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一旅游"红黑榜"发布 "最差景区"否认问题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0:5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中,全国各景区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累计旅游收入为4822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4.4%。近年来,我国的旅游市场不断繁荣壮大,不过,频繁爆出的旅游市场乱象还是让人担心。

国家旅游局发布在昨天发布了十一假日“红黑榜”,集中表扬一批最佳景区、优秀旅行社、优秀导游和文明游客,同时也对环境脏乱、管理混乱、服务恶劣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以及不文明游客进行了曝光。然而,此次“黑榜”中两家“最差景区”相关负责人却否认了曝光的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红黑榜”由各地旅游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情况提供信息汇总而成,涵盖景区、旅行社、旅游工作人员、导游、游客五大类,其中景区又分综合秩序和厕所革命、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安全保障、旅游服务四个专项。“红榜”为最佳,“黑榜”为最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榜有哪些?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薛亚平介绍,“红榜”榜单上,因流量管控得力、旅游秩序平稳、服务管理规范等原因,北京故宫博物院、重庆大足石刻、湖南韶山旅游区、云南丽江古城等一批知名的5A级景区上榜综合秩序最佳景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山景区、山东台儿庄古城、湖北三峡大坝旅游区等分别上榜厕所革命最佳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最佳景区、旅游安全保障最佳景区和旅游服务最佳景区。

“黑榜”榜单上,发生游客与景区工作人员争执事件的北京十渡景区,安全隐患多、服务和标识系统欠缺、厕所脏乱差的张家界龙王洞景区,均上榜综合秩序最差景区。薛亚平介绍,吉林省延边州4A级景区峡谷浮石林景区因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应急预案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景区内安全设施陈旧,警示标识缺乏,上榜旅游安全保障最差景区。此外,因服务问题,北京途牛旅行社上榜不合格旅行社;因导游擅自增加自费项目、游客在景区乱涂乱刻等原因,5名导游和6名游客登上不合格导游和不文明游客“黑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榜单中,显示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综合秩序最差,厕所革命最差、旅游服务最差”。不过记者致电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却并不承认这些问题。

记者:榜单中说的这些问题存不存在?

工作人员:我们没有收到客户反馈(不好)。客户基本上入住的都说很好。就算是有投诉也是及时解决的。

记者:榜单中还说到“厕所革命最差”,就是厕所卫生存在问题,这方面有没有呢?

工作人员:没有。我们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种反馈。

记者:国家旅游局这次发布的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会对你们以后的经营产生影响吗?

工作人员:不会。

无独有偶,记者也致电张家界龙王洞景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先是称已看到“红黑榜”,正在自查自纠。随即又称不存在所谓“安全隐患多、服务和标识系统欠缺、厕所脏乱差”等问题。

工作人员:龙王洞是这种情况,目前洞内正在灯光改造,没有对外开放,这是其一;第二我们这边工作人员还没有全部到位,所以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这边暂时都不存在。

记者:你们从何时到何时没有开放?

工作人员:我们从去年,2015年开始。

记者:2015年到现在都没有开放是吧?

工作人员:对对。

记者:那就是不承认有这些问题了是吧?

工作人员:对对。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假日旅游“红黑榜”是今年十一的一个尝试,目的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表扬先进、批评落后,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

不过,此次“黑榜”中上述两家旅游景区为何不承认存在相应问题,“黑榜”又能否真正对问题景区加以约束?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昨晚,上海市旅游局官方微博“乐游上海”表示:经现场检查,发现太阳岛俱乐部游客中心、售票处、厕所灯服务场所设置不规范不合理,导览系统不符合标准要求。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旅游局工作要求,督促和指导景区落实整改工作,切实提升景区服务管理质量。

从去年发布的“游客黑名单”,到这次公布的“红黑榜”,旅游监管部门作出的种种创新尝试都是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旅游乱象,维护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过,与频繁登上头条的旅游乱象相比,不断跟进的监管办法总会让人产生亡羊补牢之感。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筑牢法律的底线,亮出法治的利剑,才能避免乱象演变成顽疾。

" E0 |. h$ V! v: j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8 10:0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