q
4 M# N; @; e0 Q+ x0 s: u! i 4、独生子女中能出几个大师?又能有多少人愿意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又有多少人能承受看不清希望的打击?这些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吗?% |6 _+ k6 U% ^: |8 X0 F/ G2 p2 h
# z/ [* B2 f" K2 b: @% n 5、这是个极度“自我中心”的时代,越是想爱就越是受伤,但还要坚持着爱下去…不是为了感动对方,因为那可能是更多的泪水,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曾得到的爱……
( p1 {8 u+ U4 O! n
: H7 a6 [, V4 \+ T( U& f" M# S 6、龙大哥,我想,不养儿,不离家(不是去外省读大学,而是出国生活)是不会真正明白父母恩的,您想想孩子多了,父母根本不会如此专宠一个孩子,家庭不给吃的苦头,以后社会也会给吃的。这现象是暂时的,我期望是暂时的。期望您的朋友们能原谅小儿女的一时愚蠢。
! e2 C& f0 u, E
/ ^. j( w6 K+ Q g6 x0 t 7、突然间觉得,如果父母儿女之间能有一种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会不会好点?9 k/ D' b" J+ H' e
$ ]9 r* n4 M1 }+ M0 e 8、站在儿女的角度,有时候父母的关爱也会成为一种隐性的负担。7 P; C. B9 |2 e9 ?# R, p/ \- B; N0 O
7 i/ M& @ r8 T9 Y1 J 9、现在是自得其乐的年代到来了,中国的父母是应该向美国的父母学习!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一辈一定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地生活,远远地看着儿女们健康成长的背影就行啦!你说呢?9 Q2 M: B* z# ~- m+ {: E/ Y) t
& _4 F1 y: w8 C2 Y 10、虽然很同情这些老父母,但是我还是得说,会教出这样的子女,父母本身就有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教他们善待他人,现在怪他们不孝顺,又有什么意义?
% p% t! x) `9 ] }
+ D) i9 F' }0 ~5 [; S$ h 11、我个人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有问题,人性本质是相似的
- \, G% |+ ]) ^- Z( {. @) G( `& m4 W1 o e* T: m
12、一代担心下一代,未有了尽;不如放手,他们可以的, h$ A) G! B2 G! e
4 |, m: r/ T" m% M: d: I 13、大抵问题不在于独生子女本身,而的确在于那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确实“感情泛滥”而又不懂“尊重子女”为何事的媬姆型家长哈……年青一代希望首先需要尊重是有出息的表现,不应以爱的名义不经意间剥夺之。想去看孩子当然应该事先商量,就像我们去看朋友时肯定先打个招呼,尤其在节假日。这个大学生及时给予了父母一次“挫折教育”,真棒!如果我是那个教授父亲,虽然有点感到没趣,但回念一想肯定颇为得意!! B }5 }! x8 b; W$ `
9 @9 h% D# O7 r. f9 P0 [ 14、我们只是用我们的价值观作为标尺衡量下一代,所以我们屡屡受挫乃至被打击。当我们把子女真正作为独立的个体去看待,也许一切可以释然。或许这与是否独生子女无关,却与个体意识逐渐苏醒有关。
- L5 X7 z8 A. l
9 c0 G/ u% b( P# k, z 15、哎,所以俺放假一定带小孩回家乡看父母,希望她以后有样学样吧。9 n G3 `: Z: ?9 k
: L7 x2 j; }& @9 K& s2 Z
16、唉…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不懂回报,不懂感恩,也无责任感!
' E! m& k, y7 f5 W, P; u% G# z
8 ]( k3 x+ N5 p3 h2 T, Z5 e 17、慈母爱意浓,严父情意深!未来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亲被泪淋湿,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修身不修性,育人不育德!
- q5 e$ z: o, E3 {8 v& T( G" t2 O
2 G, @; G5 [8 }% u* Y5 `! r0 w 18、呵呵估计只有当我们的下一代做了父母,才会为曾经的今天后悔和惭愧。/ @+ T2 s; T- m4 [! p; ^" s) K
; T, j7 s$ m6 z4 ]% S- ] 19、其实不尽然吧同为大学生我非常乐意并珍惜和自己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像这次国庆我爸有事来广佛我和我弟都特意推掉同学和家人在一起。据我所知我身边也挺多同龄人是很珍惜他们的家庭时间的。 I4 r# U; q; V
2 q! Y* V% o- N& u6 H 20、不是独生子女特有的问题,而是一代教育理念与沟通方式的问题。50、60后的人经常会用那一代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来管束80、90后,他们以为那样才是对的,却忘了时代已有颠覆性不同。其实若90后还以父母辈的模式去生活,那才是更可怕的。现在父母辈的应该给自己“断奶”了,学着用年轻人的方式去更新自己的生活,才能吸引后辈主动加入。- y5 w U ~- l# A" W V
0 K9 X, f- d0 T
21、可能是有关隐私和生活安排。惊喜派对通常在寿星公没安排的情况下才成立,否则就是周旋两个派对的苦恼。加之,刚入大学的孩子,社交生活的重要性可能比很多家长想的要重要得多。当然,上升到亲情层面,一切都是孩子不懂事。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当成大人来对待?
