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5 Q+ _/ u g( ]+ X ~& x搜救队员在搜寻失踪者
# I9 N& ]" S( O1 [+ ^% N c发现失踪者杨友明
9 K$ j1 j, P: t# S8 E% R s
对伤者杨友明进行现场救助
3 T- w/ j! A! F' t) u+ P( h. h* V合力抬伤者杨友明下山
4 ~* y3 C! A/ d8 `$ h9 {合力抬伤者杨友明下山
+ V. o4 C% r& r5 C8 V+ Q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红网绥宁站9月7日讯 “我们搜寻杨友明这么久,以为没希望了,他能活着回来,真的非常感谢你们!”9月6日,当村民杨友明终于被营救出大山,邵阳市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界溪村的一群村民围着湖南省黄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搜救队员激动地说。 9月3日,寨市苗族侗族乡界溪村三组67岁的村民杨友明独自进山失踪,界溪、赤板、上堡三村共组织100余名村民分多条路线进山连续几天搜寻未果,9月5日晚上杨友明家属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求助消息。获悉此消息后,黄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陆雄峰立即部署搜救工作,组建了由管理处党委委员纪检组长柯长平带队的搜救队,搜救队成员由常年从事野外巡护工作对当地山貌地形较为熟悉的管理处工作人员组成。 绵绵大山,搜寻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只有获悉有效线索,才能锁定搜寻的大致范围。 9月6日的早晨,保护区管理处搜救队火速赶到界溪村后,首先对杨友明的失踪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据当地村民讲述,9月3日上午9时左右,杨友明身着军绿色外衣,手拿柴刀进山后,至今还未见其踪影。杨友明身体瘦弱,但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突发性疾病,具备正常人劳动能力,夫妻俩人均为语言障碍者,其家庭贫困,属于低保户。 此时,离杨友明失踪时间已接近72小时了,凶多吉少,时间非常紧迫,一刻都不能耽误。在充分掌握了线索后,上午9时,搜救队一行朝着杨友明进山方向开展搜寻。 9月的山里,随时可能遇见毒蛇,一路上柯长平一边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准备,一边要求大家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山里森林植被茂盛,又闷又热,半人高的荆棘划得每个人伤痕累累,但搜救队员们感觉不到疼痛,因为大家心里都只想快点找到老人。 时间一分分过去了,上山的路越来越难走,越走越辛苦,但大家一致表态:“一定要找到老人,找不到,就不下山!”。11点40分左右搜寻至后龙界(当地地名)山顶处时,柯长平与队员龙景波突然闻到一股异味,而且发觉附近苍蝇特别多,猜测失踪的老人可能就被困在不远处。大家立即分散搜寻,同时大声呼喊,不久,“喔……”几声微弱的应答声隐隐约约地从约60米远处的丛林中传来。 听到了应答声后,全体人员无比兴奋,朝传出声音的地方狂奔而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终于在一截枯木旁发现了一位静躺在地上的老人,其身上爬着不少苍蝇,手脚伤口处的血液早已凝固,外貌和年龄等特征都与失踪的杨友明十分吻合。老人头顶上方散落一把柴刀、一副眼镜和一顶帽子,从现场痕迹来看,估计老人是不慎滑倒导致手脚受伤而受困于此。此时老人意识模糊,身体极度虚弱,已接近生理极限,情况十分危急。 看见老人摔成这样,大家不敢贸然营救,给其喂了少许水后,便立即电话通知黄桑卫生院前来救护,随后又告知原界溪村支部书记禹世平派人来确认。 闻讯此消息后,正在其他线路搜寻的寨市乡政府黄桑民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昌西和十余名村民快步向后龙界山上赶来,赶来的村民证实了躺着的老人就是失踪了四天三夜的杨友明。 下午2时许,当失踪达四天三夜的杨友明老人被安全抬出大山时,其家属喜极而泣,拉着管理处搜救队员的手连声道谢。 直到杨友明被送上救护车后,黄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搜救队一行才返回,到达管理处时,时钟已指向下午3时30分。在这次搜救过程中,黄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3 x+ P; r5 L: p
|