Z( m9 E$ |- D% J" J, [3 \; t3 d9 c5 a) Q+ O" t: ~
22、为什么出发前不沟通好探望时间,父母是否明白,这种长假,孩子与同学肯定有安排。因为我们是爹妈,我想我,所以我就来了。只能说,因为爹妈忘了尊重子女作为成年人的自主权,所以,换不女儿对他们付出的爱的尊重。中国式父母,还是太想当然了。! N$ I/ v5 |. J" E7 E0 \- g
5 W9 E7 p# D) K4 O0 L6 {5 O9 g
23、孩子有自己生活,不必过度关爱。想想自己以前,一个人出省上大学,父母亲除了按月汇生活费,哪会有时间情感关爱?我们靠自己闯。我想,成长中的孩子,渴望独立,渴望自由,放孩子一马,让他她自由吧。现在不亲近父母,并不代表孩子不理解父母,以后不孝敬父母。我是这样看的。所以,找尽量不去打扰在远方求学的女儿。4 `) @) g, f5 \8 U' O+ t8 }& l2 y
8 ?! x* I. R1 {- ]0 Z
24、同感,前天和两个同是独生子女的晚辈吃饭,他们未曾给长辈(包括我70多岁的父亲)倒过茶,夹过菜,可能我的耿耿于怀,在他们却是小题大做……
3 q& |6 T7 P* V0 X, A* l$ W
% W- Z" B, ?$ G2 D 25、个人观点,养儿女甚孙儿,是人生一段时间的经历,期间参与了他们成长中的欢乐与烦恼,这种参与充实了我们(父母)生活,而子女能独立了,自然不太需要父母对他生活的参与(影响〉,生命历程中进入新阶段,重新回到俩人世界:别忘了,终身相伴的是老伴。这种角色的转变(从3人世界转2八世界)需要一个适应阶段。
( m3 C- h% S; s( c: y* W1 a4 @7 K! M9 h% d" U8 i1 |
26、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年青人,对新生活充满好奇,也很享受这种与初高中相对自由的生话(少了一种升学压力,少了父母约束),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对养育女儿的艰辛,对女儿的牵挂有了感性的体验,他们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那份浓浓的爱,又会回到(身心)父母身边。这是人生自然过程。在子女与生育之前,我的做法尽量少干预子女,甚至鼓励利用假期与同学结伴旅游,只是黙默关注,生活的学问很多,仅仅书斋中获不到的,需在生话体会学一些基本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推荐戴尔卡耐基系列书及弗洛伦斯妮蒂雅的性格方面专著
; i2 z' C, V% ]" M
- T0 M( I1 t5 { 27、这是只教读书,不教做人的结果。读书,老师是弟一责任人,做人,父母是弟一责任人。身为父母的教师,该怪谁?
3 X( Z2 \$ V. h$ [
5 {1 d9 X/ `( C0 K! K( z 28、10年前,我班上超过一半以上同学是独生子女,现在都为人父人母,相比之下,除没多少时间与家人斗气之外,正在想办法补人口~~二孩。
( {/ h1 Y1 ]* X7 Z) N3 y9 u4 j% K2 m$ i, E2 L9 |0 c5 o$ r5 k, d
29、面对现实,子女有子女的生活,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精彩。中国人最可悲的是一辈子为子儿而活,所以活得好累好苦。! _: j% V/ r8 u; e3 ~; J
1 Q9 }$ \$ F: }5 ]! L 30、现在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确实很强,但自我意识也强到超越了很多传统美德……; Z% Y: x% k$ L! `; c/ w
, p# x' E* ^! ^* e: d 31、好事,大人不能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自己的立场看孩子。
$ f/ K5 L3 r/ R3 i, T* Q$ }7 {9 L7 s8 _) V
32、感觉悲凉,后背都凉了!7 J/ Z/ s3 g- _! p2 R- `" r7 [6 J9 Q+ a
9 f7 N7 F' A7 s) T0 \ 33、这应该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这个政策真的应该反思。4 D$ k& N R7 N; |
1 Y. }; Z/ g, [4 c7 K( C0 L
34、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责任还是家长疏于平时的言传身教,只是一味的要求学习和给予。
1 v3 a0 C; n# s
% z& \! C( B6 R3 A- ~# B 35、好感慨以后我女儿会不会也这样对我, [, L/ x- Z, _$ o0 a
9 ~7 E6 G" B! g7 D
36、美国人的课题真是有远见!
& S# w) B6 k* y2 o
* x9 Y" }; r! g% o& z 37、中国的独生子女"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需要引导。包括现在的独生子女,与60、70后有着质的不同
6 X4 g4 }* R" l% b6 f. x( x! D2 E1 N0 Y6 c
38、龙老师必须要为此写一本书,我们已经提前进入空巢期,远方的孩子和原地的父母如何相爱,这真是个极大的社会问题。
4 }/ A/ W; P' S8 W! M% q" L% n' \1 I Y
39、龙老师。我觉得不能作为子女不能去剥夺父母的自由和生活,父母也只有短短一生可活,但人总是去“欺负”最爱自己的人。可恨。
5 f8 b' g; O) d& Z7 u* a Z& X0 b0 S4 G' B; D7 t
40、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二字最点睛!
# g& u- X9 i' |" X: p- k" k% a: B2 t: \- M% P8 B+ |2 `
41、龙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泛共鸣!建议您尽快出一本这方面的书。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们现在开始冷落、孤立、不尊重父母,以后独生子女的孩子也会以牙还牙的对待他们,这将是一场恶性循环的家庭延续问题。
: L* _ H9 A5 F, Y2 f2 [9 @6 s; t
42、现在对过去人口政策评估还早,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有许多许多的表现
5 S, Y# s3 ^7 q% u! u0 ]+ L' ]/ H$ k' \
43、复述一个故事,以前盗墓团伙,经常出现,盗走古董后,没有将下墓中取宝物的人拉上来,致其死亡,后改变方法,让团伙父子,父亲下墓穴,这样减少了丢弃墓中人事情减少了但没杜绝,再后让儿子下,父在上面,从此完全杜绝了遗弃下墓穴事件,这就是人性,父母对儿女的爱,与儿女对父母的爱是不对等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选择对儿女的爱多于对父母的爱,独生子女这一缺少竞争(竞争父母关爱)的特珠人群只不过将人性中有关父母/子女爱不对等更加放大,再者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是父母思想的克隆,干吗要将自己幸福寄托在他人(子女也是他人,只不过亲些而己)身上,那种我付出了多少要求回报同样多,更是造成在子女问题上痛苦的心理根源。如果我们在付出中(子女成长中苦与乐)充分感受到生话的充实,这己经是付出的回报,我们还会索取更多吗,还有理由索取吗?我的生活,要么读书要么孤独(不是寂寞),. B! m7 m3 v" c0 q7 v: t
8 o: Y& J8 s; c9 k
44、他们上学和工作的时候不需要父母,可是当他们有孩子时都把父母拴在自己家中,替自己带孩子,然后他们去度周末。我常常听到身边发生这样的故事。* p: ]- A# Q; V7 g
. e4 L3 D" j" M/ C' k! U! X4 ~9 T! q6 I+ C0 L5 `8 [0 }& J$ S
: b8 i5 B8 Q' H& p& ~
# k" m8 a: L( z( @7 N, ~
0 N9 x' [. ]% w0 X: | 一位佛山母亲从美国发来的短信特别让我感动。征得她本人同意,我做了一点处理之后转发如下:
6 k" x% L9 h) H: U. I* ^
9 Q1 e0 S0 H- ]9 O2 A 龙老师好!几个佛山朋友都在转发你的那条关于独生子女的微信,我一边读一边流泪。你两个朋友的经历我感同身受,只是闷在心里从来不说出来。说实话,我憋得很苦,今天索性说出来。2 X( J( L% ~8 f5 Y$ m
( w- I% g1 m7 n( U2 G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38岁那年就独自带着8岁的女儿生活,不说含辛茹苦,也历经了很多女人没有经历过的酸楚。为了让女儿不受父亲出走的影响,我以全部的母爱来呵护她成长。女儿从佛山九小到佛山一中,成绩都非常优秀,是标准的学霸。高考以佛山前5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后又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我女婿也是上海学霸,年纪不大,就已经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了。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上海的爷爷奶奶在美国照顾了两年,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女儿和他们处得不好,经常吵架。曾经担任上海厅级干部的爷爷一怒之下带奶奶回去了,还说再也不来美国受罪了。
& }. @ }$ l+ W" ]
g6 Y# P. C- o( [1 R1 \4 F 无奈之下,女儿、女婿多次给我电话求援,让我去芝加哥帮他们带孩子。我退休后单位返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心情也很好。考虑到女儿的处境,我最后下定决心到了美国。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难过,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儿、女婿几乎很少和我交流。他们早出晚归,回家只想睡觉,周末也是在家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忙碌。好像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到了假期,他们带上孩子出去度假,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到底是美国改变了他们?还是独生子女都是这个德性?0 P4 ~. w( q' m N, [
8 a5 p5 o1 \7 t E- D, D* ? 我女儿、女婿的收入不错,还经常给非洲穷人捐钱。我几次提醒他们说:舅舅、姨妈家在湖南农村,生活艰苦,你们给非洲黑人捐钱,是否也可虑资助这些亲人一点?女儿女婿的回答让我震惊:非洲穷人更需要帮助。帮自己的亲戚不是慈善,没有意义……
# U6 u8 d2 N/ M! v# Y/ Y. a! t" X$ H& m4 H) S
龙老师,我真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情无义,冷漠得
" m! O0 B7 M; c3 ?* H6 b*